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動態 > 煤炭產運需銜接會 > 正文
 

全煤會銜接鏈條斷在哪兒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24日 21:05 中國電力新聞網

  本網通訊員 孫向方

  耗資巨大的煤炭產運需銜接會幾乎無“績”而終,煤電相互指責,各執一詞。爭執之中,雙方不乏過激言辭,煤電恩怨更趨加深。事實上,如果跳出煤電行業利益,從國民經濟大局出發審視煤電之爭,得出電煤價格該漲還是該穩的判斷并不難。

  煤價穩定:國民經濟健康運行的訴求

  作為國民經濟的命脈,煤炭價格的漲跌,對于國民經濟運行可說是牽一發而動全身。2002年以來,由于高耗能產業無度發展拉動了能源需求,煤炭價格連續上漲,高位運行,屢破歷史記錄,這是不爭的事實。

  

煤炭價格的數輪上漲已經給發電企業和全社會消費者帶來了巨大的成本壓力,正在成為經濟運行的不穩定因素。目前五大發電集團中,火電企業的虧損面已經達到44%,接近半數。如果發電企業接受煤價再漲,虧損面必將進一步加大。此外,2005年第一次煤電聯動后,發電企業還有16元的價格漲幅沒有完成聯動。由于國家為了經濟社會穩定對電價實行管制,發電企業煤炭漲價成本得不到消化,導致發電企業的利潤空間急劇壓縮,生產經營困難,使得發電企業再難承受任何成本增加。

  一位基層發電企業的廠長表示,廠里生產已經難以為繼了,如果煤炭再漲價就意味著全線的虧損,如果實在運轉不動,惟一的選擇就是停產。正如中電投一位人士所言:“煤炭企業說我們聯合抵制漲價,并非如此,不是我們要抱團,而是企業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無路可走的地步。”

  其實,煤炭企業今年繼續提出漲價要求是可以理解的,因為追求利潤最大化是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的基本訴求,本無可厚非。不過,鑒于目前高煤價已經給上、下游行業帶來巨大壓力,并給國民經濟帶來較大的通脹壓力,影響到國民經濟的健康運行,追求利潤最大化和根據資源稀缺程度定價就不應是煤炭漲價的充分理由。需要指出的是,煤炭資源歸國家和百姓所有,如果煤炭企業的利潤最大化的后果是火電企業全線虧損、停產,全社會穩定受到損害,這個利潤最大化寧肯不要,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企業的社會責任。煤炭企業應該服從國民經濟的大局,而不能只顧企業利益。

  煤價再漲:缺乏市場支持的一廂情愿

  據預測,2006年國內煤炭需求21.7億噸左右,其中發電用煤12.1億噸,加上出口8000萬噸左右,總需求約22.5億噸。而從煤礦產能看,截至2005年4月,全國持有煤炭生產許可證的煤礦核定能力為22.6億噸,超過2006年總需求。煤炭過剩的壓力將進一步顯現,在這一市場條件下,煤炭企業再提出漲價要求缺乏市場支持。

  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是供求狀況決定價格。2002年以來,全國煤炭價格基本是上揚態勢,但去年9月份左右,山西一些地方煤炭市場已經供大于求,出現了近年來少有的價格下滑,而且是煤炭企業主動愿意降價,這是市場經濟規律使然。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煤炭企業常常埋怨煤炭過剩時,電力企業把煤價壓得很低,這實際上煤炭無序競爭的結果。當初煤炭產量嚴重過剩,價格下滑是市場經濟規律在起作用。而產能過剩恰恰是由于煤炭行業無序發展造成的,責任在于煤炭自己,而不在電力。今年我國焦炭出口價格從去年的440美元俯沖至110美元,浪費一次性資源,嚴重污染環境,全行業虧損,卻為別的國家提供廉價原材料,這能怪誰呢?你能指責人家不給你高價錢嗎?是自己的無序發展失掉了價格話語權,煤炭企業對此應該深刻反思,避免再走過去的老路。

