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推出大型新聞專題———中國經濟版圖上的電力
建立和諧電力,與地方經濟發展、自然環境甚至人文環境密不可分。電力與社會協調發展、電力與經濟協調發展是建立和諧社會的前提和基礎。
“兩會”結束不久,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實施“十一五”規劃,堅持電力體制
改革,為建設新農村服務等等,都將成為今后一段時間內電力企業的重要工作,也是電力企業服務社會、造福于民的具體體現。
當前,我國地區經濟發展并不平衡,珠三角、長三角昂首向前,環渤海經濟圈蓄勢待發,振興東北的號角已經吹響,開發中西部的步伐穩中有進。這是一個處于變動中的中國,多樣而復雜的經濟發展模式,注定了電力發展不能按照一種路子走下去。各種驚心動魄的決策值得我們去回味,諸多矛盾沖突等待我們去化解,新型電力發展模式需要我們進一步探索。
為此,《中國電力報》與中國電力新聞網聯合推出大型新聞專題———中國經濟版圖上的電力,敬請關注。
背景:環渤海經濟圈大潮初起
本網記者:楊雅潔通訊員 劉孟軍
濱海新區
與“長三角”、“珠三角”相比,我國北方的經濟步伐起步稍晚,但揚帆遠航的勢頭已經顯現。就在最新公布的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中,天津濱海新區成為區域發展的新領舞者,河北曹妃甸被明確列為“循環經濟產業示范區”。此前,這兩地都是環渤海經濟圈的亮點所在。
近年來,具有“中國第三個經濟增長極”之稱的環渤海經濟圈發展勢頭強勁,被寄予改變我國經濟“南快北慢”格局的厚望。按中國企業家聯合會主席陳錦華的說法:“環渤海地區已經成為外商在中國北方投資最密集的地區。而且,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同環渤海經濟區將繼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經濟圈之后,成為中國經濟版塊乃至東北亞地區極具影響力的經濟隆起帶。”
從地圖上看,環渤海地區猶如一把打開的扇子:以北京和天津為中心,大連、青島、煙臺、秦皇島等沿海開放城市為扇面,以沈陽、太原、石家莊、濟南、呼和浩特等省會城市為區域支點,邊緣是5800千米海岸線,構成我國北方最重要的集政治、經濟、文化、國際交往和外向型、多功能的密集的城市群落。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規劃司司長郭培章表示,環渤海地區是我國北方最活躍的地區。改革開放以來,環渤海已經形成了發達便捷的交通、雄厚的工業基礎和科技教育、豐富的自然資源、密集的骨干城市群等五大優勢。這些優勢同時集中表現為環渤海地區加強東北亞地區國際開發合作的獨特優勢。
在環渤海經濟圈中,京津冀是當仁不讓的龍頭與核心,在區域經濟、國家戰略乃至東北亞和全球政治、經濟、文化中的地位不容置疑。京津冀三地山水相連,血脈相通,歷史上形成的緊密程度不亞于甚至超過“長三角”、“珠三角”兩個區域。雖然京津冀一體化問題已經議論多年,但由于三地實力差距懸殊、行政壁壘堅固以及觀念障礙等原因,幾度牽手又數度停滯,一直沒有形成緊密的合作關系。在經歷過太多的等待和反思后,京津冀三方已經意識到合作共贏的重要性,開始從更高角度勾畫區域經濟地圖,謀求總體協調發展。
今年的北京“兩會”上,北京市市長王岐山表示,北京堅持“國家首都、文化中心、宜居城市”的發展定位,努力提高城市建設和管理水平,不再提及“經濟中心”。天津“十一五”規劃中,濱海新區成為京津冀三方合作的新平臺:立足天津,依托京冀,服務環渤海,輻射“三北”,面向東北亞,建成高水平的現代制造和研發轉化基地、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宜居的海濱新城區。河北省在“十一五”規劃建議中提出,要“加強區域間經濟合作,積極融入京津冀都市圈,形成優勢互補、相互促進的良性發展機制”;“初步形成在全國有重要影響的重化工業基地、先進制造業基地、京津冀都市圈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和服務‘三北’、面向全國的優勢資源原材料物流中心。”
