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財經雜志:中國肝病制藥企業成功模式探秘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05日 09:32 《新財經》 | |||||||||
文/王海艷 肝病治療行業之所以在中國被長期看好,主要原因還是因為西方國家這一領域新藥開發速度不是很快。就本土企業,在不久的將來會有兩個高發期:一是對于乙肝病毒的流行病學、基因組學、臨床藥學上都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近幾年可能是一批創新藥品完成臨床的高發期;二是企業層面也完成了20多年的經驗積累,即將進入橫向購并的高發期。
醫藥行業的成功經營模式 醫藥行業作為改革開放中較先市場化的行業,20多年來積累了很多的成功經驗。雖然由于歷史的原因,多數藥廠的凈資產收益率無法同跨國公司相比,但是很多企業連續多年30%左右的成長性,彌補了凈資產收益率方面的劣勢,也使得醫藥行業維持了競爭性行業中較高的利潤水平。 拿上市公司為例,就已經形成了幾個較為成功的模式。可以預期的是,取得相對優勢的企業,可以避免多數大型企業“大企業病”的狀況,通過細分市場技術、營銷等方面的創新,延續較高的成長。 從產業層面來看,化學制劑藥與中藥近幾年大體保持12%以上的增長。毛利潤率的穩定程度比較是,化學制劑藥強于中藥,強于醫藥業,另兩個子行業處于弱勢特征。今年以來,受到連鎖藥店迅猛發展,以及醫保目錄的擴容和廣告費用投入增加的影響,中藥子行業利潤增長稍快(見表1)。 化學原料藥行業 化學原料藥歷史上的幾個亮點基本都與成本有關,很多企業十年磨一劍,東北藥VC技術革新使得中國確立了在世界上的優勢地位;海正在2003年終于成為世界上最大他汀類原料藥供應商;天藥與華海一直保持著在普利類原料藥與地塞米松原料藥方面的國際優勢。 從企業資本市場表現可以看到,化學原料藥行業在2005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不僅包括抗生素四大家族,也包括浙江的代表企業海正與華海。在一定意義上,這些企業的表現超出了所有分析師在一年前的判斷。筆者認為,多數企業的經營模式急需轉變,否則多會面臨被收購的境地,以下是給原料藥企業的幾個建議: 第一,規范治理結構,認真對股東負責,切實履行融資時候的項目承諾,把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考量公司領導層業績的重要標準;第二,在開發新產品,制劑藥等方面下功夫,每年爭取開發幾個適銷對路的品種;第三,認真對待可能出現的長期匯率風險,通過產品升級,產業鏈延伸等方式提高企業的抗風險能力,避免集中于開發低端產品,掉進“成本優先,再優先”的怪圈;第四,忽略地區差異,所有制差異,多與國內企業合作,完善自己的產業鏈,合適的時候建立戰略聯盟,運用合力對抗外資企業的進攻。 中藥行業 由于很少遇到行政性降價的威脅,而且很多企業擁有相對獨特的產品,減緩了成熟期產品退出市場的節奏,因此在醫藥行業里,多年來中藥行業表現最為平穩。 相對于其他幾個制造業,中藥行業的營銷問題不是很大,好的產品大多可以在1~2年成為大品種。但是中藥行業也面臨著很多問題,集中在新產品,新劑型開發上。能夠突破這一瓶頸的企業,在近幾年表現格外突出,例如天士力,益佰制藥,主要是新劑型開發的貢獻,為其創造了穩定的收入來源與利潤空間。目前看,雖然很多傳統中藥企業在劑型開發上投入很大,但是離應用到龍頭產品上還有較大的距離,預計隨著發改委對醫保藥品降價范圍的擴大,中藥行業過度競爭的狀況也將最終出現,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而且經營企業,缺點最少、最小的,生存時間最長。 營銷費用控制,也是中藥企業需要解決的問題。眾所周知,作為電視媒體廣告貢獻的第一大行業,電視上的藥品廣告幾乎多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其中多半是OTC(柜臺銷售)類中藥貢獻的,原因有播出時間密集,低水平重復,產品訴求表達不清等。碰巧的是,這里提到的天士力與益佰制藥,今年用高價位買斷了央視電影臺兩個黃金時斷的冠名權。在跨越了產品宣傳的第一層次后,這兩個企業,與電影中的精品一起,進入消費者的記憶空間;這僅僅屬于“花錢花到刀刃上”的一個例子。 我們總結了一些中藥行業發展的驅動因素:1、連鎖藥店,平價藥房鋪貨的貢獻;2、醫保目錄產品放量,各地區節奏不同步;3、農村市場啟動,集中于中低端產品;4、優勢企業品牌化,集中于高端品牌藥;5、老齡化與需求不足,中國老年人口比例正在逐漸提高,而老年人人均消費藥品比正常人群高4倍,同時老年人的消費能力比較低,因此,在相當長的時期里,都面臨需求相對不足的情況。 受到上述驅動因素分層次的促動,中藥企業表現優于前幾年,產品能夠形成梯隊,并將在未來的消費升級中發揮更大作用。 化學制劑藥行業 在肝病藥領域,比較有名氣的是正大天晴。其主要產品雖然是中藥提取物類別,但是由于是處方藥,大多在醫院銷售,而且化學成分確定,這一類藥品通常被稱為現代植物藥,歸為在化學制劑藥行業內。類似的企業還有昆明制藥。 