作者:朱力
中國乳業正在蛻變為國際資本較量的平臺。
2006年,新乳業資本大潮悄然來臨:新西蘭恒天然參股三鹿獲批;法國達能宣布增持光明乳業(600597);三元集團旗下控股公司三元股份(600429)的引資談判也日漸明朗。最新
的消息表明,國際奶粉業巨頭雅培可能出價2億美元收購青島圣元乳業公司。
外資重回中國乳業的跡象表明,他們進入中國的路線,已由當年直接建廠轉變為收購股權。外資的逐利性無法掩蓋,而用“喜憂參半”來形容國內乳業巨頭此時此刻的心情,最恰當不過。
難擋外資急流
日前,三元食品總經理鈕立平明確表示,三元不排除和國外公司合作的可能。據記者了解,三元初步圈定了來自德國、澳大利亞、中國臺灣的龍頭乳品企業和美國幾家實力雄厚的基金公司為合作伙伴。
據最新收購談判信息,三元集團已與戰略投資者達成初步共識:在確保相對控股的前提下,三元集團出讓35%的股權,各方股東將按持股比例派駐董事。但是,作為妥協條件,中方將讓出公司管理權。
在三元的“推手”之下,被業界傳得沸沸揚揚的雅培收購圣元事件也逐漸從幕后走到前臺。圣元乳業一位高管表示,以目前圣元的實力,假設收購成功,所需資金“不低于20億美元”。
中國奶業協會副會長王懷寶表示,還有更多的外資企業和中國乳品企業正在接觸中。根據商務部的有關數據,目前我國乳業產值中,有三分之一是外資乳品企業創造的,其利稅總額占40%以上。
乳業資金之需
在連續幾年飛速增長之后,中國乳業被價格戰所困擾。一方面,原材料價格節節攀升,廣告成本不斷上漲;另一方面,產品促銷,零售價下降。在成本與價格的雙重夾擊下,乳業的生存困境凸現出來。
三元股份2005年年報顯示,公司每股虧損0.1元。由于連續兩年虧損,三元已經被上交所實行退市風險警示特別處理。因而此次引入外資,被三元視為重返乳業第一陣營的重要棋子。
蒙牛為乳業資本火拼做了最好的注解。2002年,摩根斯坦利、鼎暉投資和英聯投資對蒙牛進行首輪2600萬美元投資,一年后又以可換股債券形式,再次注資3500萬美元。而后,蒙牛以創乳業歷史紀錄的高市盈率在香港上市掛牌,并與摩根簽署2006年實現150億元銷售收入的對賭協議。
上海壹言商務咨詢有限公司首席策劃師湯志慶認為,蒙牛當時的意圖很明確:借助資本力量,坐收中國乳業市場的豐厚利潤,因為強大的資本力量和財力后援,可以讓蒙牛得到一切所需要的市場戰斗物資。
本土企業邊緣化危機
如果說摩根斯坦利與蒙牛的協議最終給大摩帶來的僅是高達500%的高額利潤,那么,近來外資在中國乳業市場上的圖謀已經有了質的變化:逐利進而逐權。
全球乳業第一巨人達能自參股光明以來,步步為營,不斷增持,上升為第二大股東;恒天然集團斥資1.07億美元收購三鹿43%的股權,是迄今為止外國企業在中國乳業奪得的最大控股權;雅培收購圣元100%股權,將創造中國乳業第一收購案……
上海奶業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顧佳升認為,一旦中國乳業領先企業的控制權喪失,對整個產業的影響將極其深遠。
湯志慶對顧佳升的觀點表示認同。“外資乳品巨頭進入中國市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由于向中國進口需要承擔高額進口稅費、運輸費用、破損率等,成本無形要比國產品牌高出很多。采取并購是快速本地化的最好方法,雀巢等品牌正是由于成功并購實現了自己的本土化目標。”湯志慶說,“但是,隨著雙方合作的進一步深入,外來對手資本運作能力嫻熟,要警惕外資通過資本力量后發制人,本土企業在利益分配中逐漸走向劣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