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服務進入收費時代錢存在銀行不一定有賺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28日 21:03 中國產經新聞 | |||||||||
銀行服務進入收費時代錢存在銀行不一定有賺 撰稿 魏曉航 錢存在銀行一定是只賺不賠嗎?以往這樣一個類似于“1+1=2”的問題答案,現在已經被改寫。
據媒體報道,“許多以前多辦幾張卡,在不同銀行存點零錢是圖個取錢方便,現在卻多了一份擔心:錢存得不足可要扣錢的啊。曾以錢包里卡多為榮的持卡人,如今不得不精打細算起來:這些小額賬戶里的錢一年活期利息,如今還不足以支付各項費用。 數據:中國銀行卡總量超8億 截至目前中國各類銀行卡總量已超8億張。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持卡人最多、銀行卡交易量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緣起:銀行收年費想喚醒“睡眠賬戶” 其實,2003年起,關于銀行服務收費的聲音就開始從多個渠道傳遞出來。如果說,當年出臺的《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暫行辦法》使收費拉開序幕,那么,2004年的“借記卡年費事件”使銀行服務收費徹底開閘。 兩年來,銀行服務收費主要集中在工、農、中、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相繼對銀行卡掛失、補卡終結了原來的“免費午餐”。去年4月1日,魯女士的建行借記卡被扣除10元年費后,工行、農行兩張卡也被相繼扣費。 有關統計數字顯示,每張借記卡的10元年費,可使收取這項費用的發卡銀行收入數千萬元。 這些錢都用到哪兒了?銀行卡收了費,服務質量提高了嗎?消息一經傳出,立即遭到有關方面及許多持卡人的質疑,中消協甚至將此稱為有損消費者權益的“霸王條款”。與收費相對應的是銀行普遍透露目前有2/3左右的借記卡處于“睡眠”狀態,并道破問題實質:“那么多休眠卡消耗著銀行的管理成本,收費不是目的,而是更有效整合資源,為客戶服務。” 點評:以前,商業銀行普遍為客戶提供免費的中間業務服務,扮演著一種“義工”角色,并以提供“免費午餐”作為存貸款業務競爭中的重量級籌碼。但這并非長久之計,銀行終究是要考慮成本與支出后的效益問題。 拓展:零鈔清點、小額賬戶等開始收費 進入2005年,銀行服務收費項目進一步拓展,主要集中于大額取現、大量的小面值儲蓄(零鈔清點)以及小額賬戶的服務費。 從目前各家銀行出臺的大額取現、零鈔點鈔費標準來看,對個人儲戶存款尚不收取,但也令個人客戶感到了山雨欲來。“目前銀行活期存款年利率為0.72%,299元存一年扣除利息稅后,利息收入1.722元;按照建行的標準,收取小額賬戶費后按0.01%計算利息,299元一年才2.4分利息,還要交12元管理費。”魯女士和辦公室的同事們在仔細計算后,著實被這樣的結果嚇了一跳。 據銀行人士介紹,對于銀行來說,80%的利潤來自20%的客戶,而其余80%的客戶多為虧損客戶。“保守估計,日均存款500元以下的賬戶已占到了40%左右,而一些免費發放的銀行卡變成了‘睡眠卡’,銀行甚至連幾元錢的工本費都收不回。”光大銀行人士說。 點評:對于銀行來說,80%的利潤來自20%的客戶,而其余80%的客戶多為虧損客戶。所以,按照“二八理論”區別對待是遲早的事,無論收取小額賬戶費用還是對借記卡收年費,目的大致相同——都是要把虧損客戶的資源有效整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