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家住北京朝陽區望京的吳女士家買了一年多的電視機壞了,除了頻道減少,屏幕上還經常出現晃動的雪花點,無法正常收看。她圖省事就在家門口找了一家規模不算小的家電維修站進行修理。先后修了三次也沒修徹底,錢卻花了不少。吳女士告訴記者,每次都是打開電視機的后蓋才知道要花多少錢,而且同樣的毛病在不同的維修站價格相差很大。
這種狀況有望改觀。國家發改委制定的《家用電器維修服務明碼標價規定》將于2006
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為了解家電維修業的真實情況,記者近日對北京的一些家電維修站進行了實地采訪。
12月12日,記者拿著一臺運行良好的DVD機來到朝陽區定福莊一帶,這里因聚集了很多學生和外來務工人員,家電維修生意一直很好。在朝陽路沿線的幾百米路段內,竟然有十幾家電器維修站。記者隨意走進一家比較大的店鋪,伙計熱情地詢問要修理什么,記者告訴他機器讀不了碟還經常自動關機。伙計接過DVD就準備拆卸,記者急忙詢問是什么毛病,他支吾半天也沒說出來。記者知道,只要打開機器,50元的開機費就跑不了了。隨后,記者又來到旁邊的一家家電維修部,這里不過六七個平方左右,桌子上和地上到處堆滿了拆開的各種電器。記者把機器的情況介紹完后,店主明確地告訴記者,機器是什么毛病只能打開才知道,不過開機費要30元,換零件再說。到第三家修理店的時候,記者得到的答復和前面差不多,但是“開機”價格變成了40元,也就是說在同一條街上出現了三個不同的價格。
“其實我們也想明碼標價,但是其他維修店不標,我們標高了沒人來,標低了沒利潤,真是有苦難言啊。”一位多年經營電器維修店的老板道出了自己的苦衷。
其實,早在幾年前中國家電維修協會曾聯合廠商出臺過《家用電器維修服務部等級評定規范》,但因操作過程中存在種種障礙,始終沒有推廣開來,最后無疾而終。對此,家電維修協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對于“規范”,大的廠商執行好一些,地方上的個人維修店就很難監管到位。有些地方在更換零配件時隨意要價,比如換一個電機要500多元,換一個壓縮機開價1000多元。即使這樣的高收費還是無法保證質量。一位業內人士一針見血地指出:零部件費用是決定家電維修價格的核心。
現在的家用電器一般都是保修一年或三年,保修期后,消費者要想對家用電器進行修理就必須面臨這樣的選擇:要么把電器搬到維修站,要么就多掏幾十元的上門修理費。彩電、冰箱之類的大家伙消費者只能選擇上門維修,這樣的情況下,消費者多會選擇離家近的維修點進行修理,而這些店在價格上更是缺乏統一管理。某品牌家電維修部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那些非正規的維修店,他們不僅缺乏統一價格標準,技術服務等方面更是難以保證。
在采訪中,很多家電經銷商都表示支持該規定。他們認為,在家用電器利潤日益趨薄的情況下,家電維修成了競爭的新目標,制定統一價格標準有利于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
《市場報》(2005年12月28日第三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