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18日電 (韓潔 陳星星) 中國政府在“十一五”規劃中確立了“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國家戰略,意味著中國正試圖從一個“制造大國”向“創造大國”邁進。
商務部研究院跨國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志樂18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06年會預備會上表示,中國的自主創新應該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推進,要充分發揮跨國公司的積
極作用。
目前,外國跨國公司通過技術貿易和直接投資以及在華設立研發中心,已經成為中國引進技術的主體。商務部統計顯示,到2005年中國引進技術的51%是由中國的外資企業引進的,跨國公司在華設立的研發中心已經達到750家。
王志樂說,跨國公司通過研發中心直接在中國進行新技術的研究開發,不僅加大了向中國技術轉讓的規模和加快了向中國技術轉讓的速度,而且把中國納入其全球研發體系和網絡,大大提高了中國在跨國公司技術創新體系中的地位。與此同時,中國也把這些跨國公司的技術研發和創新資源納入了中國國家的創新體系。這就是經濟全球化給中國和跨國公司帶來的互利共贏的機會。
王志樂建議,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應堅持市場化的方向推動國家創新體系的建立,在國家科研項目進行公開招標時,可以鼓勵跨國公司的研發中心進行投標,這樣有利于提高國內有限的科技和資金資源的利用效率。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技術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呂薇在論壇上指出,面對知識經濟和全球經濟一體化,“自主創新”并不意味著排斥外來技術,也不意味著什么東西都要自己從頭研究,應該是有效的利用國內外的科技資源。
呂薇說,中國政府在中長期科技規劃里提出“自主創新”有三層含義:第一是原始創新;第二是集成創新,即利用現有的技術整合起來;第三是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這就是說不排斥引進技術。
目前,外資企業已經是中國高新技術進出口的主要承擔者。中國每年4000多億美元的高新技術進出口中,80%的進口是由外資企業承擔的,88%的高新技術出口也是由外資企業承擔的。
王志樂指出,中國下一步推動技術創新的一大挑戰就是如何把外資企業真正有機地融入中國國家創新體系。其關鍵在于中國企業如何通過學習、合作有效地利用跨國企業投資帶來的技術溢出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