區域經濟學家認為,未來的京津冀將形成北京的知識型、天津的加工型和河北的資源型特色,以促進上、中、下游產業的共同發展,構建一體化、多層次的區域產業體系和格局。
環渤海風生水起京津唐電力先行
本報記者楊雅潔張德武
劉震 攝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渤海的滔天白浪,激發了曹操的萬丈豪情,令其留下了千古名篇———《觀滄海》。
往事越千年。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環渤海應聲而動,將繼續發揮對內地經濟發展的帶動和輻射作用,加強區內城市的分工協作和優勢互補,增強城市群的整體競爭力。
“在區域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中,電力發揮著重要的支柱和保障作用。”華北電網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宗林多次強調著電力部門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參與區域經濟發展規劃,培育區域電力市場,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在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中發揮示范和帶頭作用。
天津濱海新區:書寫212億元電網建設大手筆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溫家寶總理再次為天津鼓勁。
整個天津振奮不已。多年來,這個在清末洋務運動中曾與上海并列為兩大南北經濟中心的港口城市,一直企盼著重塑輝煌。
建設濱海新區,是天津大發展的希望所在,后勁所在,電力則是經濟發展的動力所在。2月28日,天津市市長戴相龍、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劉振亞共同為天津東郊500千伏變電站舉行奠基儀式,標志著天津電網“十一五”規劃建設的序幕正式拉開。
劉振亞強調,“十一五”期間,國家電網公司將在天津地區投資438億元用于電網建設,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決策,支持天津經濟快速發展。在天津電網“十一五”規劃中,用于濱海新區的電網建設資金達212億元,占天津電網建設資金的50%左右。
對電力而言,濱海新區的燦爛前景也意味著應把握難得的發展契機。天津市電力公司總經理李晶生表示,要借助濱海新區被納入國家發展戰略和31個重點城市電網建設改造的機遇,提高電網科技含量和裝備水平,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打造堅強的“一強三優”電網。
濱海新區將是天津今后重要的電力負荷增長點,這為電網建設帶來了巨大挑戰。天津濱海供電公司經理段志剛介紹,“十一五”期間,本著科學規劃、長遠布點、服務新區、建設高質量電網的原則,濱海將做好500千伏主網架建設,為新區電網提供堅強的電源支撐;以建設濱海新區220千伏雙環網為目標,建設堅強的220千伏網架結構;加快110千伏及以下配網建設,提高濱海新區的供電能力。
濱海供電公司已經開始“跑步前進”,緊跟新區填海造地、企業搬遷等步伐,先行落實了相關供電服務。濱海新區的電廠建設也正在升溫。火電方面,結合海水淡化,北疆電廠、大港二廠兩個超超臨界、超大容量大型項目正在籌劃中。燃氣方面,在臨港工業區、開發區、空港物流加工區等地將適時規劃建設燃氣熱電廠,已有相關投資業主與當地政府簽訂了意向協議書。中電投集團計劃投資48億元,在臨港工業區建設2×30萬千瓦燃氣熱電廠。“十一五”期間,天津市將新增發電裝機容量640萬千瓦。
唐山曹妃甸:電力基礎設施建設“先撞線”
