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瑤集團控股奧凱航空 民營航空看好首次并購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05日 18:26 財富時報 | |||||||||
本報記者 耿承濤 近日從均瑤集團傳出消息,均瑤集團已經與奧凱航空公司簽署戰略合作伙伴協議,正式控股奧凱航空。根據雙方的協議,均瑤集團之后還將整合奧凱航空與自身籌建中的鳳凰航空公司(原東部快線航空公司)的航線、人才、機隊等各方面的資源。雙方將通過資本注入、飛機引進、人才交流、航線網絡、市場銷售和管理協同等多方面的方式,促成兩家民營企業在
均瑤集團發言人表示,由于奧凱航空目前內部資本成分復雜,因此無法透露具體的控股比例以及此次注資的具體金額!拔覀兿M軌蜻_到控股”該發言人表示,今年9月鳳凰航空將正式投入運營,因此均瑤集團已經著手調整兩家航空公司在各自市場網絡中的布局,以其求得資源互補的目的。鳳凰航空是以上海為基地、依托長三角服務的公司,而作為內地首家民營航空,奧凱擁有以天津為基地的多條客貨運航線,在北方已經擁有了一定的市場基礎。通過參股奧凱,能夠加強均瑤在華北的航線布局。 “奧凱的基地在天津,鳳凰的基地在上海,一南一北遙相呼應,形成了雙樞紐的概念,這對均瑤集團在航空市場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均瑤集團一位負責人表示,盡管奧凱航空組建的初衷是為了運營貨運航班,但從目前國內市場的情況來看,“客貨并舉”是航空公司發展的惟一出路。 奧凱發言人韓晶表示,均瑤擁有十幾年的包機經驗,因此在銷售網絡和市場經驗方面都具有優勢,而奧凱航空由于旗下召集了一批資深的“老民航”人士,在航線審批等方面具有優勢,同時擁有廣泛的人脈,這些都是均瑤集團所看中的。 獨木難支,積極尋找戰略合作 據悉,在去年先后升空的奧凱、春秋、鷹聯3家民營航空公司中,除春秋航空可以依靠其國內最大的民營旅行社——春秋國旅,為航班帶來比較穩定的客源外,其他兩家公司的經營狀況,都可以用“慘淡”來形容。面對嚴峻的生存環境,壯大自身資本實力成為當務之急。 民營航空首先將眼光投向了國外,去年開始民營航空公司與外資接觸的消息也相繼曝出。但是,事與愿違,鷹聯與新加坡戰略投資者的接觸,至今沒有最新進展,大韓航空收購奧凱航空部分股權的談判進展不順。在尋找國外合作伙伴遭遇尷尬的情況下,奧凱轉而投向國內民營資本均瑤集團的懷抱。 據了解,均瑤集團控股奧凱航空是自2005年國內首家民營航空公司正式開飛以來的首次并購,而在此前,奧凱航空剛剛將機隊規模擴充到3架,但目前仍處于虧損狀態。 “目前國內民營航空公司受到各方面的限制都比較大,主要表現在資金以及企業的整體建設上。”奧凱航空總裁劉捷音表示,“飛行員問題也是民營航空公司發展受限的一大因素。國內現有的民航飛行員,基本都被三大航空公司所壟斷! 業內人士認為,飛行員難找,航油難求,航線難開是困擾民營航空企業的三大難題。民營航空公司由于現有的機隊規模、市場網絡、啟動資金都十分缺乏,因此在時下已出現惡性競爭趨勢的國內航空市場中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實現強強聯合。 均瑤集團牽手奧凱航空可謂是典型的強強聯合,在實現控股奧凱的同時,均瑤集團自己的航空公司鳳凰航空也正在籌備當中。鳳凰航空由均瑤集團和其子公司三峽航空旅游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申請的注冊資本為1.5億元人民幣,兩者分別占注冊資本的53.33%和46.67%。 在低成本航空遭遇挫折之后,整合后的奧凱將會怎樣繼續自己的發展之路頗受業內關注,另外,關于低成本航空的前景業內人士觀點不一。 低成本之路能否走下去 以奧凱、春秋航空衛代表的民營航空公司進入民航市場之后,選擇的是一條低成本之路。當時,部分人士認為民營航空公司不僅具有發展低成本航空的優勢,而且還有望帶動市場,促使現有的部分中型地方航空公司也向低成本戰略靠攏,甚至認為民航市場的“低成本時代”已經到來。但是,隨后民營航空公司的表現給低成本航空破了一瓢冷水。 奧凱航空公司作為我國首家走低成本航空道路的民營航空公司,在經過7個月運營后,“由于政策障礙、成本居高不下”,不得不放棄了低成本之路!皧W凱放棄低成本運營戰略的重要原因,在于運營成本難以真正大幅下降!眾W凱總裁劉捷音說。 有專家指出,因為缺乏國家的政策和公司的運營體制的支撐點,“低成本航空”在目前的中國只能談前景,難以談利潤。 國際上廉價航空模式——低成本航空1978年由美國西南航空公司創立。低成本航空公司是通過選擇新型銷售渠道、購置單一機型、降低維修成本、機上不提供飲食等,來減少航空公司的成本,從而大幅降低票價。美國西南航空以低于正常票價50%的價格取勝,創造了連續30多年盈利的佳績。 業內人士認為,從行業環境來看,成立低成本航空公司的時機還不成熟;從企業本身低成本運營的模式來看,在現階段的中國,如美西南航空的低成本運作和管理模式還不可行。 首先,美西南航的低成本運營模式大部分手段在國內不可行,可行部分對航空公司的成本影響效果不大。國內航空公司要承受比美國大多數航空公司更高的成本,如燃油費, 航油成本約占國內航空公司總成本的33%左右。由于國內燃油價格油價一直高于國際標準一倍以上,許多飛國際航線的航空公司,經常寧愿不裝貨也要多在國外加油。 其次,由于中航材所售的航材價格高于國際水平,導致國內航空公司航材成本居高不下。而直接隸屬于民航總局的中航材集團同中航油一樣在國內保持著壟斷地位,據統計,美國一般航空公司的每客英里的成本為9美分,換算成人民幣及公里為每客公里0.5元左右,而國內航空公司的成本一般為每客公里0.68元左右,遠遠高于美國同行,更不要說和以低成本模式出現的美西南航空公司了相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