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面中鋁 一個中國式寡頭的誕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25日 11:29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姚峰 上海報道 中國鋁業有著兩張面孔,一面是行業利益代言人,另一面則是產業格局洗牌者。游走于雙重身份之間,中國鋁業集團既坐享對上游資源壟斷帶來的巨額利潤,又肩負著維護行業發展的重任。
平衡,在某種意義上即意味著兩難。于是人們看到,在2005年歲末,中國鋁業的一系列動作無不顯露出霸主的氣息。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雖然對于中國鋁業這一中國式寡頭的成長軌跡有著多種的解讀方式,但站在爭奪定價權的視角上,中國鋁業的邏輯顯然是清晰的——如果按照確定的發展戰略穩步前進,今后無論是原材料還是現貨市場價格的波動,對中國鋁業而言,影響都可能微乎其微。 雙面中鋁 12月3日這天,中國鋁業宣布上漲氧化鋁價格。 業內對此的反應是“炸開了鍋”。因為,就在中國鋁業上漲氧化鋁價格的前一天,中國23家鋁企業宣布將不惜減產10%以應對高漲的氧化鋁價格,并決定分別委托五礦或中國鋁業統一代理進口氧化鋁業務。 而此時,中國鋁業上漲氧化鋁價格,可能會對進口氧化鋁價格形成支撐,鋁企謀求進口氧化鋁降價的道路上,無疑將橫生波折。 中國鋁業一位人士對此的答復是,中國鋁業的氧化鋁價格已經長期大幅低于進口氧化鋁價格,作為上市公司,中國鋁業必須考慮股東回報。 此言恰恰表明了中國鋁業的微妙身份——既是追逐利益的企業,又肩負維護行業利益的使命。 2000年6月,整合12家企業而成立的中國鋁業總公司,成為中國最大的電解鋁和唯一的氧化鋁生產商。 一時間,業內紛傳,中國鋁業是在搞“新壟斷”。 對此,曾有人問中國鋁業前董事長郭聲琨如何理解這樣的論調,郭說:“壟斷也應該要有個區域概念,我們的主要競爭對手不在國內,而在國外。” 郭聲琨進一步講,現在每年都有大量的氧化鋁進口到中國,而中國鋁企業不能夠一致對外,這將對整個產業造成極大沖擊。組建鋁業總公司,不管是出于保護國內民族工業的目的還是按照國際慣例,都是行得通的。 顯然,生而貴族的中國鋁業身上肩負了國家和行業的使命。但中國鋁業同時又是紐約和香港兩地上市企業,為股東謀求最大回報乃題中之義。 于是,從中國鋁業的氧化鋁價格長期低于國際價格的反常中,可以看出,雙重身份已經讓中國鋁業對氧化鋁價格的任何調整都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 要去除這種尷尬,中國鋁業必須改變。 但任何試圖直接改變這種雙重身份的努力都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中國鋁業的上市公司身份不可改變,而中國鋁業對氧化鋁的控制更是不愿放棄。 早在2003年,國內一些企業就逐漸試圖涉足鋁土礦開采,生產氧化鋁。但兩年過去,這些項目少有進展。事實上,當時中國鋁業就曾公開反對這些企業涉足氧化鋁生產,甚至發出了“應該保護國內鋁土礦資源、有序開采”的呼吁。 于是,人們看到,在上游被高度壟斷的背景之下,中國鋁行業已發展成一個畸形的利益格局——上游利潤以一種不可思議的方式高于中下游。中國鋁業股份2004年半年報顯示,氧化鋁的毛利率為46%,而原鋁的毛利率僅為0.08%。 打通上下游 即使拋去雙重身份對中國鋁業前進步伐的牽制,單一的盈利模式,也讓中國鋁業雖無近憂,卻有遠慮。 年報顯示,中國鋁業的利潤分布十分不均衡,62%為氧化鋁,37%為電解鋁生產。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中國鋁業一直在嘗試突破。 從2004年開始,思路逐漸,那就是——延伸產業鏈,打通上下游。 在這一年的6月16日,中國鋁業簽署了收購蘭州鋁業29%股權的協議。 這個思路行走到2005年,在實踐上已逐步成型。 2005年的中國電解鋁企業在氧化鋁價格上漲和產能過剩的擠壓下,面臨的選擇只有“停產”或者“再晚些停產”。在中國23家骨干電解鋁企業宣布主動減產10%之后,有媒體問中國鋁業是否減產電解鋁,中國鋁業表示,“將不會減產”。 這顯然是一個極符合中國鋁業利益的選擇。因為此時下游電解鋁企業的困境,正意味著中國鋁業擁有了收購的絕好時機。 不過,值得追問的是:究竟是國內電解鋁企業自作孽,造成了如今的敗局,還是中國鋁業對資源的壟斷,造成了電解鋁飽受擠壓的困境。 無疑,這又遇到了中國鋁業雙重身份的老問題,但此時的中國鋁業,顯然無暇他顧。 鋁業的利潤周期,是在電解鋁和氧化鋁間作鐘擺運動。擺在中國鋁業面前的任務是:在新一輪行業周期到來之前,不斷擴張下游電解鋁的產能。 于是在2005年的最后一個月,中國鋁業落子如飛。 12月6日,中國鋁業與山西關鋁股份簽署合同,宣布將共同投資10億元成立華圣鋁業,中國鋁業持股51%。 12月7日,中國鋁業向焦作萬方集團收購焦作萬方集團29%股權,成為最大股東。 12月10日,中國鋁業與甘肅白銀有色、紅鷺鋁業簽訂合作意向書,白銀有色以紅鷺鋁業現有12.7萬噸電解鋁及配套設施的資產估值為出資,中國鋁業以現金出資成立合資公司,中國鋁業持有51%股權。 這一天,中國鋁業還與甘肅連城鋁業簽訂重組意向協議,宣布對連城鋁業進行資產重組。 