曹妃甸的橫空出世,令環渤海經濟圈的前景更為明朗。
這個位于河北唐山市南部京唐港的工業區,已成為我國“十一五”規劃綱要中的循環經濟產業示范區,正在籌劃我國最大的建設項目———以首鋼搬遷為契機,發展四大產業,即大港口、大鋼鐵、大石化、大電能,總體投資預計超過兩千億元。
曹妃甸的開發序曲已經奏響,電力依舊承擔先鋒角色。早在2004年冬,唐山供電公司職工就在寒冬臘月里跨海作業,使南曹110千伏送電工程及時建成投運,實現了曹妃甸工業區的初步供電。
新近出臺的《唐山“十一五”電網規劃》把曹妃甸供電列入重要位置。計劃2006~2010年,在曹妃甸工業園區建設220千伏室內變電站兩座、110千伏室內變電站一座,新增變電容量820兆伏安。
作為曹妃甸工業區四大主導產業之一,“大電能”項目———華潤曹妃甸電廠正緊鑼密鼓地進行前期準備。該項目依托“北煤南運”和大秦線擴能分流工程,利用曹妃甸深槽海水冷卻,建設2×30萬千瓦燃煤供熱機組和4×100萬千瓦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
緊鄰曹妃甸的大唐國際王灘電廠的步伐要快一些。作為京津唐電網主力電廠,王灘電廠1號60萬千瓦機組已于去年12月投產發電,另一臺60萬千瓦機組預計今年內投產發電,將為京津冀和環渤海區域經濟發展提供電力支持。
唐山是以鋼鐵、化工等經濟為主的高耗能城市,用電量在全國地市級城市中名列前茅。近年來,華北電網有限公司不斷加大對唐山電網的投資力度。去年,唐山建成投運了南化、金銀灘、胥各莊三項220千伏輸變電工程,完成了多座變電站增容擴建工程,保證了供電的可靠性。
根據唐山市發展規劃,“十一五”期間,全市生產總值要保持年均增長13%左右,相應的全社會凈用電量年均增長約10.59%,最大整點負荷年均增長約9.31%。
唐山供電公司的一貫姿態是:“無論起步早晚,都要先撞線”,強調供電工程務必先于工業項目竣工。按唐山電網“十一五”發展與改造規劃,到2010年,唐山地區最大供電負荷將達750萬千瓦,基本形成500千伏六角環網結構并向曹妃甸延伸,220千伏電網正常方式分區開環運行、異常方式互相支持的網架結構;將擁有220千伏變電站29座,新投興隆莊、豐登塢、曹妃甸等11座變電站,容量達1182萬千伏安。
華北大區域:舉目望去眾星齊閃爍
京津唐,華北電力整盤棋局中的核心部位。與唐山供電公司一樣,同為華北電網有限公司直屬單位的河北廊坊、秦皇島、張家口、承德供電公司,同樣在環渤海經濟發展中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廊坊:“京津走廊上的明珠”。在廊坊,電力與經濟的互相帶動關系非常明顯。1989年底,廊坊才建成第一座220千伏變電站。此前,僅靠北京、天津電網末梢進行供電。如今,廊坊供電公司所轄220千伏變電站八座,110千伏變電站30座;供電規模、用電量在冀北地區排第二,很好地滿足了經濟發展的需要。
結合廊坊市提出的“建設工業強市”新目標,廊坊供電公司“十一五”規劃方案已經出臺:到2010年,電網供電能力明顯增強,實現以500千伏輸變電網架為支撐、滿足N-1的電網結構,最大負荷達260萬千瓦,售電量達160億千瓦時。
秦皇島:電力發展步伐加快。2005年,秦皇島地區負荷首次突破100萬千瓦。在負荷增長迅猛、臺風災害等不利條件下,秦皇島電力公司圓滿完成了暑期政治供電和冬季大負荷保電任務。全年共新增變電容量42.3萬千伏安,新建輸電線路112.8千米,農網三期改造工程全面竣工。
“十一五”期間,秦皇島電力公司將按規劃獲投資約40億元,實施150余項電網建設工程,使地區電網網架結構更為合理,電網運行狀況更加可靠。到2010年,將建成以天馬500千伏變電站為中心的東部、南部、西部三個220千伏雙環網和北部220千伏單環網。
張家口:“西電東送”的重要樞紐。地處要塞的張家口供電公司,同時擔負著首都北京輸電走廊的維護和向當地四區13縣供電的多重任務,在華北電網中的作用和地位舉足輕重。
張家口市將電網規劃納入市政建設和地方經濟建設的發展規劃,以實現電力與地方經濟的協調發展。去年,張家口供電公司共完成35千伏至220千伏電網建設與改造投資39031萬元,新增變電容量524.25兆伏安。
