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動態 > 正文
 

中國金融業開放行進中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11日 15:40 經濟觀察報

  本報記者 歐陽小紅 黃利明 袁滿 孫健芳 北京報道

  市場在放開,版圖在變化。

  2005年,是中國金融業全面開放前的最后一年。在這一年,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股改與上市步伐加快,外資開始更深層次的參與;已經全面對外資開放的保險業開
始又一輪的“跑馬圈地”;證券業分化顯著,那些還能活下來的券商正在成為外資的“獵物”。

  根據中國加入WTO的有關金融業開放的規定,金融業擁有5年的過渡期。其中,關于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3年內全部開放的承諾已經兌現,只有5年過渡期的承諾——取消所有現存的對外資銀行所有權、經營和設立形式,包括對分支機構和許可證發放進行限制的非審慎性措施還沒有兌現。

  但開放的最后時刻越來越近了。

  12月5日,中國

銀監會主席劉明康表示,將提前向外資金融機構開放哈爾濱、長春、蘭州、銀川、南寧5個城市的人民幣業務,從而使開放人民幣業務的城市從18個增加到25個。劉明康還表示,銀行業的對外開放將進一步擴大。

  這樣的背景下,2005年的中國金融業,戲劇紛繁。

  銀行:尋求掌控權

  雖然已經是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的第二大股東,但花旗集團顯然不滿足。在爭奪廣東發展銀行的過程中,花旗正在努力爭取最后的勝利。

  加入廣發股權爭奪的不僅有花旗,還有荷蘭銀行、新加坡星展銀行(DBS)和法國興業銀行。他們熱衷于此的一個很重要原因是廣發行可能將最多出售50%的股份,而監管部門可能對廣發行免除海外投資者參股中國銀行25%的比例上限規定,使其提高資本充足率。

  換句話說,花旗和它的競爭伙伴們正在爭奪的是中國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掌控權。

  此前,外資金融機構通過購買持有中國國內銀行的股份的方式備受其青睞。而隨著中國金融市場不斷發展,外資的角色也是不斷演變:一開始,他們以財務投資者身份試探,后轉化為戰略投資人角色,即從最初僅謀求在董事會發言的權利,發展到在業務層面嘗試多種深度合作。

  他們入股的方式有三種。

  其一,持有相對控股比例,控制董事會,實施流程再造,如新橋投資深圳發展銀行。過程雖說一波三折,但最終新橋投資入股比例為17.89%,成為首家外資控股中國的商業銀行。

  其二,入主銀行的董事會謀求發言權,輸出先進管理經驗,對銀行進行再造,以便增強控制力,如匯豐銀行投資上海銀行。2001年12月匯豐銀行以6260萬美元購入上海銀行8%的股權,成為僅次于上海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的第二大股東。

  其三,深度介入并控制銀行某項業務,遂拓深到銀行的其他層面,如花旗銀行入股浦發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2002年底與花旗銀行達成結為“具有排他性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協議。在入股方面,花旗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步入股5%;第二步、第三步是在2008年前,在政策允許的情況下,花旗可增持至14.9%,最終不超過24.9%。

  不可否認的是,外國銀行參股也對國內銀行業產生“學習效應”和“示范效應”,正如其已然顯現的正面效用——諸如公司治理、經營水平、風險水平、技術水平等。國際金融公司(IFC)和匯豐銀行入股上海銀行便是這樣的典型案例。

  當然,對于“做生意”的這些外資金融機構而言,成為“榜樣”并不是他們希望的全部。

  深層次的參與也成為一種必然選擇。

  銀河

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提醒說,“中國金融業的發展和開放應該與經濟發展和風險防范能力結合起來,遵循國際規則這是沒問題的,但并不是沒有標準的、無政府管制的開放。”

  保險:新一輪競爭

  “三年的時間還太短,保險需要長時間的投資才可能獲取回報。”永明金融首席執行官唐納德·A·斯圖爾特(Donald·A·Stewart)對旗下光大永明在中國市場的作為持保守態度,但是就像多數外資保險巨頭意識到的那樣,中國保險市場新一輪的競爭已經開始。

  2004年12月11日,中國保監會宣布允許外資壽險公司提供健康險、團體險和

養老金/年金險業務,同時取消外資保險機構設立分支的地域限制。于是,在隨后的一年中,外資保險公司各自做著新的戰略調整。

  二線城市成為新的圈地重點。中意人壽于今年年初率先進軍廣東佛山;總部在上海的海康人壽,在南京成立了第二家分公司;光大永明以首家合資壽險公司的身份進軍杭州;紐約人壽的老板則在盤算著在占據上海、成都、青島以后,未來24個月再挺進五座城市。

  “隨著中國大城市的保險市場最終達到飽和,外資保險公司在一段時間內,將不得不考慮在這些大城市以外尋找新的業務來源。”作為監管方,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周延禮對外資的新動向表示出樂觀與支持的態度。

  盡管還沒有一家外資保險公司能夠宣稱自己已經開始贏利,但在中國保險市場上,這些肩負著風險與機遇的國際投資者們還是看到了成果。數字無疑是最好的證據。

  保監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中國保險市場共有產壽險公司71家,其中外資(包括合資)35家,在數量上與中資平分秋色。今年1到10月,產壽險保費收入4123億,外資保費收入316億,占比達到7.7%。其中,外資壽險公司勢頭尤為迅猛,保費收入達到302億,占據壽險市場9.9%,而去年同期外資保費占比僅在2%到3%之間。

