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喜力中國市場萌生退意 全資子公司將易主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01日 11:57 中國經營報 | |||||||||
徐春梅 近日,喜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的員工人心惶惶,原因是貿易公司已基本確定關閉,并將業務逐步交由上海亞太釀酒有限公司運作。 “這意味著荷蘭喜力在中國沒有了全資子公司。在經歷幾年虧損之后,喜力對中國市
喜力亞太(釀酒)中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向記者確認,目前公司內部的業務正在進行整合,會利用在中國投資的各個公司來運作喜力品牌。 全資子公司將易主 “早在去年初,獵頭公司就傳出亞太釀酒可能會接受喜力品牌的消息!庇浾呓Y識的某接近喜力的人士告訴記者。 現在喜力的經銷商們正在靜觀其變。有經銷商反映:“據說喜力公司內部在調整,會有人員方面的變動,喜力品牌可能會跟虎牌整合!钡捎诮涗N商做的喜力啤酒份額不大,上海、深圳等地的一些經銷商均表示變動對他們影響不大。 但喜力貿易公司的不少員工則開始“急尋出路”。接近喜力的人士透露,由于喜力貿易公司和上海亞太分屬于兩個公司系統,而且雙方的做事風格不一樣,“喜力貿易公司的人不一定會過渡到上海亞太。” 據記者了解,喜力貿易公司主要從事喜力啤酒的進口、銷售和市場推廣等工作,其一直主導喜力追求“金字塔最尖端超高檔的市場份額”。而喜力在中國市場投資的另一方面是通過亞洲太平洋釀酒集團,該集團由新加坡華沙尼集團(F&N)與荷蘭喜力啤酒集團共同成立,目前亞太釀酒在中國投資了上海亞太和海南亞太釀酒廠。其中,上海亞太主要生產和銷售“力波”系列啤酒和“虎牌”啤酒。 “這次關閉貿易公司意味著喜力將隱退幕后,在中國不再擁有全資子公司。”某啤酒行業資深人士分析,而將區域市場的業務交給上海亞太或南海亞太來運作,喜力品牌是否能一如既往地推廣以及保持其高端定位將充滿變數。 喜力的陣地在失守 在喜力選擇隱退的背后是其自2001年以來在中國市場的銷售一路下滑。 “在20世紀90年代喜力銷售的最高峰,其在廣州市場每月能銷售3萬箱小瓶啤酒,但現在每月只有五六千箱左右!痹趶V州一位高端酒銷售的人士告訴記者。 相對于廣州市場,喜力在重點市場深圳出現了更厲害的下滑。喜力在深圳的經銷商興寶豐實業有限公司貝先生反映,喜力已“風光不再”,每月的發貨量從高峰期的二三十萬箱下滑到現在一萬箱左右。目前青啤已經穩居深圳夜場銷量的第一位置,而百威啤酒已經占據了全國高檔啤酒市場50%以上的份額。 面對市場的滑坡,喜力中國高層曾歸因于本地啤酒營運策略的改變。娛樂場所、酒店及高級中餐廳等曾是外資品牌的天下,但近幾年,本土啤酒品牌也不斷生產出高檔的產品進入這些領域,對外資啤酒原有的市場造成很大的沖擊。 此外,競爭對手的圍追使喜力各項運營費用不斷上升。 但上述廣州高端酒銷售人員認為,喜力的市場不如意還是其自身策略問題。在1997年之后,中國啤酒市場競爭已經很激烈,啤酒的價位不斷下跌,而喜力一直抱著做奢侈品的觀念來運作市場,定位超高檔品牌。這使喜力啤酒的渠道很窄,產品線也比較短,無法與本地啤酒品牌競爭。 而高端市場高昂的運營費用也使喜力難以承受。曾任金威啤酒銷售人員的劉劍反映,目前廠家對終端都實行包場,即買斷專場的促銷,其他啤酒可以銷售,但是不準上促銷人員,也不允許搞促銷活動。 如一個大型夜總會,一年的包場費高達幾百萬,而一個小餐館的包場費也要十幾萬。此外還有大量的宣傳品、禮品費用。因而在一個終端,銷量小的啤酒品牌一年的銷售額抵不上投資,這使得很多外資啤酒處于虧損中。 此外從前年開始,夜場的洋酒、紅酒開始流行,正在搶啤酒的市場份額。 某些外資啤酒品牌的困局 喜力啤酒遭遇的市場困境也是目前不少外資高端啤酒面臨的難題。 據原生力啤酒廣州市場銷售人員透露,目前在中國市場打拼10多年的菲律賓生力啤酒公司面臨虧損壓力,僅廣州生力啤酒公司最近3年累計虧損有1個多億,相當于“生力前幾年賺的錢都又賠進入了”。 而在今年初,墨西哥進口的蘇爾啤酒(SOL BEER)的代理權再次易主,由原來的代理商龍福酒業轉給了嘉士伯,其在2003年前是由澳門得高行公司運作的。據悉,這兩次易主的主要原因是雙方對市場運作的不滿意。 實際上,在20世紀90年代初外資品牌剛進入中國市場時,他們一度拓展得很順利。據了解,生力啤酒在高峰期每年中國市場的純利潤達到1個多億,喜力也連續幾年居華南高端酒市場的龍頭,特別是深圳地區。但到20世紀90年代末,內資啤酒品牌開始全面突破,不斷拓展中高端產品線,搶占外資品牌原有的市場份額。如在深圳地區,目前青島主推的是純生和優質兩種較為高端的產品,珠啤、金威也不謀而合地堅持以利潤為導向的高端競爭原則。這使喜力在深圳市場跌出了前三甲,比較明顯的是在與本地啤酒品牌競爭中,外資品牌在成本上不具優勢。 “在90年代,各個外資啤酒以品牌為后盾,強力進入中國市場與本地品牌對抗受挫后,其現在主要以參股本地企業或收購的方式爭奪市場,并分享盈利!鼻嗥”本┦袌鲣N售人員冷先生分析,這方面嘉士伯比較典型。2000年,嘉士伯被迫將上海公司的控股權出讓給青島啤酒,黯然退出市場;而2002年卷土重來的嘉士伯“劍走偏鋒”,先后收購了昆明華獅啤酒、大理啤酒、蘭州黃河啤酒、新疆烏蘇啤酒等,而不是花精力去推廣自有品牌。 喜力啤酒目前也已參股深圳金威啤酒和江蘇大富豪啤酒。但業內人士透露,喜力對這兩個企業的控股野心一直無法實現,使喜力很難將雙方的生產能力、品牌、人力資源、營銷資源等進行有效整合。而在全球幾大啤酒巨頭英博、AB、SAB不斷加速布局的情況下,喜力似乎很難在中國市場扳回一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