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政策信號集中爆發 七大政策危機將影響未來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22日 13:22 中國經營報 | |||||||||
作者:金豐杰 藥品降價風暴襲后,國家發改委又發布了將繼續進行一系列藥價管理政策的信號,醫藥政策信號不僅在一個短時間內集中爆發,還將持續影響2006年及以后的日子。 Top1
危機:2006年藥監部門將重拳整治“一藥多名”。 背景:近年來,“一藥多名”的現象比較多見。有的藥被不同的廠家換一個商品名,換一個包裝,價格就漲了上去。1月12日,全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工作會議提出,針對這種現象,國家藥監部門將逐步擴大限制仿制藥使用商品名藥品的范圍,今后仿制藥將不能隨意變換商品名。 點評:“一藥多名”是企業操作不規范和政府監管部門工作不系統、不科學共同造就的結果。這種現象不僅讓患者多花了冤枉錢,也給藥品的安全使用留下了隱患。整治、規范勢在必行。 Top2 危機:藥品分類管理工作穩步推進,產品銷售有下降風險。 背景:藥品分類管理工作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簡稱SFDA)一直努力推行的工作。2005年12月1日,SFDA公布藥品零售企業不得經營憑處方銷售藥品的名單:規定注射液、腫瘤治療藥等11類藥品必須憑處方銷售,麻醉藥品、終止妊娠藥品等8類藥品零售藥店不得經營。 點評:早在幾年前,SFDA就明確“到2006年1月1日,基本實現分類管理”。但由于現行醫療補償制度以及醫療改革的緩慢進程,一旦嚴格實行藥品分類管理制度,零售藥店即面臨“無處方來源”,基本上“無藥可賣”的境地。因此,SFDA最近公布的“限售”名單,仍可認定為推進藥品分類管理的階段性目標。但SFDA推進藥品分類管理的決心很大,很有可能還將繼續擴大“限售”名單。因為,藥品分類管理是衡量一個國家藥品監管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 Top3 危機:藥品降價風暴在2006年還將繼續。 背景:去年10月份,國家進行了第17次大幅度的藥品降價。隨后,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透露:“我們將繼續分期分批降低藥品價格,降到老百姓說不貴為止。近期還要將對一批藥品實行降價。” 點評:藥品降價已經成為國內部分藥企利潤大幅下滑的一個重要因素。部分國有骨干藥企,如華北制藥、魯抗醫藥、上海醫藥都出現了利潤大幅縮水,甚至部分企業已經陷入虧損境地。毫無疑問,國家發改委繼續高舉降價的“大棒”,不可避免地將再次把部分“不幸”企業帶入困難境地;到底要降哪一類別的產品,這是留給2006年的一個懸念。 Top4 危機:藥品零售包裝須標注出廠價和零售價。 背景:國家發改委主張在藥品零售包裝上標注出廠價和零售價,以促使藥品價格透明化。第一步,首先從維生素產品開始試點。 點評:此方案設計是想暴露藥品出廠價和零售價的價格空間,起到公眾輿論監督的作用。但藥企普遍對此反映強烈,他們認為出廠價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現在已經基本棄之不用,而更多地采用“供應價”、“批發價”等名稱。但如以“供應價”和“批發價”印刷在包裝盒上,則無法取得監督的作用,因為“供應價”、“批發價”基本上都是按照零售價倒推出來的,兩者實際上是一個價格。 Top5 危機:非處方藥的定價權下放到各省發改委,同時把國內劃分為西南、華中、東北等6大藥品價格區。 背景:非處方藥的定價權下放到各省發改委是一種事權劃分。6大區域各自施行政府指導價,有利于各地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合適的藥品價格。 點評:藥企與發改委好似已經相互站到了各自的對立面,發改委的具體政策還未出臺,已經聽到了藥企反對的聲音。藥企擔心,6個大區實行不同的價格,將使同一產品具有6個不同的價格,市場躥貨將不可避免地發生。對藥企而言,市場價格控制難度加大,這是最堂而皇之的理由。藥企沒辦法說出的是,國內企業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同一品種都有幾十家、上百家企業生產,一旦價格沒有定好,將在市場競爭中處于被動。此外,同一品種在各省定價,將毫無疑問地增大企業的負擔。 Top6 危機:保健食品注冊申請的技術要求提高。 背景:《保健食品注冊管理辦法(試行)》施行,保健食品注冊要求大大提高,實行“藥品式”管理。 點評:管理要求的提高,是一次強制性的產業升級行為,將不可避免地淘汰部分保健食品生產廠家。生產廠家的生存門檻提高的同時,也攤薄了利潤。 Top7 危機:虛假醫藥廣告受到打擊。 背景:醫藥廣告的違法問題已經成為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問題。數據表明,違法發布藥品廣告的問題已經十分嚴重。 點評:SFDA和國家工商局不僅已經開始下工夫整治虛假的、不實的廣告宣傳,并且還定期發布《廣告違法名單》,普通消費者一旦得知哪些企業上了該《名單》,很有可能不明就里地將該企業品牌和產品質量都統統貼上“不信任”的標簽。這對于藥企而言,風險巨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