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為什么含甲醛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29日 14:41 財富時報 | |||||||||
2005年7月5日,一篇標題為《啤酒業早該禁用甲醛》的報道引起了廣泛關注。報道開頭引用了一名被稱為“啤酒研究工作者”的來信,信中指出,目前很多啤酒廠為了控制成本,用可疑致癌物甲醛充當穩定劑,并稱這是我國啤酒業的“行規”。 炒出來的故事
有關啤酒含有致癌物質甲醛的爭論這不是頭一次,從2003年起,每年夏季這個爭論都有輪回。不過,這次的爭論上升到了“風波”的層面上,而且大有被“國際化”的傾向:近日,有媒體報道稱95%的中國啤酒含有甲醛,使用甲醛作為穩定劑,韓日兩國對此做出強烈反應:韓國11日下令,要求有關方面緊急收回并檢測今年進口的中國啤酒,并計劃對所有從中國進口的啤酒進行甲醛含量檢測;日本相關部門也提出對從中國進口的啤酒進行甲醛含量檢測。 有貿易專家擔心,“韓日的做法會不會產生擴散效應,即其他東南亞國家和地區會不會效仿韓日,也禁止中國啤酒出口。” 記者為此采訪了幾家啤酒生產廠家,均認為“95%的國產啤酒含甲醛”的說法沒有根據。據青啤有關人士介紹,一些發達國家早有明文規定禁止使用甲醛,青啤從出口之日起,就采用國際通用的先進技術手段替代了甲醛,譬如采用了PVPP過濾法、硅藻吸附法、單寧酸沉淀法等,所有產品都符合國際標準。 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市場總監侯孝海強調說,啤酒在釀造過程中本身也會生成甲醛,在啤酒生產中添加甲醛做助劑與生產出的啤酒含有甲醛是兩回事,并沒有直接關系。 燕京啤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畢貴索也向記者表示,從2002年開始,燕京在生產過程中就沒有再使用過甲醛,目前中國啤酒生產工藝水平和控制能力一點也不比國外差。2003年,世界衛生組織在規定飲用水化學物質含量時,規定甲醛含量不能超過0.9毫克每升,而燕京啤酒甲醛含量目前不超過0.4毫克每升。 來自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的數據表明,中國啤酒產量2910萬千升,每年出口量約為15萬噸左右,出口比例僅占0.5%,而且中國啤酒主要出口美國和東南亞地區,韓、日市場數量極少。 食品安全是大事 在食品衛生安全的問題上,媒體和公眾總是不吝以最壞的“惡意”揣度一切。畢竟,食品安全關乎消費者生命健康。從冠生園陳餡月餅到埠陽假奶粉,從蘇丹紅事件到黑作坊里的哈根達斯,從“致癌牙膏”到今天的甲醛啤酒,凡是和嘴沾邊的物什,只要媒體稍微參與,總能激起千層浪。 然而,除非是有生命的代價,比如埠陽假奶粉事件,或者人人都有認知的常識,比如冠生園月餅餡的,公眾才可以通過媒體傳達的信息來辨別危害是否存在。否則,我們只能被媒體所傳達的信息搞得云山霧罩,虛實難辨。 啤酒甲醛風波,即是如此。 我們需要首先明確的問題是:在現如今生產工藝下,啤酒中到底能否含有甲醛?如果可以,那含有多少甲醛才是安全的?甲醛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危害程度到底有多少?再把目光放得長遠一些,同一產品,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要求程度不同,這場啤酒風波會不會引發啤酒廠商對出口啤酒一個標準,而在國內銷售又是一個標準呢? 可以肯定的是,啤酒并不是生活必需品,消費者們不自覺地參與了對國產啤酒甲醛問題的質疑中來,如果的確不存在某啤酒廠商為推廣其“無甲醛啤酒”。 大肆炒作的動機,那消費者質疑的目的只有一個:獲悉知情權。一個未必恰當的類比是,明知煙草有害健康,但鮮有公眾發問煙草產業,根本原因就是香煙的包裝上都有“吸煙有害健康”的標識。 雖然事后,質檢總局對啤酒含甲醛事件此展了開全力調查,并排除了含甲醛的傳言,但這滯后的行為還是無法彌補該風波的“警鐘”性質:媒體提供信息的參差不齊、消費者知情權的無視、啤酒產業可能遭受的重挫,這一切都源于政府質量監督工作被動,習慣事后“亡羊補牢”的工作思維,關鍵時刻又怎能在第一時間發出權威信息以正視聽呢?但愿這樣的警鐘不會敲得太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