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安一隅到進京趕考 華天與國際巨頭爭奪托管權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06日 01:36 中國經濟周刊 | |||||||||
10年打造品牌,6年發展連鎖,受托資產達65億元,在酒店托管這一“舶來品”市場上,華天酒店希望成就一個酒店托管業的“民族品牌”。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曹昌 長沙 北京報道 “國外酒店品牌當然可以入湘,但是,他們先得來看看我的布局再說!”3月1日,湖
陳紀明不是趁一時之興在“吹牛”。事實上,在酒店業高度繁榮的長沙,華天酒店已創造了本省第一家五星級酒店、第一家國際金鑰匙會員酒店、唯一進入中國飯店集團20強等數個“第一”。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從1998年至今,華天依據品牌優勢,已在湖南境內托管了十余家酒店,同時從2005年開始,他們還在北京、武漢、深圳等地“跑馬圈地”,與國際知名酒店管理集團搶奪托管權,昂首步入“與狼共舞”的時代。 托管模式嬗變 2月23日,長沙。在地處機場高速與長沙市區交界處的萬家麗路,《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在酒店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參觀了“湖南場地最大”的華雅國際大酒店。酒店外圍古樹林立、廳前水霧繚繞、室內設施齊備且豪華,與其融于一體的還有一個10萬余平方米的高爾夫球場。 兩天之前,華天酒店就此發布公告稱,公司以輸出管理方式托管這家建筑面積8.6萬平方米、客房507間(套)、總投資5億余元的五星級豪華生態型酒店。公司不另對酒店進行投資,按年營業額收取3%的托管費。 “華雅國際大酒店是公司托管的第十八家連鎖店,”華天酒店董事會秘書孫根石預計,該酒店近年即可為公司帶來350萬—500萬元/年的凈利潤。 但此種托管方式與公司幾年前的托管模式發生了細微變化。2005年之前,華天酒店主要是針對湖南境內虧損酒店市場洽談托管,托管模式為:繳納托管費、投資改造和托管,投資額一般在1000萬—2000萬元。這部分資金需從經營利潤中攤回,因而存在一定的投資風險。 隨著“華天”品牌知名度的擴大和酒店管理模式的日趨成熟,2005年之后,華天酒店開始轉換托管模式,與國際酒店管理公司托管模式接軌,不對目標酒店進行實質投資,只對托管酒店輸出品牌和管理,按營業額收取托管費。 國信證券總裁胡繼之認為,此種管理模式在國際上最為流行,它不但規避了投資風險和財務風險,利潤增長又不受地域限制,可實現“投資無風險,利潤無邊界。” 據了解,除華雅國際大酒店外,目前華天酒店采取此托管模式的還有武漢凱旋門華天大酒店、衡陽華天大酒店,在北京、深圳等地籌備的高星級酒店也將采用此模式。陳紀明認為,“不能說不投入資本就是‘零風險’,品牌的風險也很大。我們的想法是:托管一家,成功一家。事實上,我們也做到了。” 截至2006年2月底,公司受托資產達到65億元,總店資產也由建店初期的3400萬元增至11億元。 華天擴張“三步曲” “在5年多的時間里,我們一直是很理性、分步驟地發展酒店連鎖。”素有“華天之陴斯麥”稱號的陳紀明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這種理性主要表現在挑“對象”方面。陳紀明對托管有四條“鐵律”:一是選址要位于交通便利的位置;二是酒店硬件在當地是“NO.1”;三是業主要有雄厚的資本實力,走強強聯合之路;四是地域經濟相對發達。 據了解,華天對目標酒店的盡職調查一般都在一年以上,有的甚至談過四、五年。