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手表上海造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10日 20:57 新世紀周刊 | |||||||||
特約記者/安安 發自上海 古老的“上海牌”手表賣出10萬元一只的天價,憑什么 為了紀念“上海牌”誕生50周年,上海表業有限公司推出了50塊限量版手表,每只售價10萬元,并全部預售一空。
目睹過“上海牌”從出生到紅火、再到沉寂的人,會吃驚于這個高達6位數字的定價,難道從此走上了“貴族化”路線?而在時尚雜志與電視廣告的熏陶下,已經熟知歐洲高檔手表的品牌、價碼的年輕一族則覺得,如母親的陪嫁般古老的“上海牌”也開出了國外名表的價碼,它值嗎?它憑什么呢? 貴在“芯”里 在計劃經濟時代,“圓頭白面”的“上海牌”售價125元一只,相當于一位普通職工3個月的薪水,還一度供不應求,需要憑票證才能購買。它曾是多少紅旗下長大的那一代人,人生中的第一塊表;也是多少家庭在兒女婚嫁時,在有限的物質供應里,經苛刻地挑剔比較后,提出的必備品“四轉一嘀嗒”中的“嘀嗒”……歷史的車輪從未減速,在城市勞動者的工資收入三五年一個新突破之后,“上海牌”手表的價格卻始終如一,不僅已經難以進入城市“白領”的眼界,連與“藍領”的對話平臺也漸漸喪失了。 而眼前這只10萬元的“上海牌”看起來手工精細,款式典雅:藍寶石表殼、天然貝殼面、18K金表殼、鱷魚皮表帶,可真正值錢的不是這些“行頭”,而是裸露在表面上的機芯——由上海表業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生產、國產手表極少掌握的陀飛輪機芯。 陀飛輪機芯被譽為“手表制造技術皇冠上的明珠”。其原理簡單地說,就是把機芯的心臟部件垂直排列,以消除地心引力造成的手表計時誤差。這種機芯由70多個精細組件組成,大部分靠手工制作,許多關鍵部件異常輕薄。自兩個世紀前由瑞士寶璣發明了第一塊陀飛輪手表后,該技術一直由歐洲制表師獨掌。同一品牌手表裝普通機芯與陀飛輪機芯,價格相差少則十倍,多則百倍。而瑞士產的陀飛輪表目前市價動輒上百萬元人民幣,便宜的也要幾十萬元。 因為技術極其復雜,成本很是高昂,僅有幾家頂級鐘表制造廠和為數不多的鐘表大師能夠涉足其中,國產手表行業中難以覓得其芳蹤,因此也甚少為國人所認識了解。有“老法師”透露業中掌故:當年蘇州手表廠矯大羽,于上世紀90年代成功制造出了亞洲首個陀飛輪機芯,轟動一時,但他一年的產量也就一兩塊,其人早年離開內地移居香港,陀飛輪的傳說此后在國內時隱時現。 “上海牌”50年風雨路 上世紀50年代中期,當時全中國的鐘表業都在做機械表,國外產品根本進不來,國內同類產品也談不上競爭,這個行業最鼎盛的時期,全國有3.2萬人在為其服務,每年上交國家的利稅排名僅次于煙草行業。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上海牌”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成了不愁嫁的皇帝女兒。作為功能單純的計時工具,一塊機械表在當時也算“大件商品”,一個城鎮職工不吃不喝攢三四個月的工資才能添置一件,但供不應求的局面一直持續到上世紀80年代。 當傳統的世界機械手表業還沉浸在追逐精湛手藝的氛圍里的時候,他們都忽略了悄然滋生的技術革命的變化。日本人研制成功的石英技術,很容易地就確定了“時間”這個問題,這樣就把手表生產給大大簡單化了。