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改步入深水區 高耗能工業或死灰復燃
本報記者 姚峰
上海報道
11月的上海艷陽高照,難有冬日氣象,但電力市場已經提前感覺到了陣陣寒意。
在剛剛過去的一個月,沒有缺煤,也無機組故障,上海地區的發電量卻只有499300萬千瓦時,而這一數字在去年同期是586543萬千瓦時,同比減少14.8%。
“現在‘調度’已在安排各大機組輪修,而去年的這個時候,機組還在拼命地轉著。”華東地區一位大型電廠的中層人士對記者說,“如果機組的利用小時上不去,今年全廠經營必虧無疑。”
未雨綢繆,發電行業已經提前感知了市場的逆轉。就在之前的11月11日,發電行業的巨無霸——中國三峽總公司總經理李永安、副總經理畢亞雄等造訪國家電網公司,議題之一就是希望國家電網公司能夠解決“三峽電力的消納問題”。
種種事實讓一個在業內議論已久的擔憂最終浮出水面:電荒行將終結,電力供求將從兩年以來的供不應求向供求平衡轉化。電力市場“拐點”的出現,比之前行業內普遍預計的2006年底要來的更早。
而提前到來的拐點,對于一直步履艱難的電力體制改革,當喜當憂?跳出電力行業,電力供應過剩的風險又將如何影響宏觀經濟?
458億度三峽電的出路
三峽總公司造訪國家電網公司,自然是有備而來。
兼任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600900.sh)總經理的畢亞雄在與國家電網公司的會談中開宗明義:“希望和國家電網公司協商‘十一五’期間三峽總公司的電能消納問題。”
2006年至2010年期間,三峽電站預計累計發電量將超過3600億度,比原計劃多出458億度。畢亞雄建議,考慮到未來電源和負荷發展的不確定性,為實現資源的進一步優化配置,便于提前安排電能消納和輸電規劃,“建議簽定長期合同”。
三峽電站總裝機容量為1820萬千瓦,目前已投產裝機容量980萬千瓦,相當于目前全國1億千瓦水電裝機容量的十分之一。2003年三峽開始投產發電,同一時期中國連續的“電荒”使得三峽電成了“香餑餑”,這也讓三峽總公司加快了項目建設速度。
目前,除了其左岸電站機組已全部投產發電,右岸電站機組預計2007年也將并網發電,同時三峽地下電站建設也在進行中。
針對畢亞雄希望能與國家電網公司密切合作、爭取國家政策支持的建議,國家電網黨組書記、總經理劉振亞表示三峽電力的整體消納是重大問題,國網公司將積極、友好、負責地解決三峽總公司在發展中面臨的問題。
但他也表示,“十一五”期間電力市場供求形勢將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今年統計投產預計超過7000萬千瓦,明后年投產規模均可能達到8000萬千瓦。劉振亞建議,在此情況下,要考慮擴大電力銷售市場,增加吸納能力和調劑余地。
劉振亞的話顯然預示著未來電力市場的風險。這讓三峽總公司對“十一五”期間的電力市場有了更清醒的認識,李永安希望雙方要密切合作,落實“十一五”三峽電能的消納。
電力過剩之憂
“拐點不是現在才出現,今年年初就開始出現了。”電監會的一位人士向記者表示,一個例證是,缺電省份從去年的25個減少到今年少數省份,而且僅僅是部分高峰時段缺電。
記者從相關渠道獲得的《華東電網2005年10月直調系統信息》顯示,不僅是上海,華東電網所轄四省一市的其他地區也出現了發電量的大幅下滑。比如10月安徽發電量是484686萬千瓦時,比去年同期下降0.8%;直屬及直代管電站發電量215500萬千瓦時,比去年同期下降8%。
2003年開始,華東一直是電荒的重災區。因而華東電力供應形勢的轉變也預示了全國電力市場的供求變化。不過,市場形勢的變化非止于華東。
本月發布的《湖北省電力預測分析報告》稱,通過電力平衡計算,2007年湖北省電力供需基本平衡,此后隨著大量機組的投產發電,“湖北省將由電力短缺轉向電力盈余”。
電監會的這位人士甚至向記者預計,2006年部分地區將出現電力過剩,而2007年不排除全面過剩的局面,“而將來可能過剩最嚴重的將是華中電網”。
中國社科院經濟所宏觀室主任袁鋼明前兩個月曾經去四川等地調研,他發現,“很多地方因為新電站的投入使用,電力供大于求,一些電力部門開始主動找用戶,甚至電價也開始下落了”。他強調:“這已不是極個別的現象。”
亞洲開發銀行能源經濟學家林伯強對記者表示,電力裝機容量可從2002年底的3.6億千瓦提高到2007年底的7.2億千瓦,五年內增長1倍。他認為:“這個建設規模也太大了。”他預計,即使假定這兩年沒有大量新批項目,同時電力需求仍按每年約13%的高速增長,到2007年底估計裝機容量過剩可達10%。
不過也有人士認為,不必為所謂的行業拐點過度擔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石耀東博士認為,一個健全的、競爭性的市場不會永遠出現供不應求的問題。“我們應該更多地從市場化改革的角度來看待和解決電荒或電力過剩問題,對將來電力過剩不必太過擔心。”
電改步入深水區
