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航空踉蹌起飛 人才成公司能否穩步發展動力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30日 02:09 第一財經日報 | |||||||||
本報記者 陳姍姍 發自上海 隨著下半年東部快線等民營航空陸續得到批復,2005年中國民營航空公司已經從2004年的3家增至14家,一個個民營老板對進入中國航空業的熱情空前高漲。 對中國的富豪們來說,資金并不是問題。籌建5個月的武漢東星航空公司就在上個月
而已經飛起來的民營航空春秋航空,用一架飛機在今年7月到10月,安全正常執行了436個航班,輸送旅客74552人次,平均客座率達到了95%,比全行業的平均客座率高出約30個百分點。99元到199元的超低票價,國有航空老大哥們壓得喘不過氣來。 民營航空帶來的改變,其實不只是價格,在民航總局的支持下,春秋航空還突破了諸多“禁錮”:自建銷售系統、離港系統,不提供免費餐飲等。 中國民航半個世紀的壟斷,已經因民營航空的誕生而被打破。然而,民營航空的翅膀,依然沉重。 國內的民營航空公司并不缺錢,缺的就是人才,尤其是管理人才和飛行人才。對頂級管理人才和飛行員的招攬能力,已經成為航空公司能否穩步向前發展的原動力。 更嚴重的是成本的壓力。國內航空公司的燃油供給由國內的中航油一家壟斷,燃油和航材的銷售價格還普遍高出國際的30%。 然而,民營航空依然可以看到未來的陽光。目前,奧凱航空與大韓航空公司、鷹聯航空與新加坡航空,都在進行著相關合資的密切接觸,民營航空在尋求更多資本的同時,也促使全球資本可能通過中國民營航空進入中國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