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合金行業陷入宏觀調控圍剿圈 五年內減產四成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27日 01:22 第一財經日報 | |||||||||
本報記者 侯利紅 發自北京 鐵合金行業同樣因“產能嚴重過剩”而一腳邁進國家宏觀調控的“圍剿圈”內。 昨天,國家發改委明確表態,到“十一五”時期末,要把鐵合金行業生產能力控制在1700萬噸左右,比2005年減少25%。
不做“老大” 今年4月5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電監會等7部委聯合下發了《關于推進鐵合金行業加快結構調整的通知》(發改產業[2006]567號),對推進鐵合金行業結構調整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 根據鐵合金行業結構調整的主要目標,到2010年,鐵合金生產能力要控制在1700萬噸左右;工藝裝備水平、生產集中度進一步提高,10萬噸以上大型企業生產能力占總生產能力40%以上;能耗、物耗進一步降低,產品綜合合格率達到99.5%。 事實上,中國在鐵合金行業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世界第一鐵合金生產、消費和出口大國,產量、消費量和出口量分別占世界的40%、30%和30%左右。 不過,國家卻極力想擺脫這個“老大”身份,因為目前鐵合金行業嚴重過剩,結構不合理矛盾非常突出。 來自發改委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現有鐵合金生產企業1570家,生產能力2213萬噸,2005年鐵合金產量1067萬噸,生產能力利用率僅48%。并且仍有在建項目161萬噸,擬建項目123萬噸。 此外,工藝裝備技術落后,環境污染嚴重。現有電爐生產能力中,符合新建項目準入條件的25000千伏安及以上電爐生產能力僅占4.1%,鐵合金企業環保達標率僅31%。 在發改委看來,鐵合金行業存在的結構問題,特別是生產能力嚴重過剩,對行業健康發展產生了非常不利的影響。 2005年,國際、國內市場主要鐵合金產品價格下降20%~30%,有的產品價格已在成本線以下,部分企業出現虧損或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 為此,國家將采取8條鐵律來加以保證目標實施。嚴格行業準入管理,控制生產能力增長;以節能降耗、污染治理、綜合利用為重點,促進工藝裝備升級;適時調整峰、谷、平時段比例和峰谷豐枯電價差,繼續對鐵合金生產企業實行差別電價,鼓勵能耗低、工藝先進的大型鐵合金電爐生產,淘汰落后鐵合金電爐;調整出口產品結構,提高出口效益;提高產業集中度,優化產業組織和布局等。 產能“圍剿圈” “下一步,發改委將發起針對電力、煤炭、紡織等潛在產能過剩行業的宏觀調控。”昨日,國家發改委一位官員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去年年底,發改委也宣稱將通過能耗標準對11個過剩行業發起產能清理,這些行業今年將“一個也不少”地逐漸進入調控“圍剿圈”。 國家信息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與辦公室副主任、發展研究部戰略規劃處處長高輝清昨天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看,半年內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的情況不但不能得到緩解,部分甚至還有投資反彈、過剩加重的跡象。”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產能過剩行業出現反彈的原因有二:一是很多地方政府正雄心勃勃加快發展,力爭盡快實現“十一五”規劃的宏大目標,因此很難嚴格執行淘汰規定;其次,部分民營、外資企業始終認為,如果放開競爭,被市場淘汰的應該是國有企業,因此還是止不住投資的腳步。 他建議說,國家掀起一輪又一輪宏觀調控,但最關鍵的還是要將嚴厲舉措落到實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