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藥企業陷入資金荒 亟待解困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24日 11:58 中國信貸風險信息庫 | |||||||||
內容提示: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在國家以及地方各級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迅速,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資金短缺成為制約生物醫藥企業進一步發展壯大的“瓶頸”,甚至威脅到很多企業的生存。因此,生物醫藥企業如何去尋找“源頭之水”,是目前業內人士十分關注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工業總產值迅速增長,1996年為18億元,1997年上升到30
目前,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主要面臨以下四個方面的困難和問題:第一,缺少創業的群體,首先是創業“領頭羊”短缺。而相應的政策支持和政策配套能吸引有實力的創業者加入。第二,缺乏對無形資產的認識,企業無形資產的價值沒有得到充分的認可。第三,不合理的稅收政策不利企業發展,生物技術企業的賦稅高于傳統產業的問題至今尚未得到妥善解決。 第四,創新能力薄弱,仍然是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的軟肋。目前我國已實現產業化的21種基因工程藥物和疫苗中只有3種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其他均為仿制產品。而進入臨床研究的生物技術藥物大多也是跟蹤仿制國外的,真正意義上的原始性創新藥物很少。由于缺少創新藥物,加之知識產權保護未能跟上,導致一些藥品的研制和生產嚴重重復。 事實上,由于國家宏觀產業政策的長期缺位,無論在規模方面還是在技術方面,我國生物制藥業和世界發達國家的差距都被拉大了。美歐生物制藥企業已呈規模效應。與之相比,中國的生物制藥還沒有真正形成產業化規模,國內目前產值過億的生物制藥公司只有沈陽三生、深圳科興等寥寥幾家企業,可謂少之又少。我國現在只有500家生物技術企業,再過5年,我們也不過600~700家,而全世界生物技術企業將達到3萬~4萬家,到那時,沒有掌握核心技術,就沒有競爭力,就會失去很多發展機遇?梢,迅速制定符合生物技術產業發展規律的產業政策加快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已迫在眉睫。而我國相關政策草案從2005年3月報上去到現在為止都沒有走完程序。因此,要想從根本上解決上述問題,需要國家盡快出臺有關政策,使地方政府在大政策引導下,創造良好的小環境,推動產業發展。 銀聯信點評: 生物技術產業的特點決定它需要的前期資本投入非常大,所以,資本的融通渠道非常重要。目前國家對中小型企業支持嚴重不足。傳統資本如部門和地方政府資金、銀行貸款和股票市場難以解除企業運行資金之渴:部門和政府資金“僧多粥少”,銀行小額貸款無法滿足企業不斷成長的需求,股票市場門檻太高難以涉足,特別是中小型生物醫藥企業融資十分艱難。政府的擔保不被銀行認可,企業的產品、技術再好都沒有用。如天津泰達華生生物園區目前有五六個非常好的項目,但是都面臨資金短缺問題。企業發展困難重重。而我國生物醫藥板塊資本市場不成熟,沒有生物風險基金(Bio-VC)的存在。 國內外資本融通渠道的差異很大。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的資本融通渠道只有五種形式:創業者個人出資,上市公司、民營企業投資,政府的風險投資,國家科技部的中小企業擔;,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基金。其中上市公司、民營企業的投資因為缺乏對無形資產的認識和認可,導致他們常常希望在所投資的企業中依靠其所提供的有形資本來控股,這也嚴重地打擊了創業者的積極性。而在全球生物技術最為發達的北美地區,中小企業資本融通渠道很多,他們可以通過創業者個人出資,私募資金,政府中小企業擔;(由銀行管理,政府擔保比例從75%到90%以上),工業研究基金(通過審批后的撥款,如美國的國立研究院、加拿大工業科技部的撥款),風險投資,銀行貸款,企業并購(兼并、合作、戰略聯盟)戰略投資,上市融資(IPO),政府的養老基金投資高新技術企業等渠道融通資金。暢通的融資渠道帶來了充足資金,很好地促進了生物技術企業的發展。 因此,解決企業資金問題,需要政府政策和資金的支持,我們做以下幾點建議:第一,國家出臺促進我國生物產業發展的投融資、稅收優惠、人才等若干政策,為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第二,建立若干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推動我國生物產業集聚化發展;第三,鼓勵民間資本、市場資本進入,同時通過稅收杠桿保證生物技術企業的發展;第四,國家要建立生物技術創新體系,建立和規范相關的風險投資制度,加大對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帶的規劃及開發力度。第五,發揮集聚效應,推動我國生物技術產業的快速發展。 [本文由中國信貸風險信息庫(www.unbank.info)授權新浪網獨家發布,未經銀聯信或新浪網許可,請勿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