  在市場占比增長的背后,更深層的變化正在發生——隨著中國金融市場整體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外資保險機構混業經營的優勢開始顯現。當中國保險業還在醞釀自己的基金公司政策時,外資保險巨頭們已搶先在中國市場上植根下了自己的基金公司。荷蘭國際集團(ING)、美國國際集團(AIG)、德國安聯集團、美國保德信集團、英國保誠集團等都已在中國成立了合資基金管理公司。

  一個月前,信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宣稱,將于明年1月推出首只混合型基金,屆時,同屬保誠集團的合資壽險公司——信誠人壽將推出一款投資連接保險,連接到這只基金上。外資保險巨頭的產品創新大戲即將開演。

  這一切對于開放一周年的保險市場來說,僅僅是個開始。

  證券:熱情和冷靜

  2005年11月,中國證券業還是悄然關閉了合資券商審批的大門。

  當然,關閉只是暫時的,據悉,監管層正在重新考量外資進入中國資本市場的思路。

  加入WTO至今年9月底,滬深證券交易所有39家和19家境外證券機構可以直接從事B股交易,還批準成立了7家合資證券公司和19家合資基金管理公司。并先后向境外機構開放了基金管理業務、證券承銷業務、投資A股的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制度、向外商轉讓上市公司國有股和法人股,以及引進外資改組國有企業等等。

  1993年年底,前世界銀行駐華辦事處首席代表林重庚向當時的朱镕基副總理遞交了一份“關于申請在中國成立中外合資投資機構的報告”。當時值得關注的背景是,中國電信、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壟斷性企業都想去海外上市,但國內卻沒有一家投資銀行能擔此重任。

  隨后,時任中國建設銀行行長的王岐山被賦予使命著手準備。1995年6月25日,中金公司正式成立。

  而從中金到湘財證券和法國里昂證券合資組建的華歐國際證券,第一家和第二家合資證券公司成立間隔長達7年。隨后兩年,長江巴黎百富勤證券、中銀國際、海際大和證券、高盛高華證券相繼成立。

  高盛高華的成立也是一個分界點。高盛通過“買門票”的形式進入,曲線獲得了全面進入中國證券業的機會。也因此,高盛進入的方式,在國內券商陷入整體危機和綜合治理的情況下打開了外資全面進入中國證券行業的想像力。

  現在,這種想像力遇到了一些麻煩。

  對于合資審批暫緩另一個不能忽視的理由是外資的話語權。

  2002年12月起,我國已經有28家境外機構獲得QFII資格。現在,QFII獲準投資的額度也由原來的40.5億美元增加到100億美元。

  左小蕾指出,其實真正的投資理念的形成就是QFII進來之后,大盤藍籌原來流動性是非常不足的,因為國內的基金也覺得自己炒不動,但在QFII重倉之后,其流動性就出來了,在QFII買入交叉持有之后,國內的機構投資者隨之跟進。現在國內機構投資者很多都把QFII作為學習的對象。

  但是,與開放相比,自身的強大似乎更為重要。一證券公司總裁則向記者表示,由于中國資本市場還處在發育期,并不成熟,市場經濟體制和風險防范體制還沒有充分建立,證券市場的規范化程度還不高,考慮到證券市場的特殊性,相信在近一兩年內,監管層還是會采取對資本市場特別是對證券公司漸進開放的方式。

  基金:第四波浪潮

  2005年銀行系基金公司誕生是基金業最亮的熱點,但也無法擺脫洋務運動的陰影,工行、建行和交行設立基金管理公司股東中都有“洋股東”的背景。其中,工商銀行與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合資成立工行瑞信基金,交通銀行則聯合施羅德集團成立交銀施羅德基金,建銀信安基金公司外資股東是美國信安集團。

  2005年9月30日,信誠基金管理公司正式宣告成立,成為國內第49家基金管理公司,之后匯豐晉信作為第50家公司成立,這是2005年內成立的僅有兩家非銀行系背景的基金公司,但它們共同的特征也都是合資。

  截至2005年底,國內合資基金數目已經達到了22家(其中20家已經成立,剩余兩家即將成立),占據國內基金業總數近1/2,而且還有更多外資正在準備進入這個市場。

  外資進入中國基金業從2000年開始,但當時只是試探性接觸,這種接觸往往以一份合作協議而結束,直到2002年10月16日,國聯安成為中國首家獲準籌建的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2002年底,第一家合資基金——招商基金成立,外資開始對國內基金業跑馬圈地。

  一開始外資參與國內基金業基本模式都是與國內一個機構合作成立新的公司,這種模式的好處是避免參股老基金公司時與老股東進行談判的摩擦成本。在2003年2月,湘財合豐基金管理公司宣布荷蘭銀行通過收購原有股東股權的方式參股基金公司,這是中國首家通過存量股權轉讓方式合資的基金管理公司。

  之后,外資參股基金業開始以兩條路線進行,一條是與國內機構繼續合作成立新公司,另一條是購買老基金公司股權讓老基金公司蛻變為合資基金公司。

  信誠基金的總經理石志成就坦言,中國基金市場正處于成長初期,市場滲透率低,未來的發展空間巨大,他們希望“乘勢出擊”。

  “由于外資不斷參與,現在基金業發展已經進入了第四個階段。”匯豐晉信副總楊文斌告訴記者,“第一個階段是在1998年到2000年期間,這期間本土小基金公司獲得發展,在2000年之后是10家老基金的積累階段;從2002年開始合資基金開始進入;現在是那些有大金融控股背景、股權清晰、治理結構規范的基金公司將獲得發展。”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