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 > 正文
 

從微虧走向微利 水價上調能否迎來水務業的春天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15日 15:47 中國經濟周刊

  ★《中國經濟周刊》見習記者 葉靜/北京報道

  “可以說水務發展的黃金期已經到來!”,4月26日的“中國水務高峰論壇”上,首創集團副總經理張恒杰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說。

  自4月以來,河北、四川、湖南、湖北、貴州等地也相繼傳出水價上漲信號。以武漢為
例,居民生活供水價格(自來水費+水資源費)從0.71元/噸上調至1.1元/噸,每噸上漲0.39元。加上0.80元/噸的污水處理費,生活用水的實際價格將由1.51元/噸漲至1.9元/噸。而在3月份,河南漯河市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基礎水價,就由原先的1.1元/噸調整為1.6元/噸。

  雖然很多省市表示短期內不會出現“天價水”,但水價上漲已成為一種必然。

  “水作為商品的價格和水資源的稀缺狀態一直是不對等的。”張恒杰表示,此前,由于我國水務企業存在嚴重的成本倒掛問題,水價一直過低,導致很多地方的水務企業一直處于虧損狀態。

  而各地醞釀的一系列調價措施,正在悄然改變著這一狀況,“微利時代已初顯端倪。”張恒杰對此充滿期待。

  上漲的水價不僅吸引著國內社會資本進入水務投資領域,也吸引了眾多境外投資者的目光。“目前我們已在16個省投資、運營和管理著18個項目”,法國威立雅水務集團中國區副總裁黃曉軍4月26日說。除威立雅之外,法國蘇伊士——里昂水務集團、英國泰晤士水務公司都已不約而同地將中國作為其全球市場的重要部分。

  從“微虧”走向“微利”

  “在中小城市,污水處理成本基本在每立方米6毛到6毛5左右。”張恒杰對記者說,但污水處理費價格卻有著差異。以山東為例,每立方米污水處理費達到了8毛錢,而05年剛開征污水處理費的安徽銅陵,每立方米只有4毛錢,“那肯定連保本都做不到。”

  “如果沒有政府的補貼,那企業就很難運作”張恒杰說,因為市場化的水務必然要求污水處理費價格要在成本價以上。

  雖然目前部分城市的污水處理費價格仍很低,還有城市尚未開征污水處理費,但張恒杰認為,從全國的角度來講,達到保本微利肯定是必然的趨勢。

  在3月份舉行的“2006城市水業戰略論壇”上,國家發改委價格司許昆林副司長曾就水價問題透露將加大水資源費的征收力度。他表示,城市水價要實現由福利向商品的轉型,基本能夠實現保本贏利。讓水價逐步反映水的全部成本,促進水務企業能夠真正實現企業化運行。

  水利部官員也在最近就此“表了態”:“要合理提高水資源費與水價水平,擴大水資源費征收范圍,合理提高水利工程供水價格和城市供水價格;按照補償成本、合理收益的原則,合理確定再生水價格。” 4月26日的“中國水務高峰論壇”上,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副司長殷紅東說。

  來自水利部的統計顯示,2005年底,36個大中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價格2.09元/噸(含污水處理費0.54元/噸),比2004年上升10%。而北京在14年里經過9次水價上調,價格已上漲了30倍。更有專家預計,在2007年“南水北調”工程完工后,北京將會出現每立方米7元的“天價水”。

  作為“十一五”水利改革與創新的重點領域,深化水價改革也為多元化資本進入水務市場創造了基本的盈利空間。

  4000億投資:蛋糕待人嘗

  “水務市場化改革正處于歷史發展的機遇期。”4月26日,水利部水資源管理司司長高而坤表達了他的看法。

  據高而坤介紹,“十一五”期間將重點解決飲用水問題,到2020年讓城鄉居民飲水達到安全或者基本安全。

  而這一需求將加速推動中國水務市場化進程。

  根據去年12月國務院作出的《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到2010年,全國各省市的城市污水處理率要達到70%,并要求為保證其正常運行,將推行產業化和市場化機制。為實現這一目標,全國將新建污水處理廠1000多座,總投資將在4000億元左右。

