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勢得天獨厚 滇水電開發唱響主旋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14日 14:38 中國電力新聞網 | |||||||||
本網訊 2005年10月,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走節約清潔安全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作為一項根據我國國情出發確立的重大決策首次被鄭重地提出。來自政府、企業和學術界人士的多方觀點表明,“十一五”期間,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蘊藏豐富水能資源的云南省,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水電開發要擔當主要角色。
全國水能資源大省:“開源”優勢得天獨厚 統計資料表明,云南是全國水電資源大省,境內水能資源豐富,經濟可開發水電站裝機容量9795萬千瓦,居全國第二,約占全國總量4.02億千瓦的24.4%。不僅資源蘊藏量巨大,且分布主要集中在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大流域,占云南省經濟可開發容量的85.6%。 從經濟學角度分析,云南省內流域水量充沛而穩定,開發目標相對簡單,淹沒損失和遷移人口較少,單位工程量小,造價低,經濟技術指標優越,可開發的條件因地緣優勢得天獨厚。但是,和全國其他省份比較,云南省的水電開發水平卻一直水平偏低,截止2005年7月1日,云南水電裝機764.4萬千瓦,僅占經濟可開發總量的7.8%,遠遠低于全國水電開發率22%的平均水平。2005年12月1日,金沙江中游水電開發公司發起人簽字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云南省省委副書記、省長徐榮凱出席簽字儀式時曾對云南水電開發寄于厚望。他說,按照保守算法,云南可開發的水電資源還有8000萬千瓦,但目前已開發和正在開發的尚有1100萬千瓦。積極有序地開發云南水電資源,是國家實施能源戰略的需要,是云南經濟社會發展、加快云南各族人民奔小康進程的需要,是從根本上保護生態環境,再造秀美山川的需要。 “三江流域”開發:提升經濟社會發展新境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曾在給溪洛渡水電站開工的賀信中這樣評價它的建設意義:“溪洛渡水電站是一座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攔沙和改善下游航運條件等巨大綜合效益的工程。”針對國際上目前打著環保名義的“反壩”主義者反對水電開發的異議,中國水力發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張博庭的觀點以為,在大江河流上修建梯級電站,不僅可以利用再生的水能發電,減少對煤炭等一次性能源的消耗,而且可以保護環境。另外,水電站的建壩蓄水還能兼顧攔沙、防洪、灌溉和改善上下游航運條件。 針對長達3年的怒江開發之爭,張博庭說,一般來說,如果上游國家不存在調水問題,水資源的總量就不會減少,上游國家的水電開發對下游國家肯定是有巨大好處的。因為,經過上游的水電開發的蓄水調節,一定會減少河流洪水期的水量,加大枯水期的水量,從而有利于下游國家的防洪和抗旱。如果下游國家也建有水電站,這種河流豐枯水量的調節,還會大大增加下游國家水電站的發電量和效益。根據計算,我國虎跳峽水電站建成之后的巨大蓄水調節作用,將會使金沙江和長江上游的一系列電站的發電量大幅度增加,即便不算虎跳峽水電站本身的發電量,每年下游各電站增加的總發電量,也將接近或超過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三峽電站的年發電量。 而在怒江沿岸的低海拔地段,由于幾十年來當地居民生活造成的毀林開荒、陡坡墾殖,水土流失嚴重、地質災害頻發,怒江的生態環境已經遭到極大的破壞。當地人民生活極度貧困,惡劣的農業耕種條件使得怒江地區的貧困和生態破壞形成惡性循環。如果能夠發揮怒江的水能資源優勢,修建水電站之后不僅可以加強對當地生態環境的保護,而且,巨大的發電效益和水庫水面還可以改善當地居民以農業耕種為主的生產方式,從根本上保護和恢復怒江的生態環境。因此,怒江水電開發應該是個獲取雙贏的合作發展模式,不僅是國家能源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怒江地區脫貧致富和生態保護的必然選擇。 2006年,備受關注的金沙江一期工程溪洛渡水電站正式開工,川滇兩省省長在開工儀式上均對開發賦予了重大的意義。