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的煤炭業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14日 17:30 財經時報 | |||||||||
匯率制度改革帶給中國進出口企業的影響之一,或許就是讓企業開始領悟“幾分錢絕非小錢” □ 本報記者 李文科 中國在2005年出口煤炭約7200萬噸,按每噸出口價80多美元計算,煤炭出口額約為57
潛在的巨大收入損失,似乎絲毫未讓煤炭進出口企業重視。這讓北京長貿咨詢公司董事長黃騰擔憂不已。 黃騰的名字在煤炭行業,比在咨詢業更具知名度。挖過十年煤,在煤炭業摸爬滾打近40年,黃騰一步一步看著中國煤炭業成長。 他告訴《財經時報》,他曾陪同國內一家煤礦企業去國外談判,令他印像深刻的是,為了合同上的“2美分”價格差異,外方整整與中方爭執了10個小時。 與外方錙銖必較迥然不同的是,國內很多外貿企業“大方”得很,它們甚至將匯兌風險可能造成的損失看作是“小錢”。 黃騰告訴《財經時報》,煤炭行業更是如此,盡管煤炭業曾因忽略匯兌風險付出過相當沉重的代價,以粗放型經營居多的煤炭企業,現階段仍然較少考慮匯兌風險。 或許,匯率制度改革給中國進出口企業帶來的另外一個影響將是——企業學會領悟“幾分錢并非小錢”。 丟小錢、吃大虧 中國具有出口權的煤炭企業只有四家——中煤能源集團公司、山西煤炭進出口集團公司、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國五礦集團公司,其中中煤占據40%多的出口份額,山煤與神華的市場份額分別為15%和20%左右,五礦份額最少,每年僅有幾百萬噸煤炭出口。 業內人士透露,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未發現這四家企業有考慮減少匯兌風險的跡象。由于煤炭企業的出口合約中以長期合約為主,考慮到匯率長期波動的幅度不是太大,因此,目前煤炭行業總體對此擔憂較少。 其實,中國煤炭業曾經為匯兌風險交過學費。 據黃騰介紹,以前,中國出口到日本的煤炭一般都以美元結算,但有一年,日方提出要求以日元成交,中方隨后答應并簽訂了合同。 當年,日元升值了10倍,從100日元兌0.8元人民幣左右升值到100日元兌8元人民幣。結果是,中國為此付出了沉重代價。 寧可淹死也不學游泳 日本新日鐵集團北京事務所所長菊池裕告訴《財經時報》,匯兌風險是企業必須考慮的因素。通常,新日鐵集團在向客戶提供報價時,會聲明其報價的有效期,一般是一個月,有的只有兩周或三周。 對于企業而言,考慮匯兌風險還體現在詢價、經營等方面。 據菊池裕介紹,在簽訂合同時,他們會同日本銀行合作簽訂遠期合約,并與銀行協議匯率;或者,日本企業也可以在銀行設立一個美元賬戶,無論往來都以美元結算,這將大大降低每次進出口交易的匯兌風險。 當然,這一方法目前并不適合中國企業。因為中國現在仍在實行強制結售匯制度,中國企業擁有的外匯額度很有限。 不過,黃騰認為,中國煤炭企業不重視匯兌風險,原因并非是避險產品太少,而是對相關風險的意識薄弱。 一個極端的例子是,匯兌風險對于一種產品價格的影響可能只有幾分錢、或最多幾毛錢,很多中國企業于是認為,對于幾千萬元、上億元的大單而言,這幾分錢實在無足輕重,因此,“寧可淹死也不學游泳”。 幾分錢的意義 上海華冶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出口部人士面對《財經時報》的采訪,暴露的正是上述例子中的心態。 在這位人士看來,它們在定價過程中會考慮人民幣匯率風險,但體現到價格上,“不過幾塊錢,幾乎沒什么影響”。 對于煤炭業而言,改變粗放式經營來提升利潤空間和競爭力已迫在眉睫。 有關專家認為,由于目前中國企業才剛剛面臨匯兌風險,因此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體會“幾分錢”的深刻含義。隨著匯制改革的進一步發展,徹底領悟“幾分錢”含義的進程將加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