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的《中國電力報》頭版刊登了“動力煤質量存在三問題”一文,并在三版登載了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于2005年第4季度對動力用煤產品質量進行監督抽查的紅黑榜。文章說,這是繼2004年第4季度、2005第一季度之后,由國家質監總局進行的又一次動力煤質量抽查。
針對此次抽查中發現的問題,國家質檢總局要求各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對不合格煤
炭生產(經銷)企業進行處罰,并責令其整改。
作為深受劣質煤之痛的火電廠職工,對此欣慰不已。然而,對已進行了三年的動力煤國家監督抽查,能否象其他商品那樣實施有效打假,仍心存不少疑惑。因為根據國家質監總局的安排,國家煤炭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西安)從2002年起每年對全國動力用煤質量進行國家監督抽查。但在2004年和2005年煤炭供應緊張時期,電煤質量持續下滑,且個別礦主和非法經營者以卑劣手段摻雜使假的行為,使國家、火電企業蒙受巨大損失的現象,至今讓火電廠憤憤難平。其中令人難以釋懷的是,如此大范圍、長時間、突出的在煤炭上摻雜使假行為,卻不能得到依法有效的打擊。據去年4月13日的《人民日報》北京訊,針對最近一段時間各方反映煤炭質量下降問題,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近日再次要求煤企穩定產品質量,滿足用戶需求,提高自身經濟效益。文章說:近兩年,煤炭質量出現滑坡。2003年國家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對當年第四季度動力煤產品進行了抽查,結果表明質量大部分處于一般或較低水平。特別是2004年以來,隨著煤炭供求關系的進一步緊張,煤炭質量滑坡問題愈來愈嚴重。
對此,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第一副會長濮洪九認為,近期出現的煤炭質量滑坡,客觀原因有:隨著礦井開采深度的增加,煤炭質量也在變化;國家加強資源管理,企業提高回采率,不能不對低熱值煤炭進行開采。從主觀上分析:一是在市場需求旺盛,煤炭價格上漲拉動下,有的煤礦放松了質量管理。二是一些小煤礦和非法經營者采用摻雜使假的卑劣手段。該文記者說:最近到一家大型煤炭企業采訪,就聽說該礦區周圍多年積存下來的矸石山,已被周邊小礦和非法經營者搬空,摻到銷售的煤炭中去了。(中國證券網2005年4月14日財金快訊)
由此可以看出,對煤質下滑的問題,除主要用戶火電廠外,不僅有國家質量監督部門、權威媒體的高度重視,也有以行業自律實行行規行約管理的國家煤炭工業協會的高度認同。筆者為此在百度上以“動力煤 產品質量”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竟然有8000多條相關信息,其中絕大多數就是煤質下滑的問題。說明了全社會也都在關注這個現象。
從國家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看,2005年動力用煤合格率比2004年下降了16.3%,比2003年下降了23.6%。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在分析煤質下滑原因時認為,一是部分小煤礦忽視煤炭質量管理,缺乏基本的質量保障措施。2005年小煤礦產品抽查合格率僅有35.5%。二是一些不法煤炭生產、經營、運輸商戶,在煤炭中大量摻入煤矸石、煤泥、粉煤灰、石頭、泥土,甚至建筑垃圾,以次充好、分層轉運。
對于日囂塵上的劣質煤現象,國家發改委自2005年9月至12月部署了嚴厲打擊在煤炭產品中摻雜摻假等違法行為專項行動。專項行動主要有:
重點查處在煤炭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違法行為;
重點檢查的場所是可能發生大量摻雜摻假等違法行為的煤炭生產、經營、運輸企業的儲煤場,工業企業和城市煤炭用戶的儲煤場、裝車點等場所;
重點檢查的企業包括無煤炭生產許可證的煤礦、無煤炭經營資格的煤炭經營企業,曾因質量、計量違法行為被查處過的企業;各類小煤礦的煤炭經營戶;
發改委將對多次發生故意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企業,依法取消其煤炭經營資格,并提請工商部門吊銷其營業執照;對無證經營企業要堅決予以取締。對涉及貨值巨大的案件,要請公安部門介入;涉嫌犯罪的,及時移交公安、司法機關。
應該說,發改委的決心和行動比國家質監總局來得更大更徹底。遺憾的是,如此高規格、高權威的打假煤行動,還是很少見到有實質性受處罰的結果和個案報道。
筆者查索有關資料表明:國有大中型企業的煤質基本能滿足電廠機組設計要求,但一些中小型企業質量問題嚴重。2005年一季度抽查54戶企業中,大型企業19家,合格率94.7%;中型企業18家,合格率55.6%;小型企業17家,合格率僅35.3%。湖南、湖北、重慶等南方缺煤省份,煤質尤其差。四川省一家煤礦的一批電煤灰分達73.3%,重慶一家企業的售煤合同約定灰分小于23%,實際達67.3%。這兩批煤的發熱量均只有7.5兆焦/公斤多,而按常規10兆焦/公斤以下就是煤矸石。有的還明顯地摻雜使假,如在煤車上部20至50公分裝上好煤,下面卻是劣煤、煤矸石乃至磚頭、鎬把、塑料袋等。據測算,僅2004年電煤平均發熱量比上年下降3.09兆焦,相當于全年要比上年多產7000多萬噸煤炭。按照當年的煤價計算,近200多億元的非法暴利就被黑心礦主和經銷商拿走了。
一個奇怪而耐人尋味的現象是,今年以來鬧得沸沸揚揚的全國電煤訂貨合同一拖再拖,電煤雙方爭論的焦點都是價格,卻鮮見對煤質問題的討論。作為產煤和供煤方,一口咬定煤價要繼續上漲,但對煤質的保證承諾卻閉口不提。
如何建立一個規范、有序、健康的煤炭市場,是我國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環節。電廠、煤炭管理部門及質監人員普遍認為,要解決電煤質量下滑問題,首先應提倡煤炭企業自律,樹立信譽意識。前年底,全國煤炭工業協會專門提出了行業自律的要求,陜西省煤炭局、煤業集團等也正在制訂旨在內部約束的電煤質量管理辦法。今年以來,煤炭質量開始穩步上升的局面,使一些火電廠對煤質的擔憂舒緩了一口氣。但對變換手法和潛在的煤質下降卻不敢掉以輕心。電廠擔心的是,萬一市場再度逆轉,電煤再次成為緊缺商品時,假煤是否再度猖獗?電與煤不能再在這樣的畸形關系里循環了!深受假煤之苦的電廠強烈呼吁,希望政府、煤企和有關各方,要像重視煤礦安全那樣重視煤炭質量,要像治理煤礦安全隱患那樣治理煤炭銷售質量。
但愿煤質紅黑榜不只是一紙例行公文。(梁新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