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劃收購上海申通 中外運公司三闖國內快遞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27日 16:35 經濟觀察報 | |||||||||
本報記者 劉偉勛 北京、上海報道 如果你是上海申通快遞的客戶,不久之后你會發現,這家全國最大的民營快遞企業將“改頭換面”:公司名稱前增加“外運”二字,紅色LOGO首次涂上藍色。不僅如此,申通還將徹底“變身”,成為紅籌國企中國對外貿易運輸集團(下稱中外運)的控股子公司。
本報獨家獲悉,中外運旗下上市公司——中外運空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600270.SH,下稱外運發展)即將斥資3.6億元,收購申通51%的股權,目前雙方已基本達成協議,相關文件正由國資委進行最后審批。這一消息得到了申通高層的證實。 在錯綜復雜的國內快遞市場打拼12年后,申通借此為自己找到了安全的歸宿,盡管控制權已然旁落。對于全國3萬多家民營快遞公司而言,走出區域市場和尋求資源支撐是兩大難關,申通用投靠國企的方式找到了一種解決方案。此前,民營快遞企業通常獨力突圍,但大多難以逃脫有形和無形之手的共同揉搓。 盡管如此,憑借高效和低價兩大利器,申通、順豐、宅急送等民營企業依然爭得了國內快遞市場的上風。它們曾多次將老牌物流國企擠出戰場,包括中外運。此前,中外運曾兩度出擊國內快遞,但均未取得預期的成功。這一次,借助并購申通,中外運試圖再闖“快遞門”,打破國企“搞不好國內快遞”的宿命。 收購申通背后 中外運收購民營快遞公司并不是偶然之舉,但申通最先被其收編,卻多少有些偶然。 “只要對方擁有一定規模,在當地具有較高的市場占有率,擁有完善的網絡,中外運都會考慮收購。”在2004年底的一次國際物流會議上,中外運總裁兼外運發展董事長張斌首次透露并購民營快遞企業的戰略。當年,在中外運內部長期被邊緣化的國內快遞,開始重回舞臺中央。 這一年,國內物流市場大幅開放,美國UPS花費1億美元終結了與中外運的合作關系。此前,另外兩家國際快遞巨頭荷蘭TNT和美國聯邦快遞已先后拋棄中外運,轉投新伙伴。當初依靠政策優勢與國際四大快遞巨頭合資并坐享豐厚利潤的中外運遭受重挫,它急于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經過研究和權衡,公司決定把新增長點的重心放在國內快遞上。”一位前任中外運高層告訴本報,盡管這一市場競爭激烈,利潤微薄,但空間巨大,而且在中外運的空地一體化物流體系中,貨運代理、國際快遞、國內貨運和物流等各環節都已打通,惟獨缺少國內快遞這一環。 為了加速發展國內快遞,中外運自建網絡和對外收購雙管齊下。2004年12月,中外運正式推出國內快運產品——“外運發展e速”。當時的宣傳資料稱,“e速”的網絡覆蓋了全國除西藏和臺灣以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區,可為用戶提供門到門的次日和隔日國內快遞服務。 同時,中外運也開始物色合適的收購對象,國內領先的三家民營快遞企業申通、順豐和宅急送都曾坐到中外運的談判桌前。知情人士稱,中外運十分看好申通,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申通網絡完備,在國內擁有430多個網點,僅次于中國郵政,年營業額超過10億元;二是申通起家和背靠的長三角市場容量巨大,有數據顯示,這一市場的快遞業務量占到全國總量的40%左右。 而2004年前后,申通中意的合作對象并不是中外運這樣的國企,而是跨國快遞巨頭。從2002年開始,申通曾與美亞快遞、聯邦快遞、UPS、法國郵政等國際快遞企業密集接觸,但均未成行。其原因是,外方基本都要求控股,有些甚至要求申通放棄自己的品牌。申通董事長陳德軍對此不能接受。 從2005年初開始,尋找跨國伙伴受挫的申通退而求其次,與中外運開始實質性談判。此時,國內快遞市場行將開放,申通急于擴張網絡、提升管理以及切入國際快遞市場,以提高競爭力,但遭遇到民企最為棘手的資金和管理瓶頸。而對于長期從事國際快遞和外貿運輸業務的中外運而言,這些都不是問題。 另一方面,由于是民營企業,申通在市場上時常受到國外快遞公司和中國郵政等國內強勢企業的雙重擠壓,而中外運的國企背景不僅能幫助其免受沖擊,還可獲得諸多政策優惠。這很令申通心動。 “這樣來看,中外運和申通各有所求,各取所需。中外運獲得了申通的網絡和客戶,申通則擁有了中外運的資金和政策優勢,”物流行業分析師張曉牧說。 能否跨過“國內快遞門” 收購申通之前,中外運曾有兩次進軍國內快遞的經歷,但受制于國企體制以及中國快遞市場的復雜多變,這兩次行動都未取得成功。 1995年,中外運大舉進入國內快遞市場,通過各省市的分公司在全國各地廣泛布點。公司一位前任高層回憶說,由于當時各地分公司各自為政,國內快遞業務很難統一規劃和管理,仿佛“一盤散沙”。更重要的是,中外運當時與DHL等國際四大快遞公司建立了合資公司,每年能輕松分享豐厚利潤,而國內快遞“費力不賺錢”,公司從上到下缺乏動力,導致這項業務逐漸萎縮,最后無疾而終。 2004年12月,中外運重整旗鼓,推出“外運發展e速”,第二次進軍國內快遞。外運發展2005年半年度報告顯示,目前“e速”在全國已擁有124個網點,業務量穩步增加。 “對于一家全國性快遞公司而言,124個網點顯然不足,1000個也不算多。”中國國際貨代協會副會長李力謀表示,中外運自建網點需要面對的最大問題是時間,沒有5-10年,很難建立起完善的網絡。 但中外運已沒有充裕的時間自建網絡。12月11日,國內快遞業務將全面對外開放,此前,DHL、UPS、TNT已悄然進入國內快遞市場。此外,長期壟斷國內快遞的郵政EMS以及已將市場瓜分殆盡的民營快遞也在加速布點,這對中外運形成了有力阻截。 在北京工商大學商學院院長何明珂看來,正因為看到自身快遞網絡不完善以及時間緊迫,中外運采取了“短平快”的收購方式擴充網絡。他預計,今后中外運還將收購類似申通的區域強勢快遞企業。 對國內快遞而言,競爭中最重要的兩個因素是價格和準時,民營企業由于先天的體制靈活和成本低廉,在市場上具有很強的競爭力,而這兩方面恰是國企的弱項。李力謀認為,國內快遞市場將是民營企業的天下,中外運這樣的國有企業如何在這一領域站穩腳跟并有所作為,是非常現實的難題。 一些國內領先的物流企業,如中遠物流、中海物流,對國內快遞業務仍避而遠之。在他們看來,國企在體制和成本上缺少競爭力,搞國內快遞很難超過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 “此外,中外運還深陷國內快遞管理經驗缺乏的困境,”物流分析師張曉牧指出,盡管中外運擁有豐富的國際快遞經驗,但國內快遞有獨特的規律,而且中國市場復雜多變,中外運如果還用其所擅長的貨代模式運作國內快遞,則很難取得成功。“e速”投入市場后“叫好不叫座”就是一個例子。 另一方面,分析人士擔心,中外運介入申通后,可能出現“外行領導內行”的現象,申通的管理成本或將提高,能否保持以往的盈利水平和發展速度,依然是個未知數。 |