四川省省長張中偉、云南省省長徐榮凱在賀詞中說,溪洛渡水電站的建成,對加快兩省能源、礦產和農業資源開發,促進貧困山區、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促進沿江群眾脫貧致富都有強大的推動作用。 盡管國際上關于修建水壩值不值曾爭議不休,但近年來在業界漸成共識,那就是在水電開發工程設計上同時要兼顧考慮生態環境的保護,水電開發不僅能產生巨大的電力,而且因為開發拉動周邊經濟社會的發展,造福一方百姓,提升引領經濟發展新境界。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分析,水力發電以它的高效、清潔、較低成本和重復使用已被很多國家看好。水力發電在美國占到電力的13%,在挪威占99%,新西蘭占75%,拉丁美洲占70%。工業數據顯示,美國水力發電站每年可提供9萬2千兆瓦電力,相當于500個燃油電廠或150個燃煤電廠所能提供的電力,并且每年可以少釋放2億噸二氧化碳。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水力發電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的效率高達85%(田納西河谷管理局的數據為90-92%),而汽輪機的效率只有50%。 加速水電開發:電網橋梁紐帶作用至關重要 瀾滄江、怒江和金沙江流域的梯級開發,已經納入國家能源戰略規劃,加快三江流域的開發,變西部地區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對促進西電東送和西部大開發,實現能源資源的優化配置具有重要意義。 按照省委省政府培育電力支柱產業的有關規劃,2020年云南電力裝機將突破7000萬千瓦,電力產業屆時將成長為云南省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要確保建成的“三江流域”大型水電站所發的電力“有電送、送得出、落得下”,電網經營企業在電力行業中應該怎么做貢獻? 云南電網公司總經理王良友認為,培育云南電力支柱產業,是云南電網公司承擔的重要社會責任之一。目前,“十一五”末“云電送粵”790萬千瓦的協議已經簽訂,對越南送電也初具規模,云南省省內、省外、國外“三個市場”的格局已經基本形成,促進和加快云南電力產業的發展是云南電網義不容辭的責任。云南電網要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為省委省政府出臺電力政策當好參謀,為政府制訂科學的電力規劃積極建言獻策,爭取一個較好的發展環境;與發電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機制,共同確保電網安全和電力供應;協調和配合電源開發商,特別是幾大發電集團在“三江流域”的水電開發建設,落實好電源建設項目和進度,規劃、建設、營運好與電源、市場相配套的輸電大通道,使云南豐富的水資源真正變成惠及億萬人民的寶貴財富。 其實,說明水電開發優勢在國家產業政策上早就有注解。2005年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已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立法,這部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法規明確規定,“國家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并網發電”,同時對電網企業的責任有所體現,即“電網企業應當與依法取得行政許可或者報送備案的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簽訂并網協議,全額收購其電網覆蓋范圍內可再生能源并網發電項目的上網電量,并為可再生能源發電提供上網服務。”有關人士以為,云南省是水電資源大省,應在借國家可再生能源政策東風,外送電力上步子邁得更開些,輸送規模更大些,但是水電開發能力過低,使得云南2010年送廣東電力也才有790萬千瓦,這與云南的水資源大省和云南培育電力支柱產業的戰略定位很不相配。目前,云南省內經濟對電力需求增長旺盛,電力消費增長快于GDP增長,電力對經濟發展的瓶頸約束不斷加大,一邊是大量水能資源白白地流失,一邊是電力供應短缺制約全省的經濟增長。面對這種現狀,王良友認為,充分利用可再生的水資源,已經成為國家解決能源矛盾的主要舉措之一。由于水電是清潔、可再生的能源,與其他不可再生的礦物資源不同,水能資源開發利用后,并不會損耗其資源的價值和存量,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從云南省情來看,水能資源的浪費是最大的浪費,云南省豐富的水電資源應當在國家節約型社會的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使資源優勢盡快轉化為經濟優勢。(劉海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