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動態 > 2006全國兩會經濟報道 > 正文
 

江蘇代表委員直言:不能靠抬高房價拉升GDP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08日 14:40 新華網

  兩會上,高房價再度成為熱得燙手的問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或抨擊、或吶喊,核心目標只有一個:讓百姓住得起房。

  據<現代快報>報道,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社科院院長宋林飛,全國人大代表、鹽城市政協副主席范錫行也各自提交提案、建議,呼吁高度關注房價居高不下的問題。

  同時,全國政協委員簫灼基、林毅夫等著名經濟學家,全國人大代表洪可柱等建設行業專家,分別就高房價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

  房地產助官員出政績

  因為“買房貴”,所以“買房難”。

  談及現狀,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社科院院長宋林飛說,在國家對房地產的宏觀調控下,房價的漲幅總體呈穩步回落態勢,但仍居高不下,消費者持幣待購。

  對背后的原因,范錫行代表的分析一針見血,他說:“目前各大城市批租土地的收入已經成為政府的一大預算外收入,于是政府千方百計做大做美城市,抬高房地產價格;其次,房地產開發已經成為城市GDP增長的主要動力,相當一部分城市房地產業已成為第一大產業,成為官員出政績的最快捷徑。”

  正是基于上述利益關系,目前不少地方政府都想方設法營造房地產市場的繁榮景象,人為抬高地價。這些做法對房價的持續高漲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政府應該讓利于民

  相應地,關于高房價問題的建議,也基本都與政府有關。簫灼基委員表示,“降低房價的一個途徑是降低成本,政府首先應該從降低土地批出價格入手,其次要減少稅種。”另外,老百姓用于購房、按揭的費用,不應該納入個稅征收范疇之內,即實行稅前買房。他說,政府此舉可以起到既能夠減輕老百姓購房壓力,又能刺激購房消費。

  范錫行代表認為,地方政府應該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平衡拆遷戶與征地農民、房地產開發商及買房人三方的權利和利益。為此,需要從制度上切斷地方政府及其附屬機構在城市拆遷、土地批租、商品房開發中獲得不正當財政收入和經營性利潤的渠道。

  建立“大眾房地產市場”

  林毅夫、宋林飛等委員都主張,應加大經濟適用房建設力度。

  林毅夫說,各個城市都應該針對工薪群體,建設更多的經濟適用房;宋林飛則鮮明提出,亟待建立“大眾房地產市場”。他說,解決中低收入者居住小康化問題,將成為今后發展房地產業的焦點。只有商品住宅大眾化,房地產業才能長期繁榮。調整住房供應結構,擴大普通商品房和經濟適用房建設,不要把經濟適用房建在位置偏遠的地方,同時加快廉租房建設,實行低收入家庭房租補貼等優惠保障措施。

  南京房價不再瘋漲能買嗎

  記者從江蘇省物價部門獲取的統計數據顯示,1月份南京房價在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漲幅處于中游,接近全國平均值。就走勢而言,宋林飛委員分析說,將趨于復雜化。

  房屋銷售價格: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在國家發改委、國家統計局統計的70個大中城市中,今年1月份全國房屋銷售價格指數同比是105.5,環比是100.9;南京同比是105.7,環比是100.1。也就是說,和去年1月份相比,全國房屋銷售價格上漲了5.5%,南京漲幅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上漲了5.7%。新建商品房價:低于全國平均水平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指數同比106.9、環比100.8,南京同比105.7、環比100.3。與上月相比變化不大,漲幅為0.1%。

  但因為南京商品房的實際銷售價格仍在全國處于較高位置,漲幅較低不代表實際價格水平也低。

  專家分析:今年走勢趨于復雜

  全國政協委員宋林飛分析說,目前,房地產投資過熱現象有所緩解,但病根未除。今年房地產市場的宏觀調控趨于復雜與困難,是否是購房良機還有待觀望。

  “提高首付比例” 觀點引發爭議

  人大代表洪可柱建議,將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比例提高到40%-50%。對此,代表、委員們反響不一,社會各界更是多有爭議。

  反對

  簫灼基委員公開表示不贊成。他說,“提高首付比例使工薪階層買房更困難了,比如我只有20萬元,首付提高到25萬元我就買不起房了,所以首付比例不應該提高而是要降低。”

  預測:

  宋林飛委員說,2005年12月27日,央行對現行

房貸利率政策作出微調,著眼點在于刺激中低檔自住類商品房的消費。銀行紛紛打破“買房最多只貸七成”的慣例,八成房貸越來越多。業內人士認為,這些貨幣信號,一方面預示今年房地產市場不會“轉冷”,另一方面也說明,金融機構為房市升溫還來不及,提高首付比例目前不太現實。(鄭春平)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