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種新藥背后的誘惑 藥監局將保健品批成藥品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02日 11:24 南方周末 | |||||||||
本報記者 李虎軍 近段時間以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藥監局”)有多位官員相繼落馬,各種輿論遂直指藥品審評積弊和漏洞,諸如“每年審評萬種新藥”、“一個藥品批文賣千萬”等,中國的藥品審評體系正面臨著空前的拷問。
反腐風暴 自從藥品注冊司前司長曹文莊一個多月前被紀檢監察機關帶走以來,國家藥監局一直未對外正式公布接任人選。 2006年2月16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網站在不經意間透露了一個“秘密”:該所網站的一條消息說,國家藥監局藥品注冊司司長張偉等領導2月15日下午到該所調研。 張偉此前擔任北京市藥監局副局長。2月24日,記者從國家藥監局一位官員那里證實了張偉履新的消息。 1月12日,2006年全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工作會議在北京寬溝舉行期間,張偉的前任曹文莊突然被紀檢監察機關帶走。與曹同時被帶走的還有藥品注冊司助理巡視員盧愛英等數名司局級和處級干部。 早在2005年7月,國家藥監局醫療器械司司長任上的郝和平因涉嫌受賄已被北京市西城區檢察院拘捕。 藥品注冊和醫療器械是1998年成立的國家藥監局的兩大核心業務。郝和平等重要官員先后事發,無異于在藥監系統引發連鎖地震。反腐倡廉已經成為藥監系統的一件頭等大事。 2005年8月,全國藥監系統的工作座談會破天荒地與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一起召開。兩個月前接替鄭筱萸擔任國家藥監局局長的邵明立肯定系統內絕大多數干部職工工作表現的同時,批評隊伍“作風不夠端正,整體素質不夠高”,“有的干部,甚至是領導干部,不把全部精力投入監管,而是熱衷于招商引資,為企業跑項目、拉關系等”。 中央紀委駐國家藥監局紀檢組組長楊寶祥還在這次會議上披露,藥監系統兩年來共受理群眾來信來訪12.5萬余件次,初查核實5820件,轉立案138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52人,追究刑事責任24人。 隨著藥監系統多名貪官的倒下,藥品審批中的諸多內幕正逐漸被揭開。 權藥交易 據《財經》雜志披露,“2004年中國藥監局受理了10009種新藥申請,美國FDA(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僅受理了148種。” 就像中國足球俱樂部被劃分為“超級”、“甲級”、“乙級”等檔次,中國的新藥也被定義為五類,其中只有一類新藥勉強算得上是創制新藥。國家藥監局每年受理的“萬種新藥”當中,絕大部分屬于二類到五類新藥,即各種仿制藥,乃至改變劑型等改頭換面的所謂“新藥”。相比之下,美國FDA并沒有五類新藥之分。 據原FDA評審專家、天津大學藥學院客座教授孫鶴介紹,FDA每年大約批準30來種創新藥物的申請,“148種”的說法估計包括化學結構改變藥物等新藥。如果算上劑型改變藥物等,每年受理的申請大概在數百種之間。 孫鶴說,中國的藥品申請有其特殊之處,例如那些不涉及專利的中藥古方誰都可以生產,藥監局又沒有要求新劑型的效果必須相當或優于已上市產品。于是,生產六味地黃丸的廠家竟然達到數十家以上。“從科學上講絕對不應該這樣做,但他們或許也有苦衷,假如要求所有(中藥仿制)產品都不比同仁堂差,地方上很多藥廠根本生存不下去。” “無論如何,一年上萬種藥品也確實太濫了一點。”他說。 廣東某制藥公司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中國制藥企業熱衷于申報“新藥”,因為一旦拿到新藥批號,企業可以自行定價,賣個好價錢。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產生尋租空間,形成“權藥交易”。 有媒體報道說,一個新藥批文可以賣到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元。曾經為國內某制藥集團從事藥品申報工作的彭江(化名)說,“上千萬”實際上是藥品全套技術的轉讓價格,并非都是獲取批文所需的公關費用。 但彭江稱,批文轉讓價格里面通常包括一部分公關費用,這在業內是一個公開的秘密。一些研究機構或中介機構每年轉讓品種多達幾十個,從中獲取豐厚回報,一些中介機構甚至有藥監局官員私下參股。 弄虛作假 彭江透露,在藥品申報中不乏弄虛作假者。一些藥廠以科研課題合作的名義對醫院和專家進行贊助,然后由后者出具漂亮的臨床試驗報告;更有神通廣大者連試驗都懶得做,直接偽造數據和報告,本來一個藥品從藥理毒理試驗、動物試驗到臨床試驗做下來得花上幾年時間,他們卻竟然在幾個月之內也能拿到批文。 