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動態 > 行業專題--直銷業 > 正文
 

雅芳獲首張牌照 安利轉型壓力大不認惟一模式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05日 10:29 經濟觀察報

  本報記者 肖可 張衍閣 北京報道

  2月27日,商務部正式批復雅芳成為中國第一家直銷企業的消息公布。“好孩子”雅芳如愿拔得頭籌,這似乎給了眾多等待申牌的直銷企業一個更加明朗的典范。直銷業專家胡遠江稱,此消息證實后,更多的企業都表示要遞交申請,也證明了第一張牌照的示范效應。

  雅芳模式不得不學

  被業界認為是好孩子的雅芳首家獲批沒有意外。2005年4月,雅芳獲得直銷試點資格,開始推行“店鋪+推銷”模式,是直銷企業轉型后轉得最徹底的公司,2004年度被評為最配合政府的直銷企業。雅芳目前在全國70多個城市擁有7000多家專賣店。在向商務部提交牌照申請之前,雅芳已經在中國開了6397家店鋪,1700個專柜。

  

直銷法規定:直銷企業在其從事直銷活動的地區,應當建立便于并滿足消費者、直銷員了解產品價格、退換貨及企業依法提供其他服務的服務網點。服務網點的設立應當符合當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要求。這意味著,學習雅芳加快服務網點建設的企業將更有可能盡快得到牌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銷售模式的轉變和多開辟銷售網點。

  落在雅芳之后,安利多次被媒體追問申請牌照進程,安利對外事務部姜京源表示,安利將積極申請牌照,保持公司業務得以穩步發展。但這個直銷巨頭在全國僅有100多個店鋪,目前安利忙著將18萬經銷商轉化為服務點,盡快搭建市場構架。但是安利大多數經銷商并沒有店鋪,安利要利用原有資源還有一定的難度。姜京源承認,安利申請牌照的速度之所以較慢,主要因為其業務遍及全國,而要想在一個地區開展業務,就必須拿到縣級以上城市服務網點建設的批文,全國2000多個縣,雖然安利有專門的小組在做這項工作,但仍然需要時間。

  相比安利在中國長時間開展業務主要以直銷為主,其他直銷企業“船小好掉頭”,如新集團建立了“連鎖店+全職銷售員”的制度,并宣布在未來兩三年中,將專賣店的數量增加到300到350家,把布局從沿海地區城市向內地所有地區延伸。康寶萊公司中國區總裁錢港基表示:“我們在中國直銷領域是全新的。”也因此適應能力更快。康寶萊轉型期間曾試圖走“變通直銷模式”被禁止,后轉向純傳統式零售專賣經營,目前準備申請牌照,計劃2006年年底前將中國的業務省份增加到超過20個。

  湖北林楓商貿集團是國內首家高調公布其轉軌方案的企業,總裁劉武彪告訴記者,公司已經根據直銷法重新修正了公司的各項條例,包括薪酬體系、經銷商管理等等。

  更多的模式選擇?

  “雅芳的被批準并不意味著只有這么一種模式被認可。只要這種模式在國家直銷條例的許可范圍之內,應該說都是有可能被批準的。” 姜京源說。雖然

直銷立法中,安利的多層次直銷模式已經被否決,但是安利也不認為雅芳模式會是惟一。

  一直在通過各種渠道向中國政府傳達自己對直銷立法意見的安利已經做出了讓步。2005年10月17日,安利宣布放棄團隊計酬,這被

商務部研究員梅新育認為是對《直銷管理條例》的重大支持。但是既要“更好地符合國家規定,同時保持公司業務得以穩步發展”,安利似乎還沒有想好。

  一位從事安利工作三年的經銷商告訴記者,公司要求經銷商充滿信心,陪伴公司度過這個轉型期;同時要讓每個人提高服務質量,做好售后服務,留住顧客。除此之外,在團隊計酬取消之后,現在還沒有其他政策出臺。

  不過這位經銷商也反映,放棄團隊計酬之后,經銷商的收入有了不同程度的降低。“過去我每個月可以掙到兩三千塊錢,現在每個月也就一千多。”而安利付出的代價也“比外界想象的多得多”。安利中國公司華東區總經理黃圣文透露,安利曾經做過測算,即對過去按團隊計酬的模式下公司支付的資金和現在的模式下公司可能支付的資金的比較,比較的差價就是安利需要為此次轉型付出的顯性成本。

  胡遠江也認為,作為最大的直銷企業,安利的轉型壓力也最大。不過,“安利實力雄厚,有足夠的彈性,安利也會根據國家政策,在政策范圍內保護經銷商利益。”事實上,安利已經在默默進行其在中國市場的推進計劃。“第一步就是品牌推廣。”2006年初開始,安利的廣告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電視、報紙以及其他廣告牌上,“安利是為了強化終端客戶的忠誠度,為經銷商建立一個良好的市場推廣環境,讓消費者對安利有好感。”胡遠江分析,“因此雖然目前看經銷商收入似乎減少了,但實際上安利為經銷商開展業務創造了更好的環境。”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1,050,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