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一向以高附加值傲居全球電視市場的索尼彩電,全線調低了其液晶電視價格,最高降幅達20%。作為CRT時代牽一發而震全球的領導品牌,索尼此次降價雖然被認為是索尼歷史之最,但其影響力正在明顯減退。價格遠遠高于價值的索尼品牌開始通過降價提高消費者的接受度。
業界關注索尼降價
索尼調低全線液晶電視價格之后,記者在北京大中電器友誼店及國美電器首體店看到,媒體上炒得火熱的索尼液晶大降價在市場上并沒有相對應的猛烈宣傳。在索尼彩電展區,一半以上的展位被索尼CRT電視占據,僅有的幾臺液晶電視也并未陣列所有型號。此外,兩家賣場均未張貼降價的宣傳海報,記者在價格標簽上很難看出曾有過降價的痕跡。
國美電器北京前門店有關人士告訴記者,索尼液晶降價終端市場反響一般,此次降價主要刺激了索尼品牌的新老愛好者,畢竟索尼在CRT電視時代積累了消費者對其品牌的美譽度,而索尼平板電視過高的價格曾令這些消費者望而卻步。
記者還發現,其他國內外品牌液晶電視均有價格松動的跡象,例如三星將40英寸液晶電視由27000元降到18700元,降幅達8000元;三洋將一款32英寸液晶電視降至9980元,降幅約2000元。但與索尼全系列產品降價不同的是,其他品牌只將個別或小部分產品做特價促銷,其中一部分品牌是為配合賣場的整體促銷計劃,一部分品牌是為迎合周末市場做階段性的促銷。在液晶電視價格整體不斷下降的大趨勢下,各品牌均有逐漸放低價格的市場策略,只是對時機的選擇與把握有所不同,因此很難判斷其他品牌的降價與索尼降價有必然聯系。對于同處于高端市場的三星、LG等品牌而言,索尼個別產品的價格可能對其同尺寸產品造成一定威脅和壓力,但其全線產品的價格體系尚未因此變動,短期內外資品牌的價格戰還難以上演。
另外,業內人士認為,索尼選擇40英寸液晶電視作為降幅最高的產品,是因為40英寸液晶并不是市場的主流,40英寸液晶價格的下滑將推動大屏幕液晶市場的放大。市場人士則認為,索尼已失去在CRT時代確立的全行業產品價格標桿的地位與影響力,在平板時代,索尼調價還不足以撼動整個市場的價格標尺。
索尼價格低頭戰略抬頭
索尼此次降價的液晶產品均是今年秋季剛上市的新產品,因此不存在甩庫存的可能性,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索尼降價是其扭轉彩電戰略、積極沖擊平板市場的關鍵步驟,降價是經歷了平板技術空白化的索尼主動迎合市場的實踐性探索。
在CRT時代,索尼是彩電技術的領軍者,因此其高價高利潤的品牌戰略可以維系,但到了平板時代,索尼平板戰略搖擺不定,投入較晚,因此出現了技術空心化的危機,高價的市場策略不再適應現階段的市場,再加上平板電視量產提速、成本下降,在產品整體價格不斷下降的大趨勢下,索尼以降價啟動市場是必然的。
索尼消費電子營業本部家用顯示產品部產品科副經理高明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索尼此次降價的目的是為了在旺季爭取主動,提升銷量和市場份額。液晶電視的價格下降和市場的擴大是未來的趨勢,索尼液晶電視降價正是順應這個潮流,不僅提升自己的市場份額和銷量,同時也做大整個市場。此外,高明透露,液晶電視將會成為索尼在彩電領域重要的產品之一,未來索尼會繼續加強液晶電視的推廣。
事實上,在速度決定一切的平板時代,昔日彩電霸主索尼由于屢屢判斷失誤,一度喪失了大量市場機會。在平板電視萌芽的上世紀90年代中期,靠“特麗瓏”顯像管彩電樹立絕對技術優勢的索尼選擇了堅守“特麗瓏”;自1998年推出“貴翔引擎”技術后,索尼電視技術研發的腳步慢了下來,而其他日、韓系品牌與眾多中國品牌已在隨后的短短7年中做大了平板市場;2003年,索尼中國區總裁川崎成一強調,當年將是中國的等離子元年,索尼要抓住這個“未來世界最大的等離子電視市場”,但由于索尼并不掌握等離子屏的核心技術,必須向競爭對手購買,以致成本高昂,無奈最終轍出等離子電視市場。直到2003年,索尼與三星在韓國合作投資20億美元投建第七代液晶面板生產線,索尼在平板市場的劣勢才得以扭轉。2005年8月,該生產線的面板開始用于索尼全球同步推出的以“BRAVIA”為副品牌的液晶電視。如今,不到半年,這批新品大規模降價,顯示出索尼快速啟動市場,加速液晶戰略的迫切愿望。
平板市場群龍無首
彩電市場由CRT向平板電視的變革,不僅僅是技術上的顛覆與升級,更為重組中國彩電市場結構和格局提供了種種挑戰與機遇,目前的平板市場仍處于群龍無首的混戰狀態。
據賽諾提供的2005年10月液晶電視零售量占有率排行可以看出,前五名品牌的占有率在12.9%至11.1%之間,前后相差甚微,而且從每月的數據統計來看,品牌的座次排名也不穩定。可以說,中國液晶電視市場處于上升但不集中的階段,品牌間的競合關系十分微妙,一方面要共同把市場做大,一方面要轄制對手強大自身。
業內人士認為,液晶電視迅速由產業的導入期轉入快速的成長期,競爭結構遠遠沒有形成,無論是在CRT時代占據強勢地位的索尼、松下等日系品牌,還是在平板時代突起的三星、LG等韓系品牌,或是把持著大量市場份額的本土品牌,其實都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隨著市場的快速成長,市場結構重組機會不斷出現,由利潤導向轉向搶奪市場份額的競爭仍將繼續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