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動態 > 正文
 

北藥博奧合資破裂背后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08日 17:03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陳楫寶 北京報道

  經過長達半年的控制權公開化之爭,萬東醫療(600055.SH)大股東最終重回北京醫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北京醫藥)懷抱,出局者為北京博奧生物芯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博奧生物)。

  “這是必然的結局,除此之外沒有其他途徑。”萬東醫療獨立董事楊若寒對本報記者表示。

  從合資到分手

  2005年12月30日中午,北京醫藥與博奧生物簽署《諒解備忘錄》,雙方一致同意停止執行2002年簽署的有關重組協議,2006年1月1日起,博奧公司對萬東醫療的實際控制權轉由北京醫藥行使。由雙方成立工作組,爭取于2006年一季度內就重組事宜,達成一致方案并簽署相關協議。

  “解除合作,原因在于要體現國家意志,即要求對國有資產進行保值增值,對分期付款收購不認可。”楊若寒說。

  2002年2月28日,博奧公司與萬東公司的大股東、實際控制人北京醫藥集團正式簽署了《重組北京萬東醫療裝備公司的協議書》,變身為萬東醫療的控股股東。

  導致博奧出局的,表面原因是博奧沒有一次性付清收購款項。

  根據三年前《重組北京萬東醫療裝備公司的協議書》,雙方約定,北京醫藥集團以萬東公司經評估的經營性凈資產共計21221.41萬元,沖減重組預留費用15423.21萬元后的5798.20萬元中的5185萬元向博奧公司出資,并取得博奧公司8.1%的股權,剩余613.20萬元由博奧公司在協議簽署后一個月及一年內分兩次付清。根據協議書,重組完成后,萬東公司依法取消法人資格,博奧公司將繼續持有萬東醫療64.86%的股份。

  2002年7月9日,博奧公司與北京醫藥集團簽署《重組北京萬東醫療裝備公司的協議書之補充協議書》。

  當時規定,博奧公司可以在12年內分期向實業公司支付重組預留費用,并以其所持的萬東醫療部分股權質押作為保證。

  但是,這項協議,在后來成立的國資委面前并不具有效力。根據國資委出臺的《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轉讓企業國有產權,轉讓價款原則上應當一次性付清。采取分期付款方式的,受讓方首期付款不得低于總價款的30%,付款期限不得超過1年。

  楊若寒稱,依據重組協議,在重組協議生效之日起,博奧公司受讓萬東公司資產將導致其對外投資額超過其公司凈資產的50%。這違反了《公司法》的強制性規定。

  因此,大股東過戶遲遲沒有被國資委批準。因而影響了萬東醫療股改和再融資。2005年上半年,抵制博奧生物繼續控制萬東醫療運動,在萬東醫療管理層、獨立董事和職工代表大會等之間相繼展開。

  贏利模式難題

  “博奧從萬東醫療出局,將對國內生物產業化信心產生負面影響。”著名生物戰略專家謝石相指出,主要影響是在投行方面,對于依靠高投入來維持發展的生物技術領域而言,投行態度很關鍵。

  博奧公司是中國生物芯片產業的一面旗幟。

  2000年2月29日,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博導程京博士應邀在中南海為國務院辦公廳舉辦的第十次科技講座匯報時曾提出“發展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芯片技術”的建議。國家隨即提出生物芯片戰略性產業化計劃。

  在此背景下,程京博士領銜,由清華控股有限公司等四家股東共同出資,組建成立了北京博奧生物芯片有限責任公司暨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002年本報記者調查時,博奧公司總注冊資本已達3.46億元人民幣。

  同時,由于爭取到“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中心”牌子,國家科技部對其投資了不少于2億元研究經費。北京博奧在生物芯片領域被公認為是國內最好的企業之一。2002年6月,美國《財富》雜志將其評為全球最值得關注的公司之一。

  博奧生物入主萬東醫療一度被市場寄予厚望。不過,當年有參與談判的人士對本報記者直言,萬東醫療曾以“與博奧門不當戶不對”為由拒絕重組,最終北京市有關高層一錘定音。協議在北京市人民政府會議室簽署。

  但據萬東方面消息,迄今為止,最為人看好的所謂高技術產業化始終未在萬東醫療得以實現。

  而博奧生物也一直虧損。據了解,自2004年10月向美國出口第一臺激光共焦掃描儀起,目前博奧公司每年主營業務收入不過1000萬元,每年虧損卻超過千萬,而萬東醫療2004年營業收入達到4.8億元,凈利潤3200萬元,讓虧損公司重組一家贏利情況良好的上市公司此前尚無先例。

  謝石相稱,生物制藥產業贏利需要時間,更需要投資方耐心,這是該行業的特性。他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生物制藥領域目前贏利模式很單一,成為投行業詬病的主要因素。在美國,生物領域企業產品本身可能并不掙錢,但是他們有成熟的贏利模式,比如專業型生物技術公司除產品銷售收入外,還享受授權收入,與大公司間的協議研發收入,另外通過資本運營比如上市來獲得收入,實際上,“后三種贏利模式成為生物技術公司的主要贏利模式”。

  博奧的問題就在這里:至今沒有擺脫僅靠產品營收的模式。

  浩天投資有限公司總裁曾志強說,目前在美國納斯達克尚無一只中國生物技術概念股,而目前縱橫于納市的美國生物技術股,數量多達幾百家。像美國基因類泰克公司在市場銷售上基本不贏利,每個季度甚至虧損600多萬美元,而股價依然達到100多美元。

  謝石相說,希望博奧出局事件很快過去,畢竟,博奧生物在生物芯片領域獲得眾多國內外專利,與國際上最先進的國家也幾乎不存在多少差距,2004年美國《財富》就認為“博奧已經成為中國第一個世界水平的生物公司”,像這樣的公司“產業化的春天肯定會到來,只是時間問題”。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