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多哈策略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30日 09:05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滕曉萌 北京報道 “張司長今天面色沉重,是否說明中方對本輪自貿區談判結果不滿呢?” “作為一個專業的談判人員,是不應該讓人看出內心活動的。”張向晨半開玩笑地回答。但他不得不承認,正是當時多哈回合農業談判陷入困境,才令從事國際談判十余年的他
這是11月4日中澳自貿區談判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世貿組織司司長張向晨與某媒體記者的對話。 幾天之后,峰回路轉,世貿組織各國同意降低將于12月13日至18日,在香港召開的WTO第六次部長級會議的目標,香港會議失敗的可能大大減少。 而在張向晨看來,中國,這一世貿游戲規則的新參與者,雖然在過去的幾年中表現不俗,但仍大有可改善之處。“目前中國在多哈回合談判中只是發揮了初步的建設性作用。”11月25日,張向晨在其辦公室對本報記者字斟句酌地表示。 而此時,他在日內瓦的同事,正在為此會議而奔忙。對于多哈回合談判至關重要的香港會議,已經進入倒計時。 平衡全面利益 除了商務部世貿組織司司長之外,張向晨還擁有另外一個身份:世貿組織通報咨詢局局長。 但是他收到的來自國內企業的咨詢和建議卻只能用“寥寥無幾”來形容,這讓他感到幾分遺憾和幾分無奈。 “在企業和政府的互動方面,我們仍然缺乏一種機制性的東西。”張向晨表示。中國世貿組織談判小組對于國內企業信息認知的來源仍然大部分是進出口商會或者企業協會。“我們有自己的網站,也會定時發布多哈的最新消息,但是我們也希望企業能直接提出意見,但收到的寥寥。”這和發達國家形成了鮮明對比。在美國等發達國家,大型企業都會聘請律師或者前政府官員作為WTO事務顧問,而對于中國企業來說,這一切仍然顯得遙遠。 對于多哈回合的每一步進展,在張向晨和他的同事們看來,都對中國產業產生重大意義。以農業問題為例,中國一方面加入了G20組織,希望可以得到發展中國家享有的免減、少減關稅的待遇,以保護中國糧、棉、油、糖等產品;另一方面,中國的蔬菜、水果、花卉等種植業卻有可能在關稅削減和其他國家消減高額補貼后獲益,取得更多的出口機會。 而“中國制造業是多哈回合的主要受益者”。張向晨說,中國一般制造業比較發達,如果多哈談判使世界更加開放,對于中國制造業出口是一個利好的消息。 對于服務業來說,張向晨分析,中國對于自身服務業的基本判斷是“優勢有限”,很多部門難以與發達國家競爭,特別是保險、證券、電信等。但中國的建筑、旅游、海運、計算機服務等有優勢的產業可以借機“走出去”。 按照目前世貿組織國家的共識,香港會議將取得一些進展以保持談判勢頭。 據張向晨透露,在香港會議有可能達成共識的議題中,和中國民眾最有直接關系的可能是公共健康和知識產權方面。由于世界上大規模疫情不斷,不少發展中國家救治民眾的努力卻受阻于昂貴的藥品專利費用。因此,世貿各成員可能會確認,在必要時候讓發展中國家有渠道獲得仿制藥品。對于歷經SARS和禽流感危機的中國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中國的利益是全面的,并不是某幾個或者某些方面。在每一個領域中,我們都有自己進攻的利益和防守的利益。”張向晨說。 合縱連橫的談判策略 2004年,中國入世三周年之際,張向晨在一篇文章中寫道:“一位資深外交官曾說過,在WTO中,要想搞成一件事,需要尋找至少40個支持者;要想攪黃一件事,也需要獲得20個以上的支持者。孤立就意味著失敗。” 多哈回合錯綜復雜的利益格局,使中國WTO談判人員感受到了不小的壓力。 “中國入世時關注的是,加入這個俱樂部需要付出什么,可以做出哪些讓步,然后再做出決定。這是一個單向的談判。”從1992年起,長期參加中國恢復關貿總協定締約國地位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談判工作的張向晨說,但“多哈回合是一個多邊談判,中國只是其中一員,應該如何發揮作用?我們在不同領域中都有不同的進攻利益和防守利益,應該如何平衡?” 這個談判遠比入世談判復雜。 盡管中國是一個新成員,但在張向晨看來,對于多邊談判合縱連橫、變化多端的游戲規則已經初步掌握。“比如我們參加G20,其成員有和我們利益不同的,但也有相同的,我們的目標就是維護發展中國家特殊和差別待遇,使發展中國家少減晚減、發達國家實質性削減關稅。同時,我們也不希望看到其他的發展中國家保持過高的關稅。