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電力資源的持續短缺,近幾年我國小水電建設空前高漲。然而記者近期調查發現,由于絕大部分小水電項目所在流域沒有依法實施規劃環評,一些跨行政區域的流域甚至沒有進行必要的整體開發規劃,各地就倉促上馬建設電站,致使河道脫減水、植被破壞、水土流失等環境問題日益凸顯。專家分析認為:我國亟需建立健全小水電建設環境保護管理體系,在流域開發規劃中全面引入環境影響評價制度,遏制流域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
小水電“大開發”引發生態危機
作為水能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建成小水電站4萬多座,遍及全國31個省的1600多個縣市區。但近年來各地紛紛上馬的小水電項目,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也直接引發了眾多環境、社會問題。
記者發現,由于小水電大多為引水式開發,一些小水電站在規劃建設中,未考慮生態用水和下泄生態流量,缺乏相應的泄水建筑物和合理的調度方案,導致壩下出現脫、減水河段,造成河槽裸露,河床干涸,山區河流水生生態系統受到毀滅性破壞。據國家環保總局調查,四川省石棉縣小水河,全長34公里的河道兩岸,已建和在建的水電站達17座之多,平均兩公里一座,結果河水被大量引走后,地表水基本斷流,河床大面積干涸,部分與河段相連的山體開始出現滑坡;岷江右岸一級支流雜古腦河,已建和在建的5個電站大量引水后,使60公里長的河道成為時段性脫減水河段。
國家環保總局環評中心研究員陳凱麒介紹,在西部一些干旱、半干旱地區、生態脆弱地區,不合理的小水電開發加劇了區域水資源失衡,導致河道斷流、河口湖口萎縮、草場退化、沙漠化加劇,引發河道沿岸生活用水和工農業用水矛盾。而在偏遠山區,小水電開水常常引起地表植被的破壞和侵蝕,引發嚴重的水土流失問題。
另外,一些小水電項目修建的永久性攔河大壩阻隔河道,在大壩上下游形成不同的水生生態系統,阻斷洄游性水生動物通道,淹沒產卵場,使水生生物物種、珍稀瀕危物種及土著特有物種快速消亡。還有一些小水電修建有調蓄能力較大的水庫,水溫分層現象明顯,對庫區周圍生態特別是魚類繁殖和農作物生長產生長期不利影響。
小水電“大開發”凸顯三大管理“痼疾”
國家環保總局及長江水利委員會專家認為,小水電開發項目對區域和生態環境的影響通常是多方面、多層次、長期性和不可逆的,近年來頻繁出現的環境問題暴露出小水電開發管理中的三大問題:
一是規劃滯后,環評缺失。目前各地上馬小水電項目時編制流域開發規劃的寥寥無幾,即使制訂了規劃往往也沒有統籌考慮發電、生態保護等眾多目標,造成對小流域的過度無序開發,超過流域生態環境承載極限。
二是開發權混亂,項目審批不嚴。近幾年來不按程序報批,無立項、無設計、無驗收、無管理的“四無”水電站明顯增多,根據水利部最近的清查,全國共有“四無”小水電站達3000多座。由于國家沒有明確各級政府對小水電開發的管理權限,客觀造成各地小水電開發權管理混亂。
三是監管缺位,違法普遍。一些小水電建設存在“邊建邊報”、“未批先建”的違法現象,一些新編的中小河流水電規劃未規定進行環評;一些小水電項目雖已辦理項目環評手續,但是污染防治設施和生態保護措施未能與主體工程同時建設和落實;小水電建設項目只有少數業主單位設有環保機構和專(兼)職人員,給工程環境管理帶來困難和阻礙。
小水電大開發:規劃環評需先行
針對小水電大開發中出現種種環境問題,有關專家建議,把環境生態目標納入小水電開發的總體目標中,讓流域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提前介入,實現經濟和生態的協調發展。
首先,小水電開發前必須做好流域規劃。長江委水保局原局長翁立達認為,流域開發通常涉及不同的行政區域,不僅要考慮資源開發布局、規模、方式及開發時序等技術經濟問題,還要考慮流域和區域的生態保護建設需求。在進行水電開發時必須明確,河流規劃是水電開發建設的主要基礎和前提,水電開發未制定流域規劃,或規劃未獲批準的,一律不得進行水電開發建設。
其次,在進行流域規劃時,應讓規劃環評提早介入。長江水資源保護科研所總工蔣固政分析,我國目前進行的水電開發環境評價,主要集中在項目層次。在流域規劃層面的環境評價,無論是管理制度還是技術與方法,都遠不能適應當前流域開發的現狀。單個工程對流域范圍生態環境影響是有限的。即使像三峽工程那樣規模的水電項目,也不會造成長江流域任何一個物種的滅絕,但如果全長江流域干支流都興建水電站,梯級開發的疊加效應,卻會對魚類資源等生態環境帶來毀滅性的影響。因此,環境評價必須從流域開發總體規劃的層面上進行,并且必須早期介入,將管理點前移,在項目決策前的規劃階段,就將生態環境保護納入流域開發目標體系中。
再次,盡快制定和實施生態補償機制。國家環保總局環評中心陳凱麒等認為,小水電建成后,表面上運行成本低,實際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的。因此,國家應盡快制定和實施生態補償機制,在電站發電效益中提留一部分資金,用于長期生態補償和保護。同時,小水電資源開發權出讓金也必須專款專用,充分考慮到移民生產生活條件和當地生態環境的改善,使國家政策真正惠及“三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