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打破電網公司和發電企業多年來統購統銷、電網企業決定電價走勢的局面
本報記者 王佑 發自上海
昨天,《第一財經日報》從華東電網有限公司獨家獲悉,華東四省一市(包括江蘇、浙江、福建、安徽及上海)將于今年4月1日開始,就電力競價上網進行試運行。這是繼東北地
區之后,國內第二個進行上網電價改革的區域。
電力競價上網制度的出爐,將打破電網公司和發電企業多年來統購統銷、電網企業決定電價走勢的局面,發電企業一天一競價后,不僅可跨省供電,同時也面臨不中標的可能。這是繼煤電聯動之后力度最大的一次電力價格體系變革。
交易方式:“日前競價”
自2004年6月起,華東地區的電網公司和各發電企業實行上網模擬競價。2004年5月至2005年10月為月度競價模擬;2005年10月至今為市場綜合模擬(即月度報價和日前報價)同步進行。預計2006年第二季度初,將進行市場試運行。
根據《華東電力市場運營規則(試行)》的相關細則,凡是擁有單機額定容量100兆瓦及以上常規燃煤機組的發電廠,都需要參加本次的競價上網模擬運行和試運行。由于是燃煤機組參與競價,因此,大部分以煤炭為原材料的火電企業也將迎來價格破局的曙光。
“月度競價”為雙向競價,即電網企業和發電企業都會報出自己的價格,雙方價格的交叉點就是購買電量的交付價。而“日前競價”為電廠單一報價,電網公司報用電需求,實行一天一競價。即每天6~10時電廠報價,16時30分電力公司公布第二天的發電中標價及中標量。
華東電網公司下屬的華東電力調度交易中心副主任楊立兵告訴《第一財經日報》,本次試運行將采取“日前全電量報價”模式,即以發電企業機組為單位,根據次日用電預計申報次日每15分鐘96個間隔時間段的報價。而電網公司則依據購電最小化原則,由低向高選擇發電機組,直至滿足全網負荷需求。在考慮全網的發用電平衡和電網的阻塞情況后,制定次日的發用電計劃。“簡單地說,就是發電企業在日前申報次日每15分鐘的發電容量及相應價格。電網企業從中選擇滿足條件的機組,最后一臺被選中的機組價格決定全網市場價格,其他低于這個機組報價的機組,也將一同中標。所有的中標機組,將享受最高機組的報價。”
報價模式:單一制
在實行競價上網前,國內發電企業和電網公司是采取購售電合同的形式結算價格的。購、售電合同分為兩種,簽訂3到5年的長期合同或者年度合同。后者會把一年的電價和電量寫明。如果某省電網的電量不夠,將通過省與省之間的網間貿易進行。“電廠不會跨省直接將電銷售給電網公司。”國電集團某一家發電廠的內部人士表示。
而實行競價上網后,將改變以前這種傳統的統包分配電價和電量的銷售模式。電廠不僅可以跨省直接向電網公司報出每臺機組的發電量和發電價格,同時也將面臨不中標的可能性。
相比東北地區,華東地區并沒有實行“二步制電價”。二步制電價是將電價分成容量電價和電量電價,其中容量電價由政府制定,電量電價由市場競爭形成。
華東電力市場所采取的是單一制部分電量競價模式,即一部分電量價由市場競爭形成,另一部分電量價執行政府定價。具體做法是:發電機組年度生產計劃的10%上網電量由市場競爭定價,另90%電量按政府定價或網間交易合同執行。
為使競價之后的電價更加有序,此次競價上網還規定了價格上限,即471元/兆瓦時。
國電集團某發電廠上述人士稱,這種購、售電方式將一定程度上改變電網企業決定電價走勢的局面。“數百臺機組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同一個時段,誰的價格更符合市場需求,誰就將勝出。”
河北當地的一家電力企業副總經理蔡先生表示,從長遠來看競價上網對發電企業而言是件好事,“關鍵是這個規則是否完善,參與競價的發電和電網公司是否都能各取所需。”
國內的電力競價上網剛剛起步,目前還存在著諸多問題。昨天,記者從一家電力企業了解到,今年東北地區的競價上網試運行暫時擱置。國家電監會價格與財務監管部處長黃少中曾表示,上網電價不具有壟斷性。由于建立電力市場不可能一步就到位,要逐步、循序漸進地實施這個目標。去年11月21日,南方電網競價上網模擬運行正式啟動。黃少中透露,2006年華中、西北、華北地區都將進入模擬運行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