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些概念 多些措施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08日 17:34 中國經營報 | |||||||||
作者:劉炳輝 “一展帶來百展興”的說法已經過時了,廣州的會展業要尋求更高層次的發展,不可能永遠只是依靠“廣交會”。2003年的“兩小時會展圈”概念,以及去年廣州市副市長王曉玲提出的“泛珠三角”概念,似乎為廣州會展業指明一條新的出路。可事實上,這些概念能夠改變廣東會展業的現狀,將廣州打造成影響東南亞的國際會展中心城市嗎?
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靈丹妙藥,“泛珠”概念也不是,因為廣州會展業的問題并不是缺乏市場空間,而是亟待改變的同類展會重復舉辦、檔次低的現象。 根據專家的分析,目前整個廣東省已形成以廣州、東莞、深圳為中軸,包括佛山、珠海在內的珠三角展覽帶,整個會展業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但高速發展的同時,廣東會展業卻也顯現出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廣州會展業的整體發展。大大小小的會展公司到處都是,經工商部門登記的就企業多達1100多家,其中直接登記為“會展公司”的專業公司也有200多家。市場空間大了,展覽公司也多了,最終導致在有限的市場內同類展會重復舉辦,“檔次低、規模、現場亂”成了廣東會展業的一大現象。 除了廣交會、高交會、美博會等少數幾個知名展會之外,廣州會展業整體表現不夠檔次。有統計資料顯示,廣東每年舉辦的各種展覽數量超過1000個,算下來平均每天就有3個。多數經常是同一個主題的展會,在全省多個地方用“版本”登場。廣東的家具展在國內算是規模較大的,但廣州、深圳、東莞3地就曾在同一個星期內上演了6場。簡直就是拎著參展商團團轉,把客戶不當上帝。長此以往,廣州的會展業形象早晚會喪失殆盡,如同當年的溫州鞋業。 針對這種情況,廣東省商業聯合會會展協作專業委員會成立,并制定了公約:堅決抵制會展業的無序競爭和惡性競爭,不用非正當手段去促銷或哄抬展位……誠然,如果真能按照公約所說的那樣,所有會員聯合起來辦展自然會形成一個巨大的力量。通過整合客戶資源,各中小展覽公司合并同類項,取消重復性,實現優勢互補,整個展覽行業的素質也會得到巨大提升。但由于這種組織是各經濟個體是自發組成的,在利益分配體系下很難完成這一目標。 其實,早在去年下半年的時候,“長三角(長江三角洲)”的內貿系統就曾擬成立實業公司,但最終并無實質性舉措。無論是“泛珠三角”、“兩小時會展圈”還是“會展聯盟”,這些概念要真正的轉化為現實,并非易事。在缺乏統一的管理機制和懲罰機制環境下,僅依靠行業中各經濟個體的行為自律,來規范整個行業的發展,還為時尚早。 那么,要改變現狀,出口又在哪里?問題并不復雜。廣東經濟是全國市場開放性最高的地區,但市場也不是萬能的,市場開放程度越高,就越需要相關政策的規范和指導。就如現在廣州的會展業,只有一個辦法:抬高會展企業進入門檻,嚴把展會審批關口。改變各級政府部門均有會展活動審批權的現狀,將整個地區的所有展覽審批權歸集在一個機構下,經過全年的整體規劃,統一審批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