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徐慶成 實習生 鄭家燕
2005年第四季度,在南寧、柳州、桂林等7個市,自治區工商行政管理局對蜂蜜質量進行抽檢,結果顯示,41個樣品中合格率僅為48.8%,五成以上質量指標不合格。1月5日,記者從廣西質量技術監督局獲悉,新的《蜂蜜》(GB187962005)國家強制性標準,將從今年3月1日起正式執行。按新國標要求,添加糖類、淀粉類、防腐劑等物質的蜂蜜將被視為冒牌貨,
蜂蜜產品不能亂起名了。
新標準:叫蜂蜜必須全是“蜜”
廣西質監局標準化處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與以前的推薦性標準相比,新的《蜂蜜》國家標準最大的亮點就是,對蜂蜜或蜜名稱突出真實性要求。按新標準,蜂蜜中不得添加或混入任何淀粉類、糖類、代糖類物質,不得添加或混入任何防腐劑、澄清劑、增稠劑等異物。如果在蜂蜜中添加其他礦物、生物或其提取物、分泌物、工業生產物質,不應以“蜂蜜”或“蜜”作為產品名稱或名稱主詞。
“蜂蜜標志不能用‘兒童蜜’、‘老人蜜’、‘健身蜜’等含糊不清的標注誤導消費者了。”該負責人表示,新標準執行后,蜂蜜制品的命名必須按照國家《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規定,“蜂蜜”或“蜜”字號不得大于其他字樣字號,必須在產品包裝的主要展示面上緊鄰產品名稱的位置,使用不小于產品名稱字號的漢字醒目標注蜂蜜含量。同時,不得以帶保健功能的如“健身蜜”、“保健蜂蜜”等模糊性的名稱標注。
記者調查:蜂蜜標注五花八門
目前,南寧市場上出售的蜂蜜情況如何?記者1月5日走訪了南寧市部分大型超市。結果發現,各蜂蜜生產企業在產品標準的標注上各行其道,五花八門。
記者查看了10多個蜂蜜品牌包裝上的說明后發現,幾乎所有品牌都標榜自己是“純正蜂蜜”,只有兩種品牌的蜂蜜在其配料中標明“蜂蜜、果糖”,“蜂蜜、高麥芽糖”。細看一部分“純正蜂蜜”的產品說明時,卻見其寫著“經現代科學工藝加工而成”。而蜂蜜是天然物質,經過化學工藝加工的,只能稱為“蜂蜜制品”。
記者還發現,在對“配料”的稱呼上,各企業也都有一套,有的叫成分,有的叫配料。如上海一家企業生產的純凈蜂蜜,配料成分標注為“純凈蜂蜜”,就與即將執行的新標準不符。正在某超市選購蜂蜜的李女士告訴記者,她聽說凡是添加了其他物質的蜂蜜都不算合格產品,可從產品的包裝說明上根本看不出個所以然來,無法辨認蜂蜜“純正”與否。
市場動態:收購價上升 零售價反跌
中國養蜂學會理事、南寧某蜜蜂養殖場董事長楊傳全告訴記者,目前國內蜜蜂的收購價正在逐步上漲。以前,蜂蜜的收購價徘徊在5000~7000元/噸之間,如今已上漲到8000~1.1萬元/噸,漲幅達到20%左右。
蜂蜜收購價上漲,按理說其零售價也應該“水漲船高”,可記者在南寧市場了解到,大部分品牌的蜂蜜零售價卻“降”聲一片。1月5日,記者在南寧百貨大樓超市食品區內看到,某品牌旗下5個品種的蜂蜜打出了“買一送一”的降價牌。在另一超市,也有兩個品牌的蜂蜜正在搞降價促銷。其中,1000g裝的“濃縮型”蜂蜜從16.5元的原價降到9.9元,降幅達40%,降價原因一欄則寫著:成本降低。1月9日晚,記者在民族大道一大型超市蜂蜜專賣區看到,有的蜂蜜降幅達到50%。部分蜂蜜低價促銷真的是因為成本降低嗎?一位業內人士認為,新的《蜂蜜》標準出臺,意味著一部分達不到標準的“作坊”式蜂蜜生產企業將要出局,其產品將被迫“下柜”,所以有可能是部分企業試圖趕在新標準執行之前,將不符合新標準的蜂蜜拋售。
業內人士:蜂蜜市場前景看好
對于即將執行的新標準,業內人士認為,蜂蜜市場前景看好,真蜂蜜的需求量會大大增長,蜂蜜原料的收購價和零售價都會有一定漲幅。業內人士認為,《蜂蜜》新標準有利于解決目前蜂蜜產品生產企業存在的企業標準水平低、產品名稱混亂、標識標注不規范等問題,冒牌假蜂蜜將被清出市場,消費者可以買到真正的蜂蜜。“真蜂蜜將會迎來新的商機,估計廣西市場會有超過30%的增長空間。”
據了解,近幾年蜂蜜造假形勢日益嚴重。有的是在蜂蜜中加入飴糖、果葡糖漿等,有的干脆就在這些糖類產品中添加色素、香精、增稠劑等物質后冒充蜂蜜銷售。一位養蜂人告訴記者,真蜂蜜有一定濁色,結晶后一般不易再次融化;而不純的蜂蜜一般不結晶,結晶后易融化。而且真蜂蜜在色澤上不如假蜂蜜順眼,消費者容易被賣相好的假蜂蜜“迷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