我們必須在其中取得平衡,求同存異。當然,如果都是對自己有利的事,那就不是多邊談判了。” 這種在各個議題中臨時的聯合力量在多邊談判中相當常見,各種變化組合并沒有一定之規,而是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利益加以確定。中國的談判策略同樣也不能簡單地以發展中國家劃線,而需要在具體議題中尋找和選擇合適自己的同盟軍。 而在張向晨看來,中國的談判工作在技術層面仍有改善的空間,特別是在“家庭作業”的準備方面。 在全面的世貿組織談判中,談判人員身后需要有強大的技術支持力量,對某一領域甚至某一產品進行足夠量化分析,明確進攻利益和防守利益何在,并且和其他國家做出適當比較,才能夠確立談判立場。 為此,很多發達國家,包括一些發展中國家如巴西等,擁有大批的技術專家,對談判可能的各種結構、變化、影響作多種演算、模擬。中國入世后加強了這方面工作,在不少學術機構如社會科學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北大、上海WTO中心、西安交大和農業部、財政部等部委都開展了相關研究工作,但總體力量還是相當薄弱的。當然,改善需要時間。 中國將發揮橋梁平衡作用 在WTO中,中國是一個很特殊的成員。 一方面,中國2001年才加入WTO,對于此前的國際規則只能是被動接受,另一方面,中國貿易總額連年高速增長,2004年已經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在世界貿易體系中擁有足夠大的影響力。幾乎在加入WTO的同時,中國就開始尋求對此后規則制定的話語權。 這也是多哈回合談判有別于烏拉圭回合談判的一個重要之處:世界貿易規則的制訂從發達國家一股獨大變成了大量發展中國家積極參與,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談判的走向。 據張向晨透露,2003年坎昆回合中國政府所定下來的基調就是:既要維護中國和發展中國家利益,也要推進談判取得進展。這成為此后談判一以貫之的思想。 經過近兩年的努力,中國政府的作用日益彰顯。2005年7月,中國政府承辦了大連WTO小型部長級會議。在當時農業談判極其微妙的情況下,G20在大連會議上提出了立場文件。由于G20的出價介于歐盟和美國主張之間,目前被認為是最有希望達成協議的一個“中間地帶”。在張看來,大連會議既維持住了談判勢頭,又取得了具體進展,可以作為中國在WTO開始發揮重要作用的一個標志。 而今年11月初,在日內瓦會議上,履新不久的商務部副部長易小準,則提出了希望香港會議在特定領域取得“早期收獲”(early harvest)的概念,這一源于中國-東盟自貿區談判的概念大受好評,被廣泛引用。中國提出的在原有預期無法達成的情況下,在有條件的領域取得進展,以保持住談判勢頭和成員信心的想法,也成為WTO成員的共識。 雖然中國努力的效果日益明顯,但張向晨表示,“我們希望發揮的作用是一個平衡的、橋梁的、建設性作用。” 他對于“平衡、橋梁作用”的具體解釋是:中國是一個不斷增長的貿易大國,又是一個新成員和發展中成員,利益比較均衡、全面。我們顯然不是一個極端的力量,我們在談判中可以利用這個地位來做一些工作。在發展中國家之間,在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都可以發揮平衡、橋梁作用。 “中國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并在其中受益的例子本身,就可以激勵很多發展中國家對多哈回合談判感興趣,”張向晨說,“這也是中國所能發揮的獨特作用。” 與坎昆會議不同的是,香港是中國的領土,所以,也更希望會議取得成功并展示中國的積極態度。 張向晨透露,本次代表中國政府參加香港會議的高官將包括商務部部長薄熙來、農業部部長杜青林、負責關稅的財政部副部長朱志剛、負責多邊談判的商務部副部長易小準和中國常駐世貿代表團團長孫振宇。 薄熙來部長將在會期參加大量正式或者非正式的會談和磋商,和各國部長見面,同時會在談判全會上作一個很重要的發言,全面闡述中國的立場。 盡管香港會議的目標已經調低,但是各國并不會放棄在重要領域取得進展的努力。因此中國政府也會根據香港會議進程,對WTO接下來的時間表和路線圖發表自己的看法。“如果希望在明年春天或者秋天達成談判結果,就需要在香港會議前和會議中做出巨大努力。這些進展可能不是協議,但是應該是取得協議的基礎。”張向晨說。 顯然,對于中國政府來說,一場期中考試在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