“品牌是我們的根本,我不能弄砸任何一個連鎖店。我們輸不起。”陳紀明坦言。 從華天酒店公開資料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華天擴張的足跡。2005之前,公司提出的口號是“前五年每年托管1家酒店”。2005年之后,則變成“以每年托管3-5家酒店的速度在全國中心城市發展酒店業”。除已開業的武漢凱旋門華天大酒店、北京湘華天、北京釣魚臺山莊外,對深圳華安大廈、北京海天中心等高星級酒店的托管也在按部就班地籌備當中。 華天酒店總經理丁文國認為,“幾年托管的嘗試與實踐,不僅獲取了豐厚的回報,更重要的是打造了品牌,培養了團隊。” 但是,相對于國際知名酒店管理集團每年動輒二、三十家的托管速度,華天酒店的擴張仍然較慢,在這個“快魚吃慢魚”的時代難免處于競爭劣勢。 對此,聲稱“向外商學習”的陳紀明認為,“外商用了五、六十年甚至上百年時間來探索一種模式或理念,而我們才花了十來年時間,我們要承認這種差距。”他說,華天的第一步是鞏固湖南市場,長沙是華天的“大本營”;之后再進行擴張,用十年左右的時間在國內市場站穩腳跟;第三階段是走向世界。 民族品牌“突圍” 根據中國加入WTO所作出的承諾,從2005年起,外資獨資酒店可以在中國經營。而令人擔憂的是,在我國飯店集團20強中,萬豪、香格里拉、雅高等國際酒店集團就占了12席。在目前的200多家五星級酒店中,三分之二左右都是國外品牌。同時,本土酒店還存在檔次結構不合理,經營資產不良等問題。據統計,國內本土酒店約一半處于虧損狀態,有近30%是處于不盈利或微利狀態,僅僅有20%的酒店在盈利。有業內人士驚呼:在國際酒店集團大舉進軍中國市場的過程中,本土酒店集團面臨的民族品牌危機、競爭力下降以及配角地位問題已經十分嚴重。 不過,陳紀明的態度倒較為樂觀,他說,國外酒店管理集團的優勢,一是先進的理念和模式;二是全球的網絡資源優勢非常明顯。不過他們也有兩處“短板”:人力資源成本過高和對本土文化的適應不很到位,“他們的管理模式和標準化我們可以學,網絡資源也可以逐步嫁接過去。而外資的‘軟肋’,反過來就是我們的長處。” 目前,國內較知名的酒店管理集團有錦江國際、華天酒店、粵海酒店、東方酒店、首旅建國等,雖然這些民族品牌的“扛旗者”與國外酒店連鎖集團相比略顯“稚嫩”,但他們都在努力尋找市場空隙,探索民族文化特色與國際化結合的路子。 武漢凱旋門華天大酒店的一位高管這樣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酒店開業之前,多家外商與公司進行過談判,但最終還是選擇了民族品牌,“外資過來一個負責人年薪號稱100萬人民幣,這幾乎相當于中方所有中層骨干一年的薪水,”“華天的餐飲有民族特色,所有的外資品牌在這方面都很弱。” 華天酒店與國際接軌的緊迫感十分強烈。陳紀明透露,公司即將加入世界大酒店預定系統;要辦一所旅游職業技術學院;準備北京、深圳酒店的“亮相”工作;外資云集的上海要實現零的突破。“三度‘進京趕考’,成績合格。上海我也得去‘考’一回!” 資料鏈接 全球范圍內,早期的酒店集團多是通過購買不動產方式達到擴張目的,如希爾頓、喜來登等。20世紀五十年代,希爾頓、假日羅馬分別以委托管理和特許經營的方式擴張。20世紀九十年代至今,越來越多的酒店集團通過特許經營和委托管理方式發展,一些新的以強有力技術資源支撐的酒店聯盟以及聯銷經營迅速崛起。 目前,國外酒店集團在我國大多采用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方式,其中多采用委托管理方式,鮮少采用特許經營方式,基本不采用帶資管理。業內人士認為,我國酒店發展空間巨大,委托管理方式比特許經營方式利潤更高,國內也缺少特許經營的管理人才和技術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