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海洋環境質量和災害年度公報——
-大部分海灣、河口、濱海濕地等生態系統處于亞健康或不健康狀態
-去年發生海洋災害176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32.4億元
本報北京1月11日訊 記者廖文根報道:國家海洋局日前公布的2005年中國海洋環境質量公報和2005年中國海洋災害公報顯示,我國海域總體污染狀況仍未好轉;去年我國海洋災害直接經濟損失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一年。
公報顯示,2005年,我國海域總體污染狀況仍未好轉,近岸海域污染形勢依然嚴峻。近岸海域貝類體內的污染物殘留水平依然較高。據介紹,在監測的507個入海排污口中,超標排放的占84%,排污口臨近海域水質達不到海洋功能區的水質要求,部分排污口臨近海域環境污染嚴重,河流攜帶入海的污染物量居高不下。2005年,陸源排海污水總量超過317億噸,比2000年增加約96億噸。近海大部分海域為清潔海域,遠海海域水質保持良好狀態。
公報還顯示,我國近岸海域生態系統健康狀況惡化的趨勢尚未得到緩解,大部分海灣、河口、濱海濕地等生態系統仍處于亞健康或不健康狀態,主要表現在水體富營養化、河口產卵場退化等。
另外,我國目前仍處于赤潮高發期,2005年有毒藻類引發的赤潮次數和面積大幅增加,全海域共發生赤潮82次。赤潮多發區主要集中在東海及渤海海域。
海洋災害公報顯示,2005年,我國海洋災害頻發,共發生風暴潮、赤潮等海洋災害176次,沿海1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全部受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32.4億元,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的一年。據介紹,由于各級海洋預報部門及時準確地發布風暴潮預警報,各級政府及時有效應對,風暴潮所造成的人員傷亡較少。
《人民日報》 (2006年01月12日 第五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