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產業化:授人以魚 不如授人以漁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12日 13:26 經濟觀察報 | |||||||||
本報記者 文平 郭宏超 北京報道 全國兩會上,人們不僅看到“少取多予”這條“魚”,還得知農業產業化將使“魚”變成“漁”。遺憾的是,當下的“大氣候”和企業家的耐心,都不太適宜“漁”。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認為,若要使“魚”成“漁”,就必須注入政策、立法和投入這“三點水”。
“少取多予”是魚 產業化是漁 “全社會都要大力支持農村發展。” 2006年3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作年度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農村地區今年將從中央政府支出中獲得3397億元人民幣。盡管中央政府擬定分配給農村地區的支出,較去年增長了14個百分點。但用8億農民作分母一除,增長還是溫和的。 “我想談的是,國家下大決心在新農村建設投巨資非常對。但是3390多億,每個農民攤多少?幾百塊,還是不多。“溫總理做完報告的第四天,全國政協常委、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在下榻賓館的媒體吹風會上說:“何況,這些錢不是給農民的,有很多是修路修橋修水利辦教育的。”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3月1日,全國政協禮堂內,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鄭新立、國務院研究室常務副主任韓長賦、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杜鷹等150余官員、專家、農業龍頭企業領導人,出席了全國工商聯農業產業商會與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新農村建設·龍頭企業高層論壇”,有發言者表示,給農民減負、增加財政支出,都是“魚”,而以龍頭企業帶動農業產業化則是“漁”。全國人大代表、鄭州三全集團董事長陳澤民說,中國現有582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如果每個企業都像他所在企業那樣帶動三四十萬人的生活,將可帶動3億多農民增加收入。 3月6日下午,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請劉永好到他的辦公室,問他涉農的民營企業在做什么,規模有多大,在新農村建設中有什么樣的想法和考慮?劉回答說,現階段中國農業領域,國有經濟已經相對比較少了。全國分布在各地縣、市、省的龍頭企業已經超過了萬家,而這萬家90%以上是民營企業。 當晚,劉和八位出身于涉農民營企業家的政協委員,在他的房間,“談到差不多12點”,直至空軍招待所的警衛打電話提醒他們離開。劉對包括本報記者在內的新聞媒體說:“我們在談新農村建設中,我們應該怎么辦?” 隨后,劉和二十位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聯合發出倡議,號召民營企業“爭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排頭兵”。據劉說,此事業已得到全國政協、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的支持,不日即將公諸于眾。 期待“氣候”與耐心 瓜果蔬菜的生長,需要適宜的氣候條件。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中的涉農企業家認為,新農村建設和農業產業化須臾不可離,農業產業化則與全社會的“大氣候”不可分離。 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政協副主席徐冠巨對本報記者說,“國家還要考慮培育農業企業的‘大氣候’。”徐2000年接手了政府的一個高科技農業項目,四年投了4個億。他說,企業家們在論壇上相聚,有人問他是做什么的,他一般先說“搞化工”,再問就說“也做物流”,接著問下去,最后才說“還搞點農業”。因為他怕人家跟他說,你把銀子投到房地產多好,現在不是幾十億都賺回來了嗎? 徐說,有些時候在論壇上互相介紹,有的企業說自己是搞房地產的,好像腰板兒都硬一些。搞農業企業的,往往都會為幾十萬、幾百萬的貸款而發愁。所以他感覺到,農業企業的外部生存環境,包括對農業企業的態度,都不夠友好……說為什么搞農業企業?“真奇怪,難道搞農業企業的人笨嗎?”徐無奈中有細微的憤然。 劉對此顯然感同身受。他說,搞農業的經常覺得灰溜溜的。因為一年做房地產的收益超過做十年農業的收益。農產業不但收益比較低,周期還很長,風險特別大,除了市場風險、經營風險以外,還有自然風險。 依照劉永好的理解,國家一般不會將資金投在農產品加工和生產的第一線,而可能只會對農產品加工和農業加工作適當的補貼,你要問它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劉說:“第一是給全國涉農的企業家們一些信心,表明國家要重視,政策要引導,這是最重要的。” 徐冠巨說,投身農業產業化,除了大的宜農的“氣候條件”,還需企業家自己有耐心。他們經過了四年的試行,經濟效益是年年虧損,到去年秋天才第一次收獲39萬元的利潤。 事實上,光有耐心還不夠。