當然,上述情況中的“新藥”基本上都是仿制藥,國外已經上市多年,專家們知道基本上不會存在風險,才敢在試驗報告上簽字。 彭江所指絕非毫無根據。在2005年8月19日的那次藥監系統工作座談會暨黨風廉政會議上,中央紀委駐國家藥監局紀檢組組長楊寶祥就提到,“一些企業在申報時搞品種造假,這當然是企業的責任,但我們也確有個別工作人員利欲熏心,違規操作,助長了這般歪風。比如,有的不堅持原則,降低標準,錯誤地為企業‘通融’,收受賄賂;有的拖延超時,等企業找上門來,收受‘好處’;更有甚者,不經技術審評,就進行行政審批。” 業內人士稱,由于有部分藥監局人士“通融”,中國的“新藥”申請很少有通不過的,差別在于時間早晚而已。 解放軍307醫院腫瘤一科主任鮑云華教授告訴記者,很多新藥實際上是冒牌貨,老藥降價以后,做一點點無關緊要的變動,換個名字就去申報新藥,“這樣搞下來,藥的名字太多,把病人弄得稀里糊涂的,有時候就連我們醫生都分不清楚。” 彭江還說:“像中華靈芝寶,我們行業中人根本不屑與之為伍,居然拿到了藥字號。我想問藥監局,是藥品的標準變了,還是中華靈芝寶的效用提高了?保健品都能批成藥品,你還能說什么呢?” 本報曾經披露過“中華靈芝寶”宣傳抗癌神話的種種騙術。2002年11月,該保健品更名為“雙靈固本散”,被國家藥監局批準轉為“國藥準字B”類處方藥(國藥準字B20020428)。此后,“雙靈固本散”以藥品身份繼續夸大宣傳,屢屢被各地監管部門列入違法廣告黑名單。 人才匱乏 即使藥品注冊官員及評審專家全都潔身自好,每年審評萬種“新藥”也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解放軍307醫院腫瘤一科主任鮑云華教授說:“一年上萬個藥品肯定來不及評,也就不可能很客觀。” 孫鶴在美國FDA化學新藥審評中心工作過13年。他說,為FDA工作的有1萬人之多,其中約5000人有科學或醫學博士學位。 中國國家藥監局的隊伍建設則明顯落后于FDA。孫鶴說,藥監局很多官員缺乏藥政管理方面的培訓,審評藥物又通常依賴一大批兼職的科學家,“嚴謹程度自然不一樣”。“這些科學家對自己專業相關的部分是專家,會比較注意,但是對整個藥品審評的把握會弱一些。” 軍事醫學科學院原院長秦伯益教授也說,由于中國藥品審評沒有專職的評審專家,只能聘請一些兼職的同行專家,這些專家平時都忙于各自的工作,開評審會時臨時看材料發言,評錯了也無需負責,評審的質量也就難以保證。 在孫鶴以及另一位生物藥品評審專家、美國愛心基金會主席翁永凱博士看來,中國藥品審評體系存在的問題之一是缺乏專業人才。在這兩位專家的幫助下,天津大學藥學院已經開設藥事管理研究生專業。該院去年9月入學的首批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早早地就被藥監局和國內制藥企業預訂,國內藥品評審人才的匱乏由此可見一斑。 制度缺陷 但業內人士認為,中國藥品審評最大的問題不是出在人身上,而是出在制度身上。 秦伯益教授則對記者說,這不過是行業腐敗在醫藥衛生界的一種體現。“為什么每年會有上萬種?因為很多人要靠這些所謂新藥過日子,他們就會想方設法去賄賂官員。” 多位業內人士指出,“新藥”批文泛濫在某種程度上鼓勵了制藥企業的投機取巧,抑制了企業研發創新藥物的積極性。 研發真正意義上的新藥絕非易事。跨國制藥企業往往耗資若干億美元,經過多年努力,在無數次的失敗之后,才有可能將一種新藥推向市場。 與動輒耗資數億美元搞研發的高投入、高風險相比,多數廠家自然更愿意花費數千萬至數百萬元人民幣去謀取“新藥”批文,以較少的投入,穩穩當當地賺錢。 孫鶴還呼吁中國盡早建立透明的藥品審評體系,“越是擺在明處,越不容易出問題”,“我在FDA工作期間從未被某個藥廠公關。實際上,你根本不可能有(收受賄賂的)機會。” 據他介紹,FDA通常會在其專職評審專家中隨機抽取5到7人組成審評小組,專家名單完全是公開的,而審評小組的意見會幾乎每周交流,逐級上報。大家相互監督,任何一個人都沒有決定權。FDA雇員每年要匯報其銀行賬號供查詢之需,買了什么股票、基金和保險也要如實匯報。FDA還會召開藥品審評聽證會,任何人,包括制藥企業代表、患者組織等都可以在會上發言。“可以說,任何一個藥品的審批權都控制在所有人手中,藥品審批變成了一個絕對透明化的過程。” 孫鶴認為,一個好的藥品審評體系,應該會促進企業開發那些老百姓需要的、真正意義上的創新藥物。 令人欣慰的是,國家藥監局局長邵明立已經在2005年12月30日簽發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聽證規則(試行)》。聽證規則從2006年2月1日起生效,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外,聽證將公開舉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