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 > 正文
 

宅急送冀望國內快遞連橫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22日 19:11 經濟觀察報

  -本報記者 劉偉勛 實習記者 李哲明 北京報道

  4月17日,宅急送快運有限公司(下稱宅急送)正式宣布,向國內外物流企業和貨運代理開放歷時12年編織的龐大網絡,包括運輸、倉儲、配送等。同行可以借助宅急送覆蓋國內2000多個城市和地區的網絡,將自己的貨物送達全國各地。

  “這個網絡好像是一條高速公路,目前只有宅急送這一輛車在上面跑。為什么不把它開放,讓更多的車行駛,享受它的快捷和方便呢?”宅急送老總陳平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說,物流企業不能再關起門來“窩里斗”,而應加強合作,共同對外。

  網絡是物流企業最具價值的資產,也是最為核心的競爭手段。國內外物流企業都在不遺余力地自建或并購網絡,并盡量避免對同行開放,以維持自己在成本和速度上的競爭優勢。宅急送卻為什么率先打破行業堅守多年的慣例,主動開放自有網絡?

  宅急送的算盤

  宅急送的網絡是一張密度僅次于中國郵政的“大網”。為了這張“網”,從1994年開始,宅急送努力了12年。該“網”由32家分公司、三大物流基地、200家營業網點和400余家合作公司組成。在宅急送超過3億元的總資產中,這是最值錢的部分。

  但是,這一網絡現在處于“吃不飽”的狀態。陳平表示,目前宅急送的網絡資源有50%是浪費的,與其閑置,不如把這些資源提供給同行,讓網絡創造更多的價值。

  按照宅急送公布的合作方案,同行可以使用宅急送的網絡,進行門到門、港到門、門到港、港到港的貨物運輸。其價格是宅急送目錄價格的6.5-8折,視業務類型和貨量而定。

  據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會副會長李力謀介紹,以往物流企業尤其是快遞公司之間,常有相互使用對方網絡的情況。一般是在自己網絡無法覆蓋的地區,委托當地建有網絡的同行進行運送,并按對方實際發生的工作量支付費用。

  由于中國郵政的網絡最為完善,包括DHL、FedEx、UPS、TNT在內的國內外物流企業通常選擇中國郵政作為合作伙伴,把貨物運到自己的網點無法觸及的地區。

  在陳平看來,這種合作較為松散,且局限在送貨和收貨的初級層面。宅急送此次推出的合作更加深入,包括代收貨款、異地交貨、保險理賠等。

  “宅急送的這一做法對它自己至少有兩點好處!毙〖t馬物流快遞有限公司董事長曹杰說,一是將競爭對手轉變為自己的客戶,緩解競爭壓力;二是通過同行的貨物拉低自己的運輸成本,并在不增加投入的情況下增加營業收入,為下一步的上市做好鋪墊。

  民營快遞的江湖

  本報獲悉,宅急送初定明年登陸香港主板,融資2億-4億港元。如獲成功,它將是國內首家海外上市的民營物流企業。

  4月17日開放網絡之前,宅急送已和同行廣泛接觸,建議對方使用自己的網絡。截至日前,該公司已先后與269家物流企業進行了商談,但其中只有近60家落實了合作意向。

  為什么大部分公司沒有明確表態?曹杰認為,一些網絡不完善的公司已摸索出一套可行辦法,或者已經有了很好的合作伙伴,不使用宅急送也完全可使貨物順利送達。而一些新成立的公司或者網絡空白仍未填補的公司,可能會使用宅急送的網絡。

  宅急送接觸同行的過程中,很多企業表達出一個共同的顧慮,就是擔心宅急送會通過送貨,挖走自己的客戶。對此,陳平回應說,宅急送不會越過同行做事,同行交給宅急送的貨,不用換工作單,在客戶面前出現的是同行的工作單、形象、標識等。

  他強調,宅急送對同業開放網絡平臺的一個重要目的,是倡導行業聯合,做強民族快運以抗衡外資。

  2005年底中國物流業全面開放后,國內領先的幾家民營物流企業,包括大田快遞、華宇物流紛紛被外資收購,使外資在華網點急速增加。

  外資擴張網絡的步伐仍在加速。就在宅急送宣布開放物流網絡的同一天,全球最大的快遞物流企業德國DHL公司宣布,年內將把國內分公司的數量從目前的56家增加到72家。TNT中國快遞業務董事總經理陳大年在2006中國特許展上告訴本報,公司將通過特許加盟的方式加速布點,目前已發展了54家加盟商,今后每年有望新增50家左右。

  “與外資相比,中國民營物流企業小、散、弱,就像夾縫中成長起來的農村孩子,沒有人給資源,沒有人呵護。民營物流必須聯合起來共同發展。要聯合就意味著開放,開放包括網絡在內的各自資源!标惼秸f。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