去年,徐冠巨售了3500萬株苗后發現,同樣是農業企業,也有一點不一樣:你離農民越近,效益就越低。但要幫助農民,就得跟農民近。比如他們搞種苗,工廠的種苗總是比他的要貴。徐說,他們不知道我的種苗有什么好,但他們知道“無商不奸”,你要賣我種苗總是要收我的錢的。其實,我們本來就是接了政府的任務來為農民服務的,但要打破農民數千年來自己育苗自己種的習慣,讓農業像工業一樣,形成專業化的分工,不曉得有多難。 要政策 要立法 要投入 3月9日上午,劉永好在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表示,重農政策的出臺才剛剛開始,相信今后的政策會越來越多。現在國家對農業的直接間接的資金明顯增大了,但是究竟怎么去做怎么去分,還有待觀察。在他看來,要讓投資農業的人有耐心,若要形成投資農業的“大氣候”,需要國家的政策和立法支持。 有志于做世界級農業企業董事長的劉認為,國家對投資農業者的補貼,應從補計劃補過程轉變為補結果。劉覺得,像他們那樣已經在農業領域干了幾年十幾年的企業,已經帶動不少農民致富的企業,理當根據結果給予支持。他說,補結果不僅效果會非常好,而且很公平。 有人大代表證實,當下中國確實存在補計劃和補過程的現象。據悉,國務院諸多部委都有一些支農資金,但稍欠透明。有些敏感的“貓”,一聞到“腥”,就“照葫蘆劃瓢”,裝扮成符合條件的涉農企業,用錢鋪路,“跑步前進”。爭取銀行貸款同樣存在類似現象。部分企業以農業的名義獲得貸款之后,至多投一半給農業,余者便留作他用。劉永好說:“這種情況不少,真正用在農業領域的可能就一半。你本身不做農業,你目的是做過程,對結果缺乏了解,又沒有耐性,怎么做得好?” 劉在是次兩會上,還提交提案,希望國家通過立法,把對農業的支出增大并固定下來。他建議國家對農業的投資補助,應隨國家的財力增長和農村的現狀逐年增長,并且希望通過立法的形式來保證。他解釋道,對農業的投資包括農村基礎教育、醫療、農業生產發展、對優勢產業的投入。 全國兩會上,部分涉農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接受本報訪問時稱,真要讓“城市支持農村”,就要動員更多的民間資金投資農業,光靠國家的資金支持是不夠的。他們相信,資本是趨利的,只有當國家的產業政策,讓投資農業的回報,達到和房地產投資一般水平的時候,才會有很多的資金投到農業。國家政策必須設定這樣的導向,而不能指望所有的企業家都像徐冠巨那樣講究“社會責任”“為政府解憂”。 一個試圖在今年投放3萬個冰柜去農村建現代化服務社區的全國人大代表說,他想讓城市享受到的生活農民也享受到,要提供農民買得起的便宜的服務,建便民店、小診所、小農業指導站,小的圖書館,小的托兒所等等。可是,哪里去貸款呢?作為農業產業化的龍頭,貸款不是很難,銀行都愿意給他們貸款,但是需要抵押,抵押的資金很有限,這樣就不能做大做強。眼下,國家說了,要是有市場好的企業就要支持它,盡快地做大做強。這個口號很動人,可就是沒有一個具體的措施把政策落實到位。 這位企業家進一步問:“我們在農村建立服務機構,政府給什么政策?免稅使成本降低,使農民得到更多的實惠。33%的所得稅等等稅收都免了以后,這樣農民不是收益更直接嗎?政府能不能這樣做?”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長李曉方不是企業家,她沒有心思討價還價,但她對政府在農業科技投入上的含糊不清表示遺憾。她對本報表示,將在人代會閉幕前,遞交一份議案,要求將農業科技投入從籠統的科技投入中單列出來,明確寫出一個數據,以免地方和部門嘴里喊著“科技興農”,手上的支票卻被非農項目拿走。 除了科技興農的政策建議之外,有不少的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還在議論土地所有權的轉讓。有人建議把土地直接分給農民,自由買賣。還有一部分人說,農民把土地賣了就到城市里去了,在城市里做得不好就回不去了,沒有保障就容易形成社會的不穩定。聲稱對此沒有任何發言權的一位全國政協常委說,他覺得讓農民有更多的自主權,總是好的。 鏈接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首先要發展現代農業,促進糧食生產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穩定、完善和強化對農業的扶持政策。今年中央財政用于“三農”的支出達到3397億元,比上年增加422億元。要切實保護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穩定糧食播種面積,不斷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繼續調整農業結構,積極發展畜牧業,大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特別是農產品加工業,壯大縣域經濟,推進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有序轉移,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 農村稅費改革不僅取消了原先336億元的農業稅賦,而且取消了700多億元的“三提五統”和農村教育集資等,還取消了各種不合理收費,農民得到了很大的實惠。為保證基層政權正常運轉和農村義務教育的需要,從今年起,國家財政將每年安排支出1030多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轉移支付每年將達到780多億元,地方財政每年將安排支出250多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