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力帆喜獲準生證 民企造車再掀熱潮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26日 14:21 中國產經新聞 | |||||||||
CIEN記者李漢橋 北京報道 苦候近一年的重慶力帆終于等來了發改委的一紙造車“準生證”。 12月16日,備受矚目的力帆轎車項目獲得國家發改委的正式批注,重慶力帆也因此成為國家新汽車產業政策頒布實施后獲準進入汽車行業的第一家民營企業。
“我們的第一款車是三廂力帆520,其車身長/寬/高尺寸分別為4370/1700/1473毫米,軸距達到了2540毫米,裝備與寶馬MINI相同的1.6升發動機,銷售價格將低于9萬元。”力帆汽車公司公關部在接受CIEN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市前的準備工作均以完成,上市時間指日可待。此后還將陸續推出1.3升三廂、兩廂的手動、自動擋轎車。” 但與擁有自主品牌相比,這些基本的數據已顯得并不那么重要了。 重要的是力帆老總尹明善曾多次對記者坦言的以“第三條路”走自主品牌造車路。 而這“第三條路”則是堅持自主知識產權、民族品牌,但開門造車。用力帆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盡一切可能,采用先進的軟硬件技術,聚集優秀的造車人才,充分讓現有資源為我所控,為我所用,打造真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自主品牌。 此前尹明善曾總結中國造車路分三條。合資造轎車是第一條路,但合資造車沒有給國家、民族留下什么技術、品牌積累;第二條造車之路則以吉利為代表。一切從零開始,這條路無疑將為國家民族積累技術,積累品牌,其方向正確,但道路曲折;第三條造車之路,是力帆造車之路。其核心是堅持自主知識產權,民族品牌,但開門造車。技術、設備、零部件都是購買的,知識產權全部屬于自己。 尹明善自豪地稱,目前僅力帆520就申請了160多項專利,已授權70多項,品牌為“力帆LIFAN”。在力帆技術研究院的研發隊伍里則匯聚了多位原克萊斯勒公司的高級技術專家,以及來自一汽、東風等國內知名企業和研究院的近200名技術骨干和專家。 其實,重慶力帆的造車夢是相當執著的。早在一年多前,力帆就申請進入汽車行業,并在重慶北部新區征用了700畝土地,投資9億元自有資金,建起了建筑面積達7萬多平方米的廠房,建成了沖壓、焊接、涂裝、總裝四大生產線,今年3月,重慶國際汽車展上,力帆520轎車就正式亮相。尹明善還在展會上高調宣布:力帆轎車將在6月登上國家目錄,年內力爭生產2.5萬輛。但經過幾番周折后,直到12月16日才獲得國家發改委的正式批注。 可以說,在合資品牌搶灘合圍之下,中國民營企業造車天生不足又在夾縫中求生,因此一直難以“根深葉茂”。特別是奧克斯這種從空調行業半路殺入汽車的企業,演了一場鬧劇,沒有謝幕就跑掉了,讓所有關心民營企業的人因此而短了一口氣。 但隨著力帆的進入,中國轎車企業已經擁有3大民營:吉利、比亞迪和力帆。加上波導也要重新進入汽車行業,以及其他民企汽車廠商的生產規模擴大,一切似乎表明,又一輪民企造車熱潮正在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