“這是一件好事。”上述電監會人士表示,電力供應平衡或者適度過剩的行業“拐點”對于電力體制改革來說,是一個“大力推進”的機會。
業內普遍認為,2002年開始的電力體制改革進展緩慢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在“電荒”——電力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建設電力市場,必然會出現電價大幅上漲局面。雖然電價并不是衡量改革成敗的標準,但電價上漲自然會將壓力傳導到下游,由此而來的代價顯然是巨大的。
而作為電力體制改革的積極推動者——電監會——在缺電陰影下,一直難以放開手腳。華東區域電力市場的試點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知情人士透露,電監會看重華東相對成熟的電力市場,豈料試點剛推就遭遇到惡劣的缺電環境,所以只得拿出很小的一部分電量推進競價。
而如今隨著行業拐點的出現,“缺電狀態下不能進行電改”的論調失去“口實”,電力供需平衡為區域電力市場的建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舞臺。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部“中國產業發展跟蹤研究”課題組11月24日發布的《2006年電力煤炭供需形勢預測》報告指出,電力供需的緩和帶來的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下降會削弱電力行業的收益水平,在電價改革加速的背景下,競爭加劇勢必引發電力行業內部的結構調整,而“一些技術水平落后、成本缺乏規模優勢和不適應電力市場化運作的企業會面臨較大壓力”。
但國家電力改革領導小組顧問陳望祥認為,電力體制改革推進緩慢有電力市場供應形勢的原因,但癥結更在于電力市場中多種利益主體的博弈。
除此之外,陳望祥擔心缺電時期掩蓋的矛盾將隨著供需形勢的變化“擺上臺面”。比如,目前負責執行調度職能的電網公司,不僅擁有容量巨大的所謂“調峰電廠”,而且存在眾多電網職工持股參與投資的電廠,在這樣的前提下,電網如何執行“三公”(公平、公正、公開)調度?
這種擔憂并非沒有道理。華東一家隸屬于五大發電集團中的華電集團的電廠人士說:“電力短缺的時候,機組盡可以超發滿發,一旦電力過剩,誰敢保證‘調度’的胳膊肘不往里拐。”
伴隨著電力供應的平衡乃至過剩,陳望祥認為如果不能妥善解決好上述問題,廠網之間的矛盾可能激化。
從某種意義上說,電力體制改革就是利益的再分配。陳望祥說:“如果不能妥善解決相關主體間的利益博弈,無論電荒還是電力過剩,電力體制改革的前路都不會平坦。”
嚴防高耗能產業死灰復燃
跳出電力行業內部,電力行業市場形勢的變化也將對整個宏觀經濟產生深刻影響。
從2002年底開始,在電力短缺和發電巨頭跑馬圈地的雙重刺激下,電源建設出現了一輪前所未有的“大躍進”。中國能源網CEO韓曉平估計,從2002年開始到2007年,中國在建和投產的裝機容量將超過2億萬千瓦。他特別強調:“這只是保守的數字。”
業內很難說清目前在建的電力裝機容量到底有多少,一方面因為統計口徑不同,另外一方面很多電站都未經審批。但僅據公開的數據,中國2004年和2005年將有約1.2億萬千瓦投產,而發改委對外公布的目前在建的項目是7000萬千瓦,僅這三個數字相加就已經接近了2億萬千瓦。
因此從2004年開始,國家多個部委聯手調控電源建設熱潮。但韓曉平認為,之前叫停的很多項目都沒有停,“一個電站項目投資動輒數十億,而且多數是國有企業,不可能一停了之”。
那么在電源項目建設資金中,銀行的錢到底有多少?以2億萬千瓦,每千瓦裝機5000元造價計算,刨去20%的項目建設資本金,銀行資金投入在電源行業已經超過8000億。韓曉平認為,其實很多項目的建設資本金也是向銀行借的,“加上未經審批的項目,實際上,銀行資金不會少于一萬億元。”
所以林伯強擔心,一旦電力行業由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由于大量的銀行、企業、社會資金流入火電行業,一旦行業面臨困境,可能會帶來金融和社會風險。
他說,投入電力生產的多數是中央企業、地方國有資本、金融資本,等到電力供應過剩,不論是低價競爭上網還是電廠停機,“損失最大的都是國家”。而且他推斷,由于電力裝機的增加,煤炭需求必然增大,由此而來的能源、運輸壓力不容小視。
“更嚴重的情況是,高耗能工業可能由此死灰復燃。”韓曉平表示。雖然相關部委從2003年就開始壓縮高耗能工業的建設規模,但電力過剩背后眾多銀行、國有企業牽扯其中,涉及復雜的地方利益,而投資高耗能行業恰恰是最容易解決電力過剩的方法,不僅解決了出路,而且滿足了收益。
韓曉平很擔心之后的情況會重蹈“九五”的覆轍,那時同樣是電力供應過剩,為解決電力出路,各地上馬眾多的電解鋁、電石、鋼鐵等高耗能項目。而由此而來的代價,直到現在還沒有完全消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