長期以來,化學制劑藥行業似乎與“大品種戰略”無緣,理由包括跨國藥廠的正面競爭、受到知識產權保護、行政降價、處方藥不得在公眾媒體做廣告等多重威脅,在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大病種類上幾乎無法同歐美藥廠抗衡。令人欣慰的是,部分企業已經在抗腫瘤等品種上取得了突破,在國內市場的優勢超過了歐美企業;從經營指標上看,化學制劑藥行業正在逐步脫離經營低谷,營業費用控制等指標上優于中藥行業。 化學制劑藥行業強調的是專業化,精耕細作,尋找獨特品種的放大機會。雖然目前還沒有企業成功復制了恒瑞與復星的經營模式,但是在肝病領域,糖尿病領域,以及感冒藥領域,國內企業還是有實現突破的可能。 慢性肝炎藥物市場分析 病毒性肝炎是嚴重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傳染病, 對于慢性肝炎的治療,與對癌癥的治療相似,都缺乏完全有效的藥物,從根本上說,乙肝疫苗,以及即將完成臨床研究的治療性乙肝疫苗,才能最大限度降低乙肝的發病率。雖然我國新生兒乙肝疫苗接種覆蓋率已達90%以上,但是在法定報告的傳染病中,病毒性肝炎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占首位,平均年發病率為100/10萬左右,即全國每年發生急性病毒性肝炎約120萬例,而現患的慢性肝炎病人為1200萬例,每年死于肝病約30萬例,其中50%為原發性肝細胞癌,絕大多數與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關。 目前已經進入臨床治療的抗乙肝病毒藥物,主要是干擾素、拉米夫定以及苦參素類三大類: 1、干擾素。干擾素目前國內有30多家公司生產,產能超過了歐美國家的總和,但是銷售額卻很少有過億的,原因是一方面醫院加價巨大(通常3~7倍),另一方面是生產企業惡性的價格競爭,使得產品的生態環境不佳。 2、拉米夫定(商品名賀普丁)。近幾年來的大多數時間里,賀普丁都是中國葛蘭素史克銷售最好的藥品,基本上沒有遇到多少正面競爭。 3、苦參素類。90年代初,人們在應用氧化苦參堿治療化療引起白細胞減少的過程中,發現其對乙型肝炎有治療作用,不僅可以改善患者肝功能,而且可以使乙肝病毒血清標志物(HBeAg及HBV DNA)轉陰。在其后十余年的臨床和基礎研究中發現,氧化苦參堿具有直接抗乙肝病毒和抗肝纖維化,對肝細胞凋亡有阻斷作用,對重度乙肝及重型肝炎也有治療作用。也就是說,抗纖維化,一定程度抗腫瘤,雙向免疫調節是這類產品的主要市場訴求。但是,其抗病毒治療的療效也是有限的,有效率也不能非常滿意,而且對于垂直傳播及感染時間較長的患者療效較差。 從南方所數據上看,賀普丁與干擾素在2000年前后銷售額遙遙領先,但是近年來市場表現不盡如人意,原因是病程長的病人以及復發病人的影響。而苦參素與其他類增長速度比行業平均增長速度高一倍多,新藥在其中的貢獻不小。當然,不同病人所需療效的差異化,也是后發品種的細分市場切入點。筆者判斷,如果不考慮可能的技術革命,苦參素類藥物的增長仍然會領先于整個肝炎藥物市場的增長。 目前在苦參素類制劑領域,正大天晴的市場份額過半;寧夏博爾泰力藥業也占據了一定地位,特別是2002年博爾泰力苦參素膠囊的上市,使其市場規模有了較大的增長;廣州白云山下屬公司的苦參素產品是上海長寧區醫院與上海市傳染病醫院的研究成果。這幾個企業的苦參素類制劑,伴隨著市場的高速增長而得到較快發展。 成功模式對肝藥市場的啟示 技術、政策與消費拉動,始終是對企業影響最大的驅動力,具體到肝病藥物企業,也應該圍繞著這幾個項目做文章。目前慢性肝炎藥物,涉及到十幾家上市公司的龍頭品種,如果考慮到診斷試劑與疫苗企業,相關公司就更多了。由于乙肝是世紀頑癥,筆者認為,能夠復制成功模式的企業,可能在這一領域成為最終的行業龍頭。 首先是現有產品有較強的定價能力,通過產品定位、市場定位來實現,目前片仔癀,華邦制藥等企業的毛利潤率就得以保持。 其次是新產品開發能力強,每年最好有收入10%附近的研發投入;最好是經常有獨特的新產品出現,在細分環節有優勢的,例如肝纖維化,病毒復制,病毒基因整合等方面。這一方面筆者看好從事PEG化干擾素,單克隆抗體,新的植物提取單體,以及復合治療方案的公司。 再次是政策跟蹤能力強,以及運用到營銷創新中的企業。這方面是國內企業的優勢,不需要很高薪水聘請產品經理,也能完成較好的市場推廣計劃。 最后是企業戰略。是走恒瑞與天士力那樣的單品種絕對優勢,還是走復星那樣的多品種集合于商業平臺的模式,需要企業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迫切需要解決的是企業資本平臺、技術平臺、人力資源平臺、以及物流平臺效率的提高。 筆者認為,對于處于初創期(銷售額2億元以內)的企業,采用單品種戰略較好;而上市公司面臨主導產品成熟期的限制,融資相對豐富,多數采取多元化投資策略,這就需要對從事領域的產業鏈有深刻的把握。由于肝病藥物不同于普通意義上的快速消費品,所以,廣藥、白藥等企業精耕細作的成功模式難以復制;同時,橫向并購對提升企業價值并不大,縱向并購雖然可以降低生產成本,通常異地經營又面臨其他的困難。無論如何,醫藥行業并購整合的大幕才剛剛拉開,即將完成股改的中小企業板塊為企業并購提供了較好的空間。 (本刊實習記者梁瓊對本文亦有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