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地產基調:南來北往 一場天經地義的較量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31日 14:51 經濟觀察報 | |||||||||
呂尚春/文 在2005年買房子,無論是年輕人還是支付能力強勁者都不知道該看誰的臉色,2006年,這樣局面仍將延續。上海像一盆突然扣翻的水,但起碼上海的變動擺在了明處,北京看起來平靜,其實不然。
自認為寸土寸金的好房子,擺在北京城卻像是斷了線的風箏,南方地產商以他們細致、實用以及對于象征著權貴物符號的四處揮霍,遮蓋了北京房地產的半壁江山,但卻始終得不到輿論的認可。事實上,地產界無不視北京為房地產資訊的核心發布地,所有的新概念幾乎都是從北京敲響,SOHO、MOMA(告別暖氣空調的房子)、陽光100、城市花園等等。開發商幾乎是最大限度地把意識形態、國際化符號、稀缺資源的價值感,巧妙地糅合在了一起,北京樓盤的名稱幾乎就是一篇詩章,龐大到讓外地開發商只能極端低調或是大聲地不屑一顧來回避自己并不擅長的地方。 但南方投資者擁有著讓北京地產商感到莫名其妙的大把現金,當兩個北京地產商在土地拍賣現場以100萬、200萬的加幅競價時,七個聯手的浙商可以當時拍出3億現金,令所有的人都像在夢境中款款離去。北京地產商喊道:難到財富意味著一切? 這是一場天經地義的較量。一些人擁有財富,而一些人擁有思想,二者彼此不屑,在現實中他們也水火不容。北京的土地變得更為昂貴,北京地產商已然挨不了這樣的苦日子,紛紛去二線城市淘金,而南方投資者像鑿開了商業世界的一個孔洞,盡管土地昂貴,但全國涌向北京的購買力令這里的房子依然可以帶給他們想象不到的利潤。一位開發商這樣形容南方人:“他們幾乎想賣掉在南方的所有資產,來北京買地投資。” 事實上,南方地產商蓋出的房子,實用、精細,盡管在設計上有種種指向不同的符號堆砌之嫌,但畢竟這不是他們矚意之處,如果按每一米的物品能賣多少錢,北方開發商的產品絕對不抵南派地產商。 當南方地產商在北京復雜地表達著自己的誠意時,潘石屹在新浪的博客超過了100萬,他呼嘯著自己的影響力,四處奔走,在大江南北他已經完全蛻變成了一個“符號”,掠過山西時老潘攔下了準備去上海買房的煤商們,一舉賣出了將近一億元的潘氏豪宅。北京地產商幾乎是整體出離,甚至從不出京的首創也開始在長三角買地,這意味著北京概念的“明升暗降”,“擴張”看起來是多么體面,但現在這樣的概念也只能在北京之外兜售了。 而北京在南方人財富洪流沖擊中,似乎有妥協向“后概念時代”的意味,從或是宏大或是飄逸的標榜中,一下子開始隨和起來,從“富力城”到“富力又一城”,從“國美第一城”到“國美又一城”,如果是北京地產商無論如何也無法容忍這樣的復制方式,但現在主角已經不是這些意氣風發之輩了。 北京開始“混搭”,盡管有些生硬,但起碼在變動,總比一個鐵打的圈、水潑不進、為壟斷利潤籠罩要強點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