“十一五”期間,張家口供電公司將積極推進電網發展方式和企業發展方式的基本轉變,初步建成以三座500千伏變電站為主供電源、220千伏電網實現分區供電的骨干網架。
承德:歷史名城格外明亮。去年底,承德第一個500千伏輸變電工程投運,承德主網供電能力由70萬千瓦提高到140萬千瓦,極大地緩解了用電緊張局面。
承德市明確提出“工業立市、農業強市、旅游旺市、突出結構調整主線”的發展思路,電網建設全面跟進。“十一五”期間,承德地區將建成以220千伏為主的骨干網架。到2010年,承德地區將擁有500千伏輸電線路500千米,500千伏變電站一座,變電容量150萬千伏安;220千伏變電站10座,110千伏變電站56座,地區供電能力將達200萬千瓦以上。
按照國家電網公司整體規劃,華北將以特高壓電網為龍頭,建成“七橫三縱”骨干網架,受端形成堅強的500千伏京津唐雙環網和京津冀大環網結構;山西電網、蒙西電網與京津冀電網的聯系進一步加強;山東電網將構筑500千伏雙環網。2010年,“西電東送”能力達2000萬千瓦以上。
隨著華北各地電力“十一五”規劃的塵埃落定,環渤海“星漢燦爛”的前景將愈加耀眼。
訪談:
托舉起綠色奧運圣火支撐環渤海經濟騰飛
———訪華北電網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宗林
本報記者張德武楊雅潔
多年來,承擔著首都、京畿、環渤海乃至整個華北地區供電任務的華北電網有限公司,精心編織千里銀線,細心呵護萬家燈火,默默奉獻著光與熱。2008年奧運會輝煌在望,環渤海經濟展翅欲飛。華北電網將如何承擔重任,把握發展機遇?在眾多期待的目光中,記者采訪了華北電網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宗林。
記者:作為華北電網有限公司的領導者,您如何看待企業在我國經濟版圖中的地位與作用?
馬宗林:近年來,被稱為“中國第三個經濟增長極”的環渤海經濟圈,正以強勁的發展勢頭備受國內外關注。環渤海經濟圈處于東北亞經濟圈中心地帶,是中國歐亞大陸橋的東部起點之一。在其漫長的海岸線上,20個城市遙相呼應,數千家大型企業密集,60多個港口星羅棋布。其中,大部分為華北電網的供電服務范圍。尤其是北京,既是全國政治中心,又是環渤海經濟帶的核心。環渤海新興區域———天津濱海新區,也是華北電網的建設重點之一。作為國家電網公司五家區域電網公司之一的華北電網有限公司,在我國經濟版圖上的地位十分重要,承擔著光榮、艱巨的供電任務。
記者:公司是如何為環渤海經濟圈發展服務的?已經取得了哪些成績?
馬宗林:環渤海經濟圈的發展熱潮為壯大電網提供了難得的契機。在國家電網公司的堅強領導下,華北電網有限公司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一強三優”發展戰略統領發展改革全局,創建堅強電網,提供優質服務,在發展中不斷提高自身實力。2005年是華北電網有限公司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電網建設全面加速,經濟效益穩步提高,呈現出嶄新的局面。售電量完成1356.7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73%。
電網發展喜訊不斷。500千伏承德輸變電工程投產,從根本上解決了承德地區供電“卡脖子”現象。奧運供電重點工程———城北變電站開工建設,標志著北京電網“十一五”規劃正式實施。侯廉線、托源四線和源霸二線工程正式投運,提高西電東送能力140萬千瓦。全年共移交火電機組16臺,487萬千瓦;架設線路1045千米,竣工規模及產值均創歷史最高水平。全年共完成電網建設與改造投資127.5億元,是2004年的兩倍。新建擴建500千伏變電站六座,新增變電容量450萬千伏安。投產500千伏線路九條,1369千米。開工500千伏變電站六座,變電容量870萬千伏安;500千伏線路10條,1480千米,投資規模和投產規模均創歷史新高。
記者:華北電網的“十一五”規劃是否已經出臺?下一步發展目標是什么?
