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鞋業人士:兩岸產銷分開可不懼反傾銷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20日 02:27 第一財經日報 | |||||||||
本報記者 邵芳卿 發自福建晉江 正在參加第八屆中國(晉江)國際鞋業博覽會(下稱“鞋博會”)的臺灣業界領袖昨天提議,兩岸鞋業可以優勢互補,大陸廠家借助臺灣銷售渠道打入國際市場。這樣,既能提升大陸鞋的出口單價,又能規避反傾銷壁壘。
率團參加鞋博會的臺灣區機器工業同業公會總干事邱桂霖昨天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說,大陸鞋的質量達到一定水準后,由于大陸的勞動力成本較低,一些目前在為世界知名品牌貼牌代工的臺灣鞋企,可以承攬更多的國際訂單,撥給大陸的鞋企,然后經由臺企以較高價位出口國際市場,獲得更高的利潤。 邱桂霖舉例說:“世界最大的制鞋企業是臺灣的寶成集團,它為耐克和阿迪達斯代工,在東莞有20萬工人,越南有10萬工人。如果它承接了更多的國際訂單,分給晉江和大陸其他質量達標的企業,雙方是可以共贏的。這樣打入國際市場,不會有反傾銷的顧慮。” 臺灣區制鞋工業同業公會制鞋機器專業委員會召集人侯景忠也贊同邱桂霖的見解。他說,這樣能大大提高大陸鞋產品的出口單價和總值。他說,:“去年晉江出口9億雙鞋,價值僅13.4億美元,平均每雙不到1.5美元,這么低檔怎么與國際競爭?” 侯景忠認為,大陸是很好的制造基地,臺灣有十幾年的設計經驗和國際市場知名度,大陸鞋借助臺企的外銷渠道,“經過精心包裝和品牌的系統整合,每雙鞋的出口單價哪怕提高1美元,僅晉江一年就能多創匯9億美元。” 當日上午開幕的鞋博會凸顯了“海峽特色”,首次設立了臺灣館,吸引了25家臺灣企業參展。這些企業共預訂了130個展位,逼近全部展位的10%。而事實上,前來參展或參會的臺企接近100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