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2月3日電 (記者 李薇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將于2006年3月1日起實施。如何更好地依照法律促進我國公證業發展,司法部日前出臺了《2006年中國公證業發展政策報告》,確定了2006年我國公證工作的“十大重點”:
——合理規劃公證機構布局,做好公證機構設置調整工作。綜合考慮人口、經濟社會發展、交通狀況、公證業務需求、便民利民等因素,研究制定各省(區、市)公證機構總體
布局規劃,實現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做好司法部、省、自治區司法廳所屬公證處和設區的市、直轄市市區范圍內公證處的設置調整工作,進一步實現公證資源的科學合理配置,為公證行業健康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
——進一步推進公證機構改革。認真貫徹國務院批轉的《司法部關于深化公證工作的改革方案》精神,積極、穩妥地推動符合條件的行政體制公證處轉為事業體制。
——完善公證機構運行機制。積極推行公證處主任負責制,建立完善公證機構業務、質量、財務、資產等管理制度,規范公證業務操作規程,建立完善責權利統一、符合公證職業特點的內部分配制度,認真落實公證機構的獨立法人地位和人、財、物自主權。
——注重公證工作區域協調發展。研究扶持和幫助中西部公證業發展的辦法,解決中西部一些地方公證力量薄弱的問題,促進公證事業實現區域協調發展。
——加強公證機構基礎設施建設。研究制定加強公證機構基礎設施建設的意見和措施,積極引導公證處加大投入,進一步改善辦公條件,優化公證服務環境。
——依法明確公證管理職能分工。科學劃分司法行政機關與公證協會之間的管理職能,完善“兩結合”的管理體制,并科學劃分上下級司法行政機關之間的管理事權。
——完善公證管理工作機制。推動各級司法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切實防止公證工作管理中的不作為、越權或濫用職權;進一步建立健全公證管理系統信息反饋機制、重大案件查辦機制,暢通工作渠道。
——加強公證質量監管。積極引導公證機構、公證人員實施質量監管關口前移,由事后監督檢查為主逐步轉向過程控制和事前預防。研究制定全國公證質量標準,為質量評判提供依據。建立重大質量事件報告制度,進一步完善質量監督檢查的方式方法,加快建設質量監管體系。
——完善公證制度規范體系。制定修改完善公證機構和公證員管理、公證程序、公證收費以及招標投標、拍賣公證業務等方面的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組織清理各地有關公證工作的規范性文件和規章制度。建立健全以公證法為核心,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以及行業規范為配套的公證制度體系,為規范公證管理行為和公證執業活動提供基本依據,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加強公證信息平臺建設。研究制定加快全國公證信息平臺建設的意見,將試點范圍擴大到各省(區、市)省會城市和部分具備條件的大中城市。通過信息平臺建設,使各公證處實現信息資源共享,規范辦證程序,加強相互監督,共同提高公證服務質量和水平。(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