馬宗林:我們以國家電網發展規劃為指導,調整完善了華北電網和京津唐電網“十一五”發展規劃,編制完成冀北五市城網規劃。北京電網和天津電網“十一五”規劃通過了國家電網公司評審。500千伏通州、石北輸變電工程,濱海、霸州、保北、廉州站擴建工程等一批重點項目已通過國家發展改革委核準。
“十一五”是華北電網加快發展、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機遇與挑戰并存,機遇大于挑戰。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京津冀都市圈區域開發、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以及唐山曹妃甸工業區的建設,將極大促進華北地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促進電力需求的穩步增長。華北電網的目標是:到“十一五”末,基本建成以特高壓電網為龍頭的“七橫三縱”骨干網架,形成堅強的京津唐雙環網和京津冀大環網結構。到2010年,將擁有500千伏線路1.2萬千米;500千伏變電站30座,變電容量5881萬千伏安;220千伏線路1.38萬千米,變電容量7690萬千伏安。華北電網西電東送能力達到2800萬千瓦,全網70%電量由500千伏主網架配置。“十一五”末,京津唐電網220千伏容載比達到2.0以上。到2010年,天津電網形成500千伏雙環網,220千伏電網初步實現分區供電。
記者:2008年奧運會正值夏季用電高峰,屆時電力供應能否充分保障?今年迎峰度夏的形勢又將如何?
馬宗林:2008年奧運會前,北京電網將形成由昌平—順義—通州—安定—房山—門頭溝—昌平六座變電站構成的500千伏環網,城北、海淀、城南、朝陽等四座500千伏變電站深入城區。500千伏環網可滿足N-2,容載比達到2.5,220千伏電網實現分區供電,北京將建成世界一流的電網。預計今夏華北電網最大負荷將達9650萬千瓦,京津唐電網最大負荷將達3100萬千瓦,迎峰度夏形勢不容樂觀。我們將堅持早部署、早安排、早落實,保證度夏工程按期投產,組織措施和技術措施落實到位,做好電網迎峰度夏各項準備工作,確保夏季大負荷期間電網穩定運行和對社會的可靠供電。
記者:華北電網社會責任重大,公司如何面對?
馬宗林:《國家電網公司2005社會責任報告》是我國中央企業對外正式發布的第一份社會責任報告,華北電網有限公司正積極、認真地貫徹落實并向社會廣泛宣傳。華北電網有限公司作為國家電網公司下屬的國有大型企業,在區域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支柱和保障作用。我們將牢記“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電力客戶、服務發電企業、服務社會發展”的宗旨,確保安全可靠供電,提供優質服務,維護企業穩定,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樹立起負責任國企的良好形象。
特別在服務方面,我們要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今年,華北電網將致力于創新服務手段,建立客戶經理制,為客戶特別是大客戶提供一站式、個性化服務,在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同時提高企業效益。完善95598客戶服務系統,拓展服務功能。建立主動征求客戶意見的常態機制,爭取在擴大用電知情權等服務難點上有新的突破。加強農電管理和優質服務工作,重點解決供電設施落后、服務手段不健全等問題。落實“三公”調度“十項措施”,嚴格執行調度規則和市場規則,維護各利益主體的合法權益,營造公平和諧的調度環境。規范信息披露內容和方式,進一步提高調度信息透明度。加強與政府部門的溝通,健全與發電企業聯系制度,廣泛征求意見,強化外部監督。
為更好地承擔起社會責任,華北電網有限公司正在不斷加強管理,大力強化自身素質建設。我們聘請了世界知名管理及信息技術咨詢公司———埃森哲,協助我們建立起科學的績效管理體系。同時,我們以能力建設為主線,重點提高干部善于學習的能力、履行職責的能力、抓工作落實的能力、勇于負責的能力及清正廉潔、嚴格自律的作風。這種內強素質的建設,必然成為我們更好地承
擔社會責任的有力支撐。
記者:感謝您接受我們的采訪,您還想向讀者說些什么?
馬宗林:我希望廣大讀者和社會各界更多地關注我們企業,監督我們的服務。今年,華北電網有限公司將在國家電網公司正確領導下,加強與社會各界和業內同仁的溝通交流,把握機遇,開拓創新,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電網發展方式和公司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加快公司發展和電網發展,為華北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