  煤炭行業:對市場化存在嚴重誤讀

  去年以來,國家提出要全面加快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煤炭企業立即一呼百應。而事實上,國家推行這項改革是為了提高市場對資源的配置作用,政府不再過度干預企業經營。

  顯然煤炭企業對國家的政策存在誤讀,雖然

國家發改委基于穩定國內物價的通盤考慮,強調要保持電煤價格穩定,但煤炭企業并不理會。在他們看來,市場化就是漲價。

  目前中國的煤炭企業,即使是國有煤炭企業,為了自身的利益,也不能顧全大局,他們考慮的不是社會效益的最大化,也不是經濟效益的最大化,而是個人利益、部門利益、企業利益的最大化。礦產資源屬于國家所有,煤炭作為資源形態的國有資產本該為國民經濟服務。然而,煤炭企業卻完全扭曲了,目前中國15萬個礦山企業中,僅有2萬個是通過市場機制獲得的礦業權,其他均是行政手段無償劃予取得,這是目前煤炭企業低成本、高收益的重要原因。正是體制漏洞,造就了煤炭企業的暴利和煤炭富豪。

  社會上常常傳言黑臉挖煤,白臉賺錢,這是十分片面的。首先,電力職工收入高于煤炭職工不符合實際情況。近年來新投產的一些電廠職工收入是比較高的,這主要是新廠人員比較少,機組煤耗較低,一座百萬電廠職工不足500人,勞動生產率數倍于煤炭企業,這部分職工的收入較高是正常的。而對于傳統發電企業,職工的收入并不高。筆者所在的電廠在當地說起來是好企業。但每月收入不過1700元錢,同一集團的永濟發電公司職工平均收入只有800多元,電力職工常常自嘲是“紙老虎”。

  其實,比較煤電職工的收入沒有多大意義,職工的工資水平并不能反映企業的收益。煤炭富豪們一年賺幾個億,礦工的工資依然很低。對于煤炭國有企業來說,這幾年煤炭暴漲,最大的受益者并非國家,而是企業。大部分的漲價收益留存在了煤炭企業,煤企獲得了巨大的收益不給礦工開出高工資,板子卻打到電企,這是不公平的。

  與此同時,煤炭企業在管理上也存在著巨大的漏洞,機構臃腫,人浮于事。據筆者所知,一家礦務局的基層煤礦,竟然有專職籃球隊,并且隊員大多來自體校,不從事任何生產活動;有的煤礦竟然養活著80多人的軍樂隊,真是令人不可思議。

  唇亡齒寒:煤電本應和諧相處

  最近,煤炭行業有人說煤炭市場化任重道遠,其言外之意是煤炭漲價任重道遠。需要提醒煤炭企業的是,煤價上漲其實是一把“雙刃劍”。

  煤價的上漲最終會影響到社會所有消費者,特別是發電企業,將價格矛盾將轉嫁給其他行業,會導致社會產品的成本上升、價格上漲。在目前我國通貨膨脹危險仍未完全消除的情況下,煤價如果再漲,無疑會增加新的推動通脹的因素,不利于國民經濟的穩定運行。另外,很多經濟學家預計,2006年我國的經濟增速會進一步放緩,如果煤炭價格無序上漲,下游行業利潤縮減、倒閉、工人失業,可能會對整個國民經濟產生較大的影響。那時候必然導致煤炭需求減少,價格暴跌,煤炭企業可能又是最大的受害者。試想,如果因煤炭企業過高的煤價,迫使發電企業連連停機,煤炭賣到哪里去呢?這就是唇亡齒寒的道理。

  多年以來,煤電之爭一直綿延,這主要是歷史的原因。“雙軌制”是計劃經濟的產物,但我們并不應對過去由于體制問題造成的恩怨一直耿耿于懷,就像我們不能選擇自己的父母一樣。歷史已然形成,當前煤電雙方應當擯棄前嫌向前看,糾纏于過去的恩怨毫無意義。

  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時期,長期積累的矛盾不可能一下子解決,煤電雙方應該站在國家利益的高度,互信互諒、和諧共處,而不能僅打企業自己的小算盤。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