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動態 > 正文
 

廣交會春季開鑼 評分優選制度首次推行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18日 16:47 中國經營報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經營報

  廣交會展位的評分優選制今年將全面推開。據了解,往年只有兩成左右的保證性展位會進行評分排名,而從今年4月舉辦的第99屆廣交會開始,其余的八成展位將無一例外被納入新出臺的評分機制里,以保證展位的分配更加公平、合理、透明。

  對今年秋季即將迎來百屆慶典的廣交會來說,第99屆廣交會將是個練兵之地,除了展位上有新舉措之外,在展區布置等方面,也有相應措施出臺。

  全部展位將過“評分關”

  廣交會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廣交會在1月底發布的《分配性和招展性展位申請與安排標準》(以下簡稱《標準》),是依據一套綜合性的量化評價指標,將對有意參加第99屆的各家企業進行考核測評。

  廣交會作為國內外貿出口的“晴雨表”,各家企業都擠破了腦袋想進來。但有限的展位卻難以滿足企業的需要,并由此滋生了“倒賣展位”、“聯營合作”等不正常的現象。為此,廣交會一直在嘗試引入更多新的機制,以保證展位的更新率。

  其實,從95屆廣交會開始,“保證性展位”就已開始在運行此評選機制。據了解,廣交會的展位類別包括保證性展位、分配性展位、招展性展位三大類。而第一部分的展位只占總展位的16%,主要用于安排商務部重點支持和發展的名牌出口商品以及各地區、各行業推薦的優秀企業參展。

  而今年,評分優選機制將繼續挺進“分配性”和“招展性”兩部分的展位,各交易團、商協會根據公開的評分標準對申請企業進行評分,企業按得分高低依次安排展位。據悉,這兩類展位約占展位總數的84%,數量之多引人關注。

  廣交會提供的資料表明,評分內容包括以下幾項評分指標的內容:上一年度出口額;企業所獲國家級獎勵且頒發機構限定為商務部、國家質檢總局、工商總局、科技部;實用新型、發明專利或外觀專利或產品列入國家高新技術產品目錄等;在海外市場擁有注冊商標。企業均可按實際情況獲得不同分值,企業將按得分的高低依次安排展位。

  對于“排座次”的指標,一位浙江的民營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表達了自己的擔心。這位負責人認為,從各項指標可見,政府有意扶持大品牌及高新技術企業,而許多中小企業在這方面不具優勢,顯然會無緣擠進競爭的大門。

  而相關的專家則認為,這樣的評選會促進企業“技術創新”的動力,因為這些方面都會為企業的評選加分,應該是以后分配展位的趨勢所在。

  展位繼續向生產型企業傾斜

  《標準》的出臺也是意在調整展位的布局。根據去年的資料,在第98屆廣交會參展企業中,生產企業占50.3%,外貿企業占44.4%,可見生產企業的比例已超過外貿企業。廣交會的負責人由此表示原有的展位分配辦法已不能反映出廣交會參展企業構成的多樣性,所以有必要根據《標準》做出調整。

  《標準》中規定,第99屆廣交會分配與招展展位用于安排生產和工貿企業的展位不少于50%,這也是首次明確了生產型企業的“重要地位”。

  其實,去年,廣交會的新聞發言人就曾表示,“多年來經營不良而長期占有展位的企業將‘挪位’給更需要的企業”。而這個“更需要的企業”被人們普遍解讀為“生產企業”,有些省市也根據實際情況在展位的分配上有意向生產企業傾斜。

  例如深圳市在2005出臺的《深圳市參加廣交會展位管理暫行辦法》,改革內容包括由深圳市自主安排的分配類展位中的70%安排給生產企業使用,30%安排給貿易企業使用。由此可以看出,深圳在改革廣交會展位分配辦法上已率先向生產企業傾斜。

  而在2006年,廣交會將繼續扶持生產型企業的參展,以往以貿易型公司為主流的展位構成格局也會逐漸改變。

  籌劃秋交會百屆慶典

  據廣交會內部人士透露,年底的第100屆廣交會將是重頭戲。無論在現場籌劃還是“在線廣交會”的網站上,都會有系列的新作法。

  雖然目前仍有眾多細節不便公布,但從99屆開始就已經在著手準備。例如廣交會的人士就對外表示,為迎百屆慶典,廣交會從第99屆起布展模式取消原重點布展區域,設立特裝與標準區。據了解,這樣可使布展效果顯得更規范整齊和統一。

  另外,在展位的數量上,依然會保持相當比例的更新率。上屆參展企業總數中至少有5%-8%的展位不再納入本屆計劃中。而根據公開的信息,第99屆廣交會將新增展位437個,達到5%-8%的更新率。

  評分優選機制將繼續挺進“分配性”和“招展性”兩部分的展位。第99屆廣交會分配與招展展位用于安排生產和工貿企業的展位不少于50%。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