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地區乃至泛珠三角地區為白云機場和深圳機場提供近乎天文數字的貨源
廣東空港形成“雙引擎”格局
十五大手筆
一個現代化的白云機場正在南粵大地崛起,白云機場成為亞太地區航空樞紐的夢已不再遙遠。白云機場與周邊中小機場如珠海、汕頭、梅縣、湛江等機場形成了“眾星捧月”之勢。加上深圳機場近年來發展迅猛,自身也已形成強大的國內外輻射能力,廣東空港的“雙引擎”格局正在形成。
結盟巨頭
白云機場瞄準全球貨運樞紐
如果說,白云機場此前被定位為國內三大樞紐機場及輻射東南亞和亞太地區的中樞機場,還缺少一定說服力的話,那么當聯邦快遞選擇白云機場作為其亞太轉運中心之后,各種疑問早已煙消云散。
地處珠三角腹地的廣州,是白云機場強大的后盾。珠三角擁有世界上最密集的工業基地和無比巨大的貨源生成量,廣州又是華南對外最大的窗口,地處東南亞、南亞與東亞、東北亞民航市場的結合點,加之原有密集的國內航線網絡支撐,自然讓國際物流巨頭垂涎三尺。
經過謹慎考慮,聯邦快遞最終將亞太轉運中心選在了廣州,選在了白云機場。去年,省機場集團與美國聯邦快遞公司簽訂《租賃和運營協議》后,同年9月,省機場集團與花都區政府簽訂了征地協議;目前,485畝的工程用地已經交付。1月16日,聯邦快遞亞太轉運中心工程開工典禮將舉行, 這標志著工程項目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聯邦快遞亞太轉運中心規模按2020年日平均快件吞吐量17.9萬 件、日均分揀量12.5萬件的需求設計。工程包括聯邦快遞亞太轉運中心基地設施、貨運機坪及配套設施工程、24個停機位等項目。啟用后,中心將在 每天22時30分至凌晨4時30分的6個小時里,進行航班與貨物集散,所有到港貨件全部于凌晨發出。屆時,白云機場的整體功能將得到極大完善和提高,同時有助于奠定白云機場全球貨運樞紐的地位。
暗自發力
深圳機場要做另一空港引擎
白云機場在打造自己亞太樞紐機場和全球貨運樞紐之夢的同時,與之相鄰的深圳機場也沒有閑著。在客運直逼白云機場的同時,深圳機場更承載著深圳市推動現代物流業跨越式發展的重任。
深圳機場去年的客運量已超過1500萬人次,達到1574萬人次,同比增長10.4%,繼續位居國內第四名,緊隨白云機場之后,并繼續保持了華南地區重要貨運樞紐港地位。去年12月20日,在白云機場宣布其兩條跑道將“比翼齊飛”的前兩天,總投資約110億元的深圳機場第二跑道正式開工。深圳機場認為這是其迎來第二次騰飛的好機會。
正當白云機場為自身進行戰略定位之時,深圳機場也確定了今后的發展戰略——“建設南中國貨運門戶機場”和“客貨并重,以貨運為中心”。在深圳機場開通的19條國際航線中,貨運航線就占到了10條。根據深圳機場的計劃,到2010年,深圳機場貨運量達到120萬噸,物流園區全面建成。據悉,深圳機場計劃于2010年前躋身全球貨運30強機場行列,2015年前轉型為以貨運為主體業務的機場。
此前曾有業內人士擔心,白云機場和深圳機場因距離過近,而會產生惡性競爭,致使彼此的競爭力下降。從目前看來,這種擔心有些多余,白云機場和深圳機場彼此的戰略定位十分清晰,且各有側重。況且,珠三角地區乃至泛珠三角地區為兩個機場提供了近乎天文數字的貨源。兩家機場只要相互合作,彼此分工,必將成為廣東經濟的兩個動力十足的“引擎”。
相輔相成
華南機場結網打造空港經濟
白云機場和深圳機場這個“雙引擎”格局一旦形成,將對廣東乃至周邊省份的機場形成強大的輻射力。若加上香港和澳門兩大機場,一個絕無僅有的空港群將傲視亞太,必將引起全球的矚目。
業內人士分析,論機場密集度,珠三角方圓200多公里的土地上聚集了5個大型機場,其中3個機場的年客運量均超過1500萬,貨運量在亞太地區也首屈一指;論市場縱深度,五大機場依托省內及周邊機場,整個泛珠三角地區能夠提供的市場縱深在世界上都少見。
如果將泛珠三角經濟帶比作一條巨龍,大珠三角地區就是龍頭,而五大機場則形同龍頭上的眼睛。因此,民航專家一直以來都建議珠三角五大機場應該加強合作,形成聚力,才能真正帶動起整個經濟帶的騰飛。
可喜的是,早在幾年前,珠三角五大機場便建立起相互協商的機制,定期探討如何加強協調、促進分工合作、彼此相互支持,共同促進繁榮。例如南航早幾年前已開始在香港機場和白云機場之間經營“卡車航班”業務;深圳機場和香港機場前年也推出“卡車航班”,實現香港內地貨物運輸陸空的“無縫中轉”;五大機場還在航班備降等方面達成協議,相互支持。
本報記者 蘇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