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耀銘
近幾年,高校人才流動是教育系統最引人注目的現象之一。盡管人們對此議論紛紛,但總的來看是成功的,效果是好的,也是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客觀上促進了高校之間的良性競爭,也促進了高校的科研與教學。相對于高校,其他科研院所及相關部門比較穩定,計劃經濟的色彩更濃。但近來這種狀況有所改變,比如社科院系統正在醞釀改革。影響所及,
最近期刊界也在逐漸發生了些許變化,一些高校學報開始從社科學刊中引進高水平辦刊人才。比如《中國社會科學》一位資深的高水平編輯就被清華大學引進來辦學報了。
無論在高校還是在研究部門,在現行體制下編輯都是邊緣人員。在社科院,編輯待遇低于研究人員,他們申請課題很難;在高校,編輯待遇低于教師,因為他們一般不承擔教學任務。而實際上,編輯付出的勞動絕不比研究人員或教師少,但由于他們勢單力薄,人微言輕,待遇狀況很難改善。因此,編輯部留住人才較難,法律、經濟、外語等熱門專業更是如此,長此以往導致編輯隊伍非常不穩定,青黃不接。
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們要對學術期刊進行反思,就必須把學術期刊放在中國整個哲學社會科學學術生產體制中來進行考量和權衡,才能把握學術期刊在這一體制中所承擔的功能。哲學社會科學學術生產完成之后,必須借助相應的學術期刊,才能實現知識產品的社會化和公共化。在這一過程當中,學術期刊是展示學術水平和學術陣容的重要窗口,是引領學術研究方向和評價學術成果的重要標識,是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的重要橋梁,是發現和培養學術人才的重要園地,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一個單位的學術水平如何,除一些常見的學術指標外,其所承辦的學術期刊學術水平的高低是一個重要的方面。拿高校來說,學報就是這個學校的一扇窗口,是這個學校的名片,學校怎么重視都不過分。不過,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高校學報水平始終難以提高,更難以與社科院系統的雜志相抗衡。有人比喻說,中國社會科學院系統的期刊是精品“專賣店”,高校系統的期刊是“雜貨鋪”,此言雖有點刻薄,卻也道出了部分事實真相。不久前教育部實施名刊工程,在某種程度上推進了高校學報工作的開展,提升了一些高校學報的學術水平,但從整體上看學報還有差距,其中編輯人才的缺乏和不被重視是一個重要的方面。
為了想方設法提高學術水平,有的期刊專門請名學者名教授當主編或專欄特約主持人,投入大筆資金,但從實際效果看大多沒有取得預期的成效。因為學術期刊有其自身的規律和特點,不是靠幾個名教授或靠金錢就能辦好的。不少人終于意識到,編輯是一種特殊的人才,辦好期刊需要高水平的編輯,尤其需要高水平的主編。在這種情況下,高水平編輯人才的流動應該是非常正常的現象,是市場經濟規律在期刊界遲到的反映。我估計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的高水平的編輯人員流動,形成一種良性的互動,從而提高我國學術期刊的整體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