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投下中國奶業第一單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21日 12:18 經濟觀察報 | |||||||||
本報記者 肖可 湖北 黃岡報道 5月18日,伊利集團正式與湖北黃岡市政府簽訂協議,伊利投資近6億元,在黃岡建立現代化奶業生產基地。這是中國乳業史迄今最大的一筆投資,黃岡由此將成為南方最大的乳業基地。
蒙牛與湖北最大的乳制品企業武漢友芝友乳品公司的合資剛剛開始,伊利又在湖北投建最大生產基地,隨著兩大企業在二三級市場的進一步開拓,乳業的戰火也從一線城市蔓延到南方二三級城市。 黃岡項目只是伊利2006年27億投資中的第一步。 二三級市場拉動基地建設 “要做深做透二、三級市場,就必須實現生產基地和市場一體化,生產基地和市場基地相匹配,才可以為市縣級、鄉鎮級市場提供更為有效、便捷的后援支持。”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說。 在北方市場趨于飽和,諸多乳品企業在京滬等一線城市的競爭進入白熱化時,潘剛卻決定在浙江南部開始營銷新模式的試點。 2005年,伊利在全國范圍內大力拓展二、三線市場,取得良好業績。 2006年,伊利進一步確定二三級市場策略,這一次提出的目標是全面覆蓋“全國百強縣”。 伴隨二三級市場的開拓,整合資源、建立生產基地成為進一步發展的必然選擇。伊利在黃岡基地的發展思路由來已久,即“公司+合作社(協會)+小區(牧場)”,建成集奶牛養殖、良種繁育、飼養飼草種植加工、奶制品加工和銷售銜接配套的現代化奶業生產基地。 27億完善全國布局 潘剛稱,2006年伊利計劃投資27億元用于產能、奶源基地、技術、產業鏈等方面的建設。 他說:“6億是發令槍。” 中國奶業協會理事王丁棉表示,我國原奶的年增長量為12萬噸左右,而鮮奶的市場增長量為36萬噸,原奶的增長量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 這意味著,持續的充足的奶源供應將是支撐企業后續發展的動力。在伊利黃岡基地背后,也是一個“縱貫南北、輻射東西”的全國性基地戰略布局。 伊利擁有中國規模最大的優質奶源基地——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呼倫貝爾大草原、黑龍江杜爾伯特大草原,優質牧場近200個,可控良種奶牛超過100萬頭。 2005年,伊利集團投資12.8億元用于產能擴張及技改等項目,在東北、華北、華東、華南等地興建生產基地。 北方奶源作為歷來企業爭奪的地方,幾乎完全被各大企業分而治之。2005年10月,伊利集團與福建長富乳業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這讓伊利產能布局擴充到華南地區。 伊利的野心還不止于此。要形成一個貫穿中國南北、輻射東西的戰略布局,華中地區至關重要。 黃岡市位于湖北省東部,該地區氣候條件得天獨厚,適宜奶牛生長,水陸交通方便快捷,可快速向周邊地區輸送產品。 東方艾格農業咨詢公司首席農業分析師陳渝認為,湖北及周邊地區消費需求旺盛,黃岡的項目達成投產后,在滿足華中市場的同時,還可輻射華南和華東。 至此,伊利集團的現代化奶業生產基地,北起黑龍江,經遼寧、內蒙古,過河北、京津兩地,貫穿湖北、安徽,最終到達福建、廣東等省,貫穿南北,輻射周邊。 兩虎之爭繼續升級 隨著伊利6億巨資投向湖北黃岡,在一線城市廝殺已久的草原兩虎伊利、蒙牛的戰火正式拉到了二三級城市。 武漢素有“九省通衢”之說,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2006年初,蒙牛把湖北最大的武漢友芝友乳業納入旗下,牛根生宣稱,雙方共投資2.9億,新公司日加工能力達650噸,項目投產后年銷售收入10億元,將完全以鮮奶為原料,以酸奶生產為主,目標銷售區域直指華中和華南。 據稱,早在一年半之前伊利就曾與友芝友接觸,但在戰略方向、品牌等根本性問題上始終沒有達成共識。而蒙牛后來居上,順利籌建合資公司蒙牛(武漢)友芝友乳業有限公司,友芝友公司只作為股東身份存在,“友芝友”品牌納入蒙牛旗下,由蒙牛負責統一管理和銷售。 對于友芝友競購的失利,潘剛表示競爭對手的事情不便發言,只是強調“2005年,我們與福建長富乳業達成合作意向,長富乳業自有牧場數和奶牛存欄數居全國第一”。而這次6億投資將使黃岡成為南方最大乳業基地。 2005年年報顯示,伊利與蒙牛銷售額雙雙突破百億元,遠遠撇下了競爭對手。光明乳業2005年銷售額只有伊利的近1/2、蒙牛的2/3,完成百億目標保守估計還需要3年時間。三元股份盡管業績有很大起色,但2005年仍然未能成功實現扭虧為贏。 蒙牛在入主武漢后,也宣布“沿江(長江)、沿海、沿河(黃河)和沿邊(內蒙古)”的四大戰略布局基本完成,并實現了牧場、工廠和市場的系統對接。目前,蒙牛已在全國布局40多家加工廠。 王丁棉認為,乳業的競爭趨勢是從爭奪當前的市場份額,到產業結構的調整、全國的布局、未來幾年的資本運作。 他說,對于實力相當的兩大巨頭,新的競爭正在開始。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