并購重組本是資本市場的常事,然而如此短的時間內進行如此密集的并購卻并不多見。這些被收購的電解鋁企業目前都處于困境,中國鋁業自然也不會滿足一個救火隊員的角色,它的真正的意圖是借此大好良機,完成整個中國鋁行業的上下游的產業整合。 但中國鋁業絕不會止步于整合電解鋁企業,其實就在醞釀整合電解鋁產業的同時,中國鋁業對電解鋁的下游——鋁加工也開始了大舉進軍。 按照中國鋁業的思路,今后將逐步建立起3個鋁加工業基地:高精尖鋁板帶箔生產研發基地、中國軍工產品鋁材料基地、鋁加工產品出口基地。到2010年形成鋁板帶箔總產能200萬噸,實現鋁材產量達到150萬噸,銷售收入250億元。 而此時中國鋁業打通鋁行業上下游產業鏈的路線已然明了,那就是:“優先發展氧化鋁、創造條件發展電解鋁、跨越式發展鋁加工”。 走出去和大有色 正如,中國鋁業前董事長郭聲琨所說,中國鋁業的競爭對手并非國內企業,其眼界也絕不會只限于國內。 早在成立之初,中國鋁業就開始了“走出去”戰略。在幾年之內,中國鋁業先后在全球鋁土礦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如巴西、澳大利亞、越南、印度、幾內亞、印度尼西亞等國開展了積極且富有成效的開發工作,部分項目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在巴西,在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外交部等部委的支持下,中國鋁業與淡水河谷于2004年5月24日在巴西總統訪華期間簽署了在巴西合資建設氧化鋁項目的框架協議,首期180萬噸/年氧化鋁項目投資規模約10億美元,這是中國第一個投資礦山的海外氧化鋁項目。 在全球最大的氧化鋁生產國澳大利亞,早在2003年,中國鋁業牽頭并聯合其他中方企業成立了投標聯合體,參與昆士蘭州的Aurukun鋁土礦開發項目的競標。盡管與中國鋁業競爭的都是如美國鋁業公司、加拿大鋁業公司、必和必拓、力拓等行業巨頭,但中國鋁業認為,這表明了中國鋁業開始與世界一流鋁業和礦業公司站在了同一起跑線。 在擁有豐富的三水鋁石鋁土礦資源的越南,由中國鋁業聯合其他國內企業承擔越南多農項目的開發與建設,目前項目也進展順利。 除了資源,中國鋁業還積極開拓海外技術市場,通過氧化鋁和電解鋁技術輸出和工程項目合作,對中國鋁業開展海外資源開發形成了強有力的支持。中國鋁業公司旗下的中國鋁業國際已成功向伊朗、印度出口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電解鋁技術,并承擔了向印度和哈薩克斯坦提供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套電解鋁生產技術的前期工作和工程服務,幫助歐洲國家設計的閑置多年的伊朗賈賈姆氧化鋁廠生產出了合格的氧化鋁。 除了鋁產業的一體化,中國鋁業還醞釀著“大有色”的版圖。從2005年至2010年,中國鋁業在產業結構上,將形成鋁、銅、稀有稀土金屬三大板塊。 去年10月,中國鋁業獲得大冶有色股權的無償劃轉,大冶有色當時是國內產量排第四的銅冶煉企業。因為鋁的行情和銅的行情并不一致,一般來說當金屬市場處于牛市中時適合做買銅賣鋁的套利,當金屬市場走入熊市時適宜做買鋁賣銅的套利。所以中國鋁業此舉最直接的得益就是銅與鋁相互搭配,規避了產品過于單一的風險。 顯然,對中國鋁業而言,如果打通鋁行業的上下游產業鏈、快速發展稀土和銅、加快海外礦產開發三項戰略能夠穩步進行,今后原材料乃至現貨市場的價格波動風險,也許都能更好地規避。 2005年鋁行業大事記 1月1日起,國家財政部取消電解鋁8%的出口退稅優惠政策,與此同時,開始對鋁征收5%的出口稅。這一不退反征的政策被業界視為對電解鋁行業投資徹底降溫的舉措。 2月,國資委決定,由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對中央企業收購活動進行專項檢查,檢查重點是企業對鋼鐵、電解鋁、水泥等行業的收購活動。 第一季度統計數據顯示,電解鋁行業虧損面達80%以上。與此同時,原料氧化鋁供應十分緊張,價格居高不下。 5月,由國家發改委牽頭,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環保總局以及中國有色金屬協會聯合調研電解鋁行業巨虧。 6月,我國氧化鋁進口資質擴容,一般貿易進口企業由8家增至20家。 8月22日起,氧化鋁(含鋁礦砂)被列入加工貿易禁止類目錄,國家不再審批新的加工貿易合同。此舉是國家為了抑制電解鋁出口而采取的又一舉措。 9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上通過了《鋁工業發展專項規劃》、《鋁工業產業發展政策》,上述兩個政策指出加強和改善對鋁工業的宏觀調控,重在控制總量。業內普遍認為,鋁業新政將促進業內大重組。 11月,國內20余家主要電解鋁企業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的牽頭組織下,開始謀劃進口氧化鋁采購同盟行動。 12月,國內23家電解鋁骨干企業在北京集體宣布主動減產10%,以應對當前過高的氧化鋁價格。同時進口氧化鋁聯合談判啟動,氧化鋁進口暫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