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攻 發自青島
中國與第二大鐵礦石供應國印度正積極尋求突破過去現貨交易,實現長期合同供貨的新方式。談判有望年內開始。
昨日,2006年中印鐵礦石峰會在青島開始舉行。據了解,中印雙方在建立長期合作
機制上一拍即合。中國鋼鐵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羅冰生建議,盡快由國內的鋼鐵企業組團與印度的鐵礦石生產企業組團進行談判,以形成一年一議的價格機制。
印度礦業聯盟秘書長沙瑪(R.K.Sharma)也認為應該形成長期供應及價格機制。他說,盡管中印之間鐵礦石交易劇增,但由于現貨交易的不確定性,印度對礦山開發、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公路、鐵路、港口的投入都存在顧慮。
但是,中鋼貿易公司相關人士認為,印度礦業聯盟作為一個行業組織,雖然聲稱可以牽頭協調相關企業與中國貿易商談判,但實際上印度的許多礦主往往各自為政。
對此,羅冰生說,即使不能與印度整體談,也可以先分地區談。
羅冰生表示,中印鐵礦石供應新方式談判現在還處在建議階段。而濟南鋼鐵集團副總經理溫燕明估計談判年內可以開始。
另外,在此次會議上,中方以供求關系將要出現的變化為依據,力促印度鐵礦石供應方降低價格。
中國鋼鐵協會認為,印度出口中國的鐵礦石價格應該下調。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現貨交易這種形式本身使得鐵礦石價格偏高;二是,鐵礦石供求情況未來將發生變化,供應緊張的狀況將緩和,供求狀況將基本平衡。
現貨交易價格透明度不高,中間商的介入提供了更多炒作空間。同時,中國鋼鐵企業對印度產鐵礦石的質量穩定方面也存在擔心。
羅冰生說,在現貨交易和長期合同交易之間,中國企業肯定會選擇后者。
對于中方發起的價格攻勢,沙瑪沒有明確表態,只是說預計中國鐵礦石需求量仍然將繼續增長,即使擴大產能,澳大利亞和巴西的供應商仍不能完全滿足中國需要,印方正好彌補這一空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