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訂制搜索偶像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04日 15:19 《英才》 | |||||||||
搜索新貴如何預購未來 文·本刊記者 王穎 “你們這批畢業生正好碰上一個好時機。”應聘現場,阿里巴巴首席技術官吳炯面對臺下北京各大高校四五百名應屆畢業生高呼。
畢業生們的好時機,也就意味著企業間爭奪人才的競爭加劇。在雅虎中國首場招聘會現場,隱約地感覺到一場人才“搜索”大戰正在展開。 人才搜索大戰開打 一個周末的下午,四五百名通過“海選”的大學生們早早地來到會場。“有些同學可能沒來得及吃午飯,我們在門口準備了漢堡,請自行領取。”雅虎中國的一位工作人員說。 隨即,一個個大學生魚貫而出,回來的時候每個人手上多了一個熱乎乎的漢堡。宣講會隨后開始。 阿里巴巴人力資源副總裁鄧康明、吳炯等一一登場。言語或激情澎湃,或樸實無華,但針對性都較強。 吳炯說,他認為只要求做最好的自己,這種標準太低,甚至算是廢話。而《做最好的自己》正是Google中國區總裁李開復最新出版的一本書。 馬云的演說則更為自我。“18個阿里巴巴的創始人,至今一個也沒有少”,“把錢投在人上的企業是值得信賴的企業”這樣極富煽情的話語隨處能聽到。 據悉,雅虎此次校園招聘,主要招聘搜索方面的技術人員,目標在50人,這和另兩家搜索巨頭Google和微軟的策略不謀而合。Google在中國招50人,微軟搜索業務2年在中國招100人,每年也是50人。 國內的搜索新貴百度手筆更大,一下子就要招200個技術人員,比前三家的總和還要多。百度的掌門人李彥宏甚至提出“人才有多少要多少”。 最早宣稱要招收“50名關門弟子”的李開復,更是走馬燈似的在3周之內足跡遍及哈爾濱、廣州、上海、武漢等8個城市的近20所高校,幾乎每天都是早上8點多起飛,奔赴另一個城市。 爭當青年學子心中的偶像 44歲的李開復一直在努力地做好“導師”的角色:他開設了“開復學生網”,并且長期堅持在線為中國學生解答學習、情感和職業等方面的問題。在網站上,還有李開復本人的生活照、接受媒體采訪的各種文章等。 到國內各大高校演講,早在李開復在微軟工作時就是一直在做的事情。李開復寫給國內大學生的五封信也曾經名噪一時,雖然有人認為他是作秀,但卻不能否認李開復長期塑造的導師形象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老師出身的馬云同樣很喜歡在大學里演講,事實上學英語的他每年會在全球10所大學發表演說。這個總是喜歡自嘲、有些美式幽默的杭州人,除了口才不錯外,卻沒有太多老師的“風范”。 在雅虎中國首場宣講會的現場,作為新東家的馬云身著一件橙色襯衣、白色背心,蹦著走上了演講臺。從外表上看,很難想象他已經41歲。 手勢豐富的他習慣于戴著麥克,演講起來如行云流水,主題是他的創業史。“如果馬云能夠創業成功,80%的年輕人也都能夠成功。”馬云似乎很多時候愿意成為青年學生的“試驗品”。 不過,他在字里行間透露的是這樣一個信息:與競爭對手相比,雅虎中國給出的價碼可能是相對較低的,但是只要努力地工作5年時間,獲得的報酬一定超過想象。 5年也許正是馬云下一個夢想的開始。不管他給的這個“期權”有多大的吸引力,現場的掌聲不斷卻是事實。 37歲的李彥宏是身價最高的一位,也最為年輕。但他卻是一位喜歡在院子里種瓜果蔬菜的年輕富豪,處事的風格也自然比較內斂甚至有些靦腆。 百度吸引學生眼球的核心詞之一是“自由”。穿著短褲、涼拖,就可以到百度公司上班,開會的時候沒有所謂的發言座位,誰先到誰先坐。 李彥宏有點像大學男生宿舍里的樓門長,吆喝著一幫兄弟一塊干一番事業。 比著一呼百應 面對激烈的競爭對手,以及供不應求的相關專業的學生,百度等公司已經將培養計劃從大一就開始滲透。 百度正準備在全國100多所知名院校建立“百度公社”,除了技術的交流,還請學生來試用百度新產品,并會定期舉行夏令營等活動。到校園里去招收實習生已經展開,并且沒有名額限制。 “我覺得招收實習生沒有太多實際的意義,并且給公司帶來的成本也很高。”馬云說,“不過,我們也在積極培養后備力量,但不會招收實習生,具體怎么做我不會去教李彥宏應該怎么做。 但開展各種技術比賽卻是大家共同的做法。 作為提前接觸其目標學生群的序曲,百度組織了首度“百度之星程序設計大賽”,吸引了來自全國300多所高校近4000名學生參加。 雅虎中國在今年每個宣講城市舉行一場筆試競賽,全國參賽者的前10名給予總共大約10萬元的獎勵,獲獎者不管是否加入雅虎中國,都將獲得相應獎金。 全球編程界知名的賽事“Google編程挑戰賽Code Jam”也正式登陸中國,只要年滿18歲的中國居民都可以報名參加。 面對一大堆優厚的條件,對學生們要求卻一再的被“寬限”。李彥宏表示,百度并不看重員工的年齡、性別、學歷、畢業院校以及工作背景。馬云笑言,有時候覺得“本科生挺好用的”,但首先需要誠信。 “不要求對語言、平臺的掌握而看重對算法的理解;看重潛力而不看重過去的成績;要相互尊重但不需要好好先生。”這是 Google招人的三個標準。 當這些知名公司的風云人物,通過各種方式吸引大學生們的眼球時,他們卻普遍顯得很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