在東南亞地區的流水線上,0.8秒就可以生產出一個手表機芯,一個又輕又薄、能用來作為計時工具的石英手表,經過簡單培訓的工人就能完成裝配。這樣的手表價格低廉,用液晶顯示時間在當時看來也顯得相當時髦,百姓遂趨之若鶩。于是,以世界最大的手表裝配工廠香港為中心,上億只石英表被用各種方式帶進了世界各地口岸,當然也包括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內陸。 這種變化給傳統鐘表行業帶來的打擊是摧枯拉朽式的,瑞士鐘表行業風光百年后于上世紀90年代全面虧損,最大的兩家表業公司面臨倒閉。中國傳統鐘表業也不例外地受到了震蕩。1995年,國有鐘表企業一蹶不振,全國38家手表廠停產,大批從業人員失去了崗位。上海手表制造業也曾經試圖趕上生產石英表的末班車,但因為起步太晚,沒有掌握其核心技術,根本無法抵擋外來“走私表”、“水貨表”的席卷之勢。于是,上海手表廠、上海手表二廠、上海手表三廠、鉆石手表廠等上海主要手表生產廠家在1999年相繼宣布“計劃內破產”。 經多方資產重組,注入新的資金后,隨后上海表業公司宣告成立,租賃下原上海手表廠的生產車間,以臥薪嘗膽之心態,為品牌表做供應商,專門為國外中低檔手表品牌生產機芯,年貼牌生產量超過20萬只,當年實現贏利。隨后公司開始逐步提高機芯的技術含量,研發制造出帶秒表功能的機芯、裸擺機芯等中高檔機芯,一步步敲開了歐美名表的大門。 此時世界表業的趨勢就是:除了勞力士這樣的品牌,世界90%以上的手表品牌已經不再自己生產機芯了。這就為上海表業這樣有技術實力的老牌生產廠家提供了新的出路。 這時的上海表業公司迎合時尚、收藏、運動的潮流,瞄準了城市中高端消費者的眼光與消費能力,把“上海牌”注入新的品牌元素,價格維持在數百元至一千多元。單純用來計時的機械表,一塊也不做了。從2000年開始,利潤以每年30%的速度遞增,2004年達到了2000萬的頂峰。 資本總是流向利潤更豐厚的地方,上海表業走出一條路后,全國本已停產的企業相繼開工,紛紛學習“上海模式”。結果產品供大于求,各廠家不得不進行惡性低價競爭,仿冒品也開始抬頭,以更少的成本來分薄這塊利潤蛋糕。上海表業公司的產值開始持平,2005年的利潤較上年下降了40%,僅達1000萬元。 有多少買客? 于是,上海表業公司明白僅僅成為“國產高檔”也許只能緩解一時之急,如果不拉大和國內同行的實力差距,那就永遠會有被人趕上打垮的危險。在公司最好的技師帶領下,技術團隊終于登上了“外置陀飛輪”這樣的手表技術珠穆朗瑪峰,“上海牌”也能躋身“10萬元手表俱樂部”了。對這個技術團隊的詳情,公司負責人的保密工作頗為嚴實。當問及“如果核心技術人員去世,‘陀飛輪’技術是否會失傳?”時,負責人同意了這種說法的可能性。 “上海牌”陀飛輪手表2005年亮相瑞士鐘表展,當地手表商驚詫之余,對其“1萬美元一塊”的報價連稱“不貴”!不少世界知名品牌手表廠家開始找上門來,開價上萬元一個要請公司貼牌生產陀飛輪機芯,上海表業有限公司一概婉拒了。上海表業有限公司借“上海牌”誕生50周年這一時機,推出這50只堪稱國內天價的外置陀飛輪手表,如同發出了一個宣告:“臥薪嘗膽這些年,是向世界打響‘上海牌’的時候了。” 曾經有人質疑其以“上!边@個地名為商標有違商標法的有關規定,但“上海牌”手表以其歷史性的品牌價值突破了這個限制,獲得了特批!凹纫屔虾E栖Q身當今名表行列,但我們也不能靠上海牌吃飯!鄙虾1順I公司負責人如此認為。 購買“上海牌”陀飛輪手表的顧客,多為過去對“上海牌”有感情的老顧客,如今的經濟實力使他們能夠奢侈地懷一把舊,但這樣的顧客還有多少,似乎是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