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出臺液化氣限價措施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18日 02:56 第一財經日報 | |||||||||||
專家認為,解決氣荒關鍵在于盡快推行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 本報記者 許金晶 發自北京 針對廣東等華南地區液化氣(全稱“液化石油氣”,LPG)供應緊張和價格大漲的現象,國家發改委16日晚在其網站上發布通知,明令液化氣生產企業不得擅自提高價格;并要求各
由于液化氣是煉油過程的副產品,液化氣價格與成品油價格直接相關,因此發改委在通知中明確指出有關液化氣生產企業要認真執行國家關于液化氣出廠價格的政策,按照與汽油保持1:0.83~1:0.92的比價關系確定出廠價格,不得擅自提高價格。中石油、中石化兩公司要督促所屬液化氣生產企業對照國家政策,主動自查自糾。 對放開液化氣銷售價格的地區,發改委要求,要制定液化氣價格上漲應急預案,當價格發生異常波動時,要及時介入,依法進行臨時價格干預,采取控制流通環節差價率、規定最高限價、實行提價申報、調價備案制度等措施,穩定市場價格。 中石油煉油與銷售分公司總經理藺愛國昨日接到記者電話時表示正在開會,不方便接受采訪,而中石化相關人士的電話一直處于無人接聽狀態。 據記者了解,目前國內液化氣1/3依靠國外進口,而廣東地區的液化氣進口比例更高達80%。今年1月份國際液化氣進口到岸成本價已達6300元/噸至6500元/噸,而根據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國內不少液化氣生產廠商的液化氣出廠價都仍在5000多元/噸,與國外相比倒掛明顯。 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王震認為,正是國內外液化氣價格的嚴重倒掛才是造成氣荒的根本原因,一方面國內廠商如果不漲價,只能處于虧損狀態,另一方面由于國際液化氣價格相比國內明顯要高,進口商又不愿意多進口,造成氣荒延續。 王震表示,短期來看,發改委的這一措施確實可以達到平抑價格、確保春節用氣的效果,但如果國內外液化氣價格倒掛的現象不改變,氣荒的現象就還會再三出現。因此加快成品油定價機制的改革步伐才是解決氣荒問題的長遠之計。 有媒體報道稱,國家能源辦在去年12月底完成了一份關于對成品油定價形成機制改革的一攬子建議的報告,希望用一種糾正型漸進式的方式完成對中國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的改革。它的基本思路是,依然參照新加坡、鹿特丹和紐約三地成品油價格加權平均價格,但采價期的計算方式將目前的“一個月跟蹤法”改為“兩周跟蹤法”,而后發展到逐日計算成品油價格,從“滯后定價”逐漸過渡到“實時定價”,盡可能反映國際市場油價的同步變化。 而王震表示,這次華南氣荒的出現,有望使成品油定價機制的改革更快進入實質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