  而僅靠國家和地方財力,不可能完全承擔如此巨額的投入。

  “這就要求發展水務市場,通過市場化運作的方式進行水務工程的建設、管理和運營。”高而坤說。

  他表示,長期以來,供排水作為公益事業由政府統一管理,政府既是政策制定者、監督者又是經營者,社會資本難以進入。這使得水務企業外缺競爭內缺激勵,政策性虧本掩蓋了經營性虧本。從國際經驗來看,通過市場化方式解決這一矛盾是必然趨勢。

  而實際上,早在幾年前,水務產業的市場化改革就已拉開大幕。2002年建設部發布的《加快市政公用行業市場化進程的意見》,就提出允許非公有資本參與建設運營市政公用行業。2004年建設部又發布了《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規范市場化運作程序。

  水務作為公用事業一部分,也由此得到了更多機制上的解放,市場化改革在供水、污水處理和再生利用等經營性比較強的領域都得到了進一步推進。

  高而坤表示,水務產權改革作為水務市場化改革的核心問題,也正在逐步推進中。原有的單一國有制模式已逐步轉變為合作經營、股份制等多種經營模式共存。

  山東省更是要求,到2006年底前,省內所有城市污水處理廠要完成“事改企”。

  此外,經過幾年的發展,水務投資合作領域由單一的水廠合作,已逐漸轉變成為管網、營業等多方面的產供銷一體化的合作。這也為水務產業的市場融資拓寬了渠道。

  資本與資源:真正的考驗

  但實際上,水價上漲這一利好,決非所有水務企業所能均沾。業內專家表示,資本實力及資源整合能力正在對城市水務產業進行著新一輪洗牌。一些企業悄然退出的同時是另一些企業的迅速擴張。

  “水務是資金密集型行業,一般企業做不了”,張恒杰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經過一段時間的競爭淘汰,還能笑到現在的人已經很少了。”

  據他介紹,三年前,很多企業覺得水價要上調,自來水公司肯定能賺錢,不如先投一個再說,做不了再賣。“現在已經有人在做二倒手了,還有些則被政府踢了出去。”

  由于水務產業建設資金投入需求較大,在過去幾年的發展中,伴隨產權改革的深入,一直呈現出資本拉動型的發展特征,一度被有關專家稱為“進入資本拉動時代”。但是這個時代已在逐漸逝去。

  “應該說水務發展現在已經進入規范期,到了產業時代。現在的水務企業不僅要有資本,還要關注整個產業鏈。”清華大學環境系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濤博士5月11日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說,現在地方政府考慮的也不僅僅是資本問題了,只有資本而沒有資源整合能力、運營管理能力的企業,最終還是要退出的。

  傅濤表示,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很多投機資本已經開始退出,其中也包括一些外資。水務行業的自身特點決定了不適合投機。而留下來的企業也是有著長期戰略規劃的,比如威立雅、中法水務等。由于收益相對穩定,并且屬于資源型行業,水務產業還是有很大潛力的,并不是賺不到錢。

  經過幾年的發展,資源整合能力的重要性已在水務行業日顯突出。深圳水業集團就憑借經營管理的品牌優勢,在較短時間迅速拓展了多達6個城市的異地市場。

  而世界水務巨頭法國威立雅水務也通過自身運營管理的優勢,向上游整合融資環節,讓擅長投資的財務投資人承擔投資風險,從而共同占據市場。目前,威立雅不僅是在國內最有影響力的外資水務企業,也在05年登上了國內水務企業“老大”的位置。其業務范圍已涉及城市供水,城市污水處理,工業污水和工業水的管理等多方面。

  “水務市場最后拼的就是資本實力和資源整合能力”,張恒杰說,“資本是前期,資源整合能力是保證。進入一個市場而沒有資源整合能力,就像給自己裝了一塊磚頭,總有一天走不動。只有兩者結合才能走得高、走的遠。”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