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常怡 肖可北京報道
在經歷了兩年的精心籌劃后,一直霸守廣州的中國三大航空公司之一的南方航空終于在2006年到來之前登陸北京,成為國內首家在北京開分公司的航空公司。民航總局讓三大航空各自圈地的政策被南航徹底打破,而隨之開始的則是南航經營戰略的重大轉型。
壟斷打破 南航轉型
“這塊肥肉終于吃到嘴里了。”北京分公司成立后,一位南航員工這樣向記者感嘆。
2002年,國家民航總局為了整頓國內混亂的航空市場,確保三大航空公司各自的利益,在推出重點工程“樞紐工程”的同時也明文規定,凡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地未設基地的航空公司,一律停止經營三地始發的航線航班。
這一規定使得三大航空集團國航、東航、南航在各自的基地航空市場擁有了壟斷優勢,也使得三家航空公司只限于原地發展,減少了航空公司之間競爭的機會。然而,在市場化的大趨勢下,壟斷政策開始逐漸瓦解。2004年下半年,民航總局開始批準航空公司在北京、上海、廣州建立基地分公司的權利。2005年7月,地方航空公司深圳航空首先在廣州建立了基地,而國航也獲準在廣州、上海建立基地。而北京則被視為政策的最后碉堡。
“北京在大三角中的布局是貫通南北、連通東西的。”南航股份公司總經理司獻民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北京分公司的成立是我們戰略轉型的重要標志,將徹底改變南航的布局,使南航由線性航空公司向網絡航空公司轉變。只有廣州一個樞紐,南航是不可能實現網絡化的。”
“南航需要變。”南航股份董事長劉紹勇認為,“根據世界航空公司發展的分類,結合南航實情,我們選擇了規模網絡型為今后主導方向。全力整合內部資源,由以前的擴張占地盤變為占市場。”
據悉,為了轉型南航放棄了參與深航股權拍賣,以營銷為主切入點,打破原有的營銷體系,組建營銷委員會,把市場營銷和結算部門捆綁,推進垂直化、扁平化管理。
正是由于北京對于南航的重要意義,南航對北京基地的投資高達10.9億元人民幣。其剛剛購買的世界上最大、最豪華的飛機空客A380也將在2007年投放北京市場。
競爭將帶來什么?
南航是目前擁有最多國內網絡、航線的航空公司,它的強勢進入會為北京航空市場帶來什么呢?
“我們將把更高品質的航空服務帶到北京。”南航股份總經理司獻民告訴記者,“航空業本身就是服務行業。”
對于價格,司獻民則表示南航進京不愿意打價格戰,“現在業內已經是高油價低票價的競爭了,這是很不理智的,也并不是完全按照市場競爭操作的。”
據悉,2005年全年,雖然油價飛漲,但國內機票價格卻一直走低。元旦前夕,北京到深圳的機票價格只有340元,而北京至深圳的火車硬臥票價都達到467元,高出機票價格。
“我們希望與國內航空公司合作,共同發展,尤其在北京市場,實現共贏。”司獻民強調。他認為要停止票價的不理性競爭,使航空公司獲得正常的利潤,一要靠業內的自覺意識,二還是要依靠政府調控。
中國民航管理干部學院航空運輸市場研究所所長田靜認為,北京屬于國內航空市場中相對成熟的市場,競爭并不會直接體現在價格上,因為北京集中著大量的商務旅客和國際旅客,而這部分人群更重視服務。
據悉,目前南航在北京的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1/5。2005年,南航運送北京進出港旅客900萬人次,預計全年始發收入可達40億元人民幣,占南航收入的10%左右,僅次于廣州總部基地。
競爭的到來,已經使北京的航空市場發生了變化。
2005年12月31日,在南航成立北京基地一周后,記者在一架由重慶飛往北京的國航班機上睡著了,當記者掙開眼睛時發現,一張淺黃色小飛機形狀的便條顯眼地貼在面前的小桌板上方,上面用英文、中文、日文、韓文寫著:“親愛的旅客,您休息得好嗎?請不要擔心錯過了我們的餐食時間,直到飛機降落前我們都會為您服務……”已經成為國航知音卡銀卡會員的記者首次在北京航班上得到這樣的服務,這就是良性競爭為我們帶來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