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連鎖商昨集體自辯 價格話語權之爭成焦點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03日 07:33 北京晨報 | |||||||||
中國家電業大而不強是渠道商的錯? 中國家電行業大而不強已經成為共識,但是,渠道商和制造者究竟誰應為此負責任?昨天,當中國最大的四家家電連鎖商國美、蘇寧、永樂、大中掌門人并肩而坐,成為“2006國美全球家電論壇”的一道盛景,爭鋒的焦點無可避免地指向在過去的一年里日益劍拔弩張的廠商關系。
已經步入微利時代的制造企業似乎仍在企盼一個更為寬松的生存環境。但在飽受“渠道強權”輿論圍攻之后,四大連鎖商似乎決心為渠道商與制造商之間并非“零和博弈”的命題尋找有力論據。在這場角力背后,是商業力量與制造企業的微妙平衡。 兩份調查耐人尋味 昨天,國美總裁黃光裕、蘇寧總裁孫衛民、永樂董事長陳曉和大中總裁張大中第一次同時出現在了媒體的鏡頭中。 在此之前,黃光裕透露,自己親自向蘇寧電器、上海永樂電器、大中電器發出了邀請。事實上,在爭奪市場的鏖戰中,四大連鎖商血淋淋的交鋒仍在繼續,但面對甚囂塵上的“渠道盤剝說”,聯合“辯白”無疑是為了發出更大的聲音。 因為,廠商之間的“魚水情”似乎已經淡化在了“進場費”、賬期等等充滿爭議的字眼當中。 昨天,同時出現在論壇上的兩個“民意調查”結果耐人尋味。 在一項對中國家電行業最有影響力的50位CEO的調查中,被認為影響中國家電業“大而不強”的前三大原因分別是:首先缺乏核心技術,持這一觀點的人數占到了70%;其次是缺乏品牌,缺乏人才;再次行業競爭次序混亂。 而在昨天的論壇上,對參會嘉賓現場進行的一項關于中國家電業“有規模不經濟原因”的調查,卻似乎推翻了上一個結論,30%的與會嘉賓認為廠商關系不和諧是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源。 截然不同的答案,正是渠道商與制造企業當下心理的最好寫照。 很多制造商認為,渠道“制定規則”使得原本艱難發展的制造業失去了盈利的空間。 而作為中國最大家電連鎖帝國的掌控者,黃光裕卻直截了當地表示,中國制造業長期重營銷,輕技術,沒有研發創新,企業只能獲得比加工費更高一點的利潤,否則只能產能過剩。在這種情況下,零售業無法因為提高銷量而增加利潤率。 價格話語權在誰手上 事實上,在過去一年里,關于渠道商通過通道費、賬期、促銷等盤剝制造商的爭論,已經從企業與企業的矛盾,演化成行業與行業的對壘,價格話語權是其中的敏感話題。 “一個產品售價990元和998元對消費者來說并沒有太大差別,但是為了這8元錢,渠道商往往要打壓上游企業,使企業無法將資源投入到研發當中,流通企業很難幫助家電企業保持穩定的發展。”昨天,摩托羅拉副總裁任偉光的觀點頗具代表性。 相比之下,國內企業的表態較為溫和。創維CEO張學斌認為,將中國制造業大而不強的責任歸于渠道商有失偏頗,但流通企業有好的秩序才會對產業有所幫助。 但是,永樂電器董事長陳曉卻表示,商業利潤低很大原因是由“制造業的習慣”造成的。 而價格的話語權始終在制造業手上。 “商品的零售價格是制造業制定的,執行這些價格的人員是制造業委派在我們商場內的銷售人員,也就是說商品價格最終的制定和執行是在制造業。” 陳曉表示,在外貿出口中,價格的制定權在流通企業,制造企業不會去干預。但是,國內的零售企業實際上并沒有完全控制終端,渠道商沒有條件,也沒有能力來承擔在商品銷售過程中,由于市場因素造成的價格變化而給企業帶來的壓力。 應該作出調整的是游戲規則。 內斗猛于虎 在渠道商與制造企業的激辯中,中國不是家電強國似乎成為昨日論壇上惟一的共識。 “內斗猛于虎,現在行業發展的最大屏障就是企業間的內斗和內耗。”作為論壇的主席,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昨天以此形容中國家電業的困境。 龍永圖認為,制造業不強是制造業本身的問題。中國家電行業應該減少無畏的爭論。 “如果把國際競爭看成奧運會,那么中國的家電行業就是乒乓球項目。家電的今天,預示著汽車行業的明天。”不過,盡管家電企業已經牢牢地控制了國內市場,龍永圖表示,缺少技術創新和自主品牌是中國企業國際化競爭的制約因素。 博西電器銷售總經理吳建科認為,渠道商可以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渠道商現在獎勵制造商生產最低成本的產品,如果改為買斷最新技術產品,企業的發展方向就會完全不同。”從大國到強國是競爭的結果,而這一過程,最多只用